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智慧语文课堂

2020-12-09张茂运

江西教育C 2020年11期
关键词:俄国题目笔者

张茂运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与教学模式也更加新颖。尽管教师的选择面得以扩宽,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依然面临着教学切入点选择的问题。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深入探讨了教学切入点的选择策略,旨在构建智慧语文课堂。

一、立足背景切入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切入。其中,从文章背景切入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并非同一时代的作品,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而这些都给学生的阅读构成了相应的难度。如果教师积极利用文章背景,势必能点燃学生的情感,在学生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文时,笔者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俄国沙皇统治时期吗?”有的学生知道一些“内幕”,而绝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因此,笔者结合多媒体向学生进行简要介绍:俄国沙皇统治时期是最为黑暗的时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农业是俄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封建农奴制是俄国主要的经济制度。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奴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进步。在当时的俄国,很多农民被迫和土地捆绑在一起,每个月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奴隶主干活,劳动所得全部归奴隶主所有。鉴于这一社会现状,俄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而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穷人》,恰恰创作于俄国阶级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正是因为社会的黑暗,所以当时的人民才会生活得如此悲惨。通过笔者的引导,学生对俄国当时的背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给后续的学习带来了动力。

二、立足课文题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文题目最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因题目常常包含很多信息,有的题目彰显文章的主旨;有的题目表达了文章的重心;有的题目隐藏了文章的文眼。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审题,分析题目中包含的信息,看看从题目中能够得到哪些和文本相关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才不会陷入迷茫。

例如,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题目:“同学们,请将你们的注意力放在题目上,你能给老师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吗?”学生立刻给出“野外”“迷路”的答案。接着,笔者询问学生:“你们有过类似经历吗?”很多学生都摇头。此时,笔者引导学生:“既然核心词是‘野外和‘迷路,那么从这两个词入手,你觉得课文应该写了哪些内容呢?”学生想了想说:“我觉得课文主要写的是人们在野外迷路以后,应该怎样辨别方向。”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继续提问:“那么你们平时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呢?”在笔者的引导下,阅读教学顺利推进。

在这个教例中,笔者首先立足课文题目,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的核心词。然后从核心词入手,对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给学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

三、聚焦课文要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筛选文本要点,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尽管文本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但如果教师能聚焦课文的要点,就能在最短时间内突破文章的重难点。

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笔者要求学生首先展开文本的探秘之旅,深入细致地阅读文本、研究文本,圈画出自己不甚理解与感兴趣的地方,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并反馈给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浮了出来,如果不加筛选,既浪费了教学的时间,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笔者选择其中最为典型的问题进行探究,对学生提问“在作者的眼中,‘鸟的天堂有什么特別之处?为什么作者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赞叹呢?为什么鸟儿不约而同选择了大榕树呢?大榕树又是凭借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产生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活动,意识到鸟的天堂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指的是精神层面,即当地的农民具有动物保护意识,所以鸟儿才能拥有自由生存的空间;其二指的是大榕树的清幽安宁的环境适合鸟类作为栖息地。正因为确定了质疑点,学生的解读才更加深入。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确定相应的切入点,这样才能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策略,彰显教学效率。(作者单位:安徽省五河县大新镇沟北小学)

猜你喜欢

俄国题目笔者
老师,别走……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追根求源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
1874年俄国兵役制度的改革及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