APP下载

古诗词教学中背景资料的运用

2020-12-09邓小琴

江西教育C 2020年11期
关键词:意蕴背景古诗词

邓小琴

古诗词以精练的文字表达深厚的意蕴,常常“言近而旨远”,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浸润着诗人的情感。教师要运用背景资料,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及相关的典故等,阐释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领悟诗歌的人文精神,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古诗的意蕴和精髓。笔者结合当下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及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背景资料的策略。

一、链接背景资料——晓诗人

古诗词的创作离不开生活,古诗词能反映现实生活,也能折射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诗词中有故事,诗词中有生活,诗词中有文化。学生不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就难以感悟古诗词中的精神和文化。因此,只有把古诗词和诗人还原至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把握古诗的意蕴。

例如,在《泊船瓜洲》教学中,教师首先链接作者王安石的人物背景资料,通过描绘王安石的人生轨迹,告知学生《泊船瓜洲》是作者第二次从家乡出发,在进京上任宰相的途中所写。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上路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心情……在一连串的疑问中开启这首古诗的学习。在体会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时,可以结合“京口”“瓜洲”“钟山”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读出作者对家乡的不舍。教师要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走进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借助背景资料,学生看到了一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的王安石。教师通过链接作者人生经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更深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链接背景资料——悟诗韵

古诗词短小凝练却意蕴深厚,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折射出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倘若学生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人生经历不了解,则难以感悟诗韵。例如,不了解韩愈虽人过半百却事业有成,文学上卓有建树,人生春风得意,就难以体会《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传递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就不会了解“春草”所承载的力量和意蕴;不了解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学生也难理解杜甫在《春夜喜雨》中那一份发自内心的欣喜,那一颗心系百姓的拳拳之心;不了解李贺少年成名却家道中落,举仕无门,从军无路,潦倒一生的人生经历,就不能真正感受《马诗》中“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更不能体会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链接背景资料,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引起学生与诗人在心理上和情绪上的共鸣。

三、链接背景资料——明意象

古诗词中意象含义深奥,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链接与诗词意象相关的资料,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還可以扩充知识量。在教授《送元二使安西》时,笔者带领学生感悟“客舍青青柳色新”中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通过紧扣意象“柳”来体会作者对友人的留恋不舍,同时链接“柳”在古诗词中的运用及相关诗句,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等。笔者带着学生诵读诗句,离别的忧伤之情油然而生。

四、链接背景资料——拓展延伸

中国古诗词众多,教师可以以一个元素为核心,对古诗词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的知识板块。分类的标准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作品集,也可以是同一情感的作品集,也可以是同一写法的作品集。通过链接相关古诗词,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感悟,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同一题材不同作品的风格。例如,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是一首描写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五言绝句。在教授完这首诗,笔者以辛勤劳作的劳动人民为主题,拓展同一主题的作品,如李绅的《悯农》,张俞的《蚕妇》,梅尧臣的《陶者》及白居易《观刈麦》。链接相关作品,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进行理解和感悟。

总而言之,用好背景资料对古诗词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根据具体学情、古诗词的特点及古诗词的情感适当地补充背景资料,这是在古诗词教学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充分运用好背景资料,才能让古诗词课堂真正活跃起来,让古诗词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附属小学前湖分校)

猜你喜欢

意蕴背景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古诗词中的新年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