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途径

2020-12-09谢金平

江西教育C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课文

谢金平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阅读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尽情地接触文字的世界,感受文字之美。学生除了阅读课内教材课文,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阅读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拓展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由教育专家凭借实际教学经验,借鉴大量教学活动,对文章进行反复筛选、编写而成,是凝练的精华。小学语文学习需要以教材为根,向外开枝散叶,发展树干、树枝和树叶。教材意义重大,教师不仅可以从教材中提取学科知识,也可以通过教材拓展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通过教材选用的文章,有目的地引入背景信息,拓展信息或同类文章,让学生对教材文章背后的故事产生兴趣,并主动深入挖掘,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并通过课外阅读量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入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文章,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让学生从多个层面了解文章的社会背景。教师再介绍《史记》中与主人公有关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最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找一篇或者几篇相关文章进行课外阅读,将课内知识拓展到课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能清楚地掌握背景知识,再遇到类似的文章就会自主思考,并寻找阅读资料进行分析。

二、激发阅读兴趣

課外阅读不同于教材内容学习,它是一种类似兴趣爱好的活动,教师不应将阅读量作为考核要求,但是课外阅读量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教师要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如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成不同的阅读兴趣小组,读各自喜爱的书籍。

例如,面对课文《海的女儿》,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的学生喜欢阅读《小美人鱼》,有的学生喜欢了解作者生平,有的学生喜欢悲剧,有的学生喜欢喜剧,有的学生喜欢全面了解童话,有的喜欢从童话延伸到小说。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沉淀阅读价值

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科素养。但是,要想让课外阅读深入学生内心,需要关注阅读价值的沉淀。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后,组织分享活动,鼓励读书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才能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也能体会到阅读的意义。

在教学《精卫填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认知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了解一些经典故事,摸索其中的共性,并回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对精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学生可能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能够被这种精神所感动。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动,是人格与个性塑造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健康培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品格。

四、促进家校合作

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家长的言传身教和积极配合。首先,家长应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其次,家长应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让书香围绕在孩子身边,家长自己也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即使再忙再累,每天也要读一些书;最后,家长要配合教师完成学校留给孩子的课外阅读任务,陪同孩子阅读。家长的耐心和行动,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阅读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综上所述,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工作任重道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应该长期坚持,不断钻研,找到最适合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方法。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而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学科素养,可以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大田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上课好习惯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