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指导策略

2020-12-09王月红

江西教育C 2020年11期
关键词:图文讲故事绘本

王月红

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单篇到整本书的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就难有质的飞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对于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忽视课外阅读积累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从低年级开始,语文阅读教学就要重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教师要立足课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同时,做好学生课内和课外阅读的衔接,逐步拓展阅读视野。

一、让学生爱上阅读

教师引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时要从课内阅读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课内阅读成为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一)讲故事激发兴趣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也比较少,很难进行自主课外阅读,不能让这段时间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盲区”。

从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开始,教师就要开始讲故事。教学“口耳目”时,笔者根据课文插图安排了讲故事环节。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目光。说到五官争功不分上下时,笔者戛然而止……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了,看着他们焦急的眼神,笔者给学生推荐这个故事的出处。没过多久,班中就出现了“嗜书”的小书迷,他们央求父母买书,利用刚学会的拼音一字一字地读着,个个兴趣盎然。第二天,他们会神气活现地告诉笔者故事后面的内容了,然后在同学们的簇拥下讲述故事的结局。

(二)重识字激发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大量扩词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满足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欲望。

在教学“春”这个字时,笔者让学生进行扩词活动,有学生说“春天、春光”,也有学生说“春暖花开、春色满园”,笔者马上表扬了他:“真棒,你还知道跟春有关的成语!”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我还知道‘春眠不觉晓!”笔者追问:“从哪看到的呀?”他说是从古诗书上读到的,于是笔者又说:“读书真好,可以帮助我们组出很多词语,读到很多的古诗,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说完就听到下面有学生悄悄说道:“我明天也要带书来,我也要读书。”果然第二天就看见很多学生带了成语、寓言、古诗书。这样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积累了大量语汇,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

二、让学生享受阅读

有兴趣,还要会阅读。我们每周有一节阅读指导课,教师指导学生读绘本、讲故事,带领学生读美文、诵经典,在大量阅读实践中习得阅读方法。

(一)图文结合法

低年级学生对鲜艳的图画感兴趣,在阅读绘本时往往关注图画而忽视文字。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喜好,先指导学生看图,再引导他们阅读文字,帮助学生利用图文结合读懂文本,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大卫,不可以》是一本很有趣的绘本。笔者先让学生欣赏书中的图片,说说故事内容。如果仅仅根据图片信息,学生只是觉得大卫很调皮,很搞笑,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接着笔者指导学生轻声阅读文字,通过图文互读、同桌交流,一般都能讲清楚故事内容。学生从妈妈呼唤大卫“宝贝,来这里”“大卫乖……我爱你!”体会出浓浓的母爱。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在读绘本时,“图文互读”非常必要。

(二)圈點勾画法

圈点勾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用各种符号对生字新词、妙语佳句、重点段落,或者是对不明白的、有异议的地方进行圈画。圈圈点点有利于学生把握阅读内容的重点、难点,也加深阅读时的理解和记忆。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刚尝试学习圈点勾画,要求不能过高,教师除了讲清楚各种符号的作用,还要做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实践,教会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三)质疑问难法

在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故事中不理解、文字中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教师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阅读主题的领悟。如教师引导学生读《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质疑问难过程中发现了植物各个部分的关系是密切的,不能割裂开来。(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采秣小学教育集团  )

猜你喜欢

图文讲故事绘本
画与理
绘本
绘本
绘本
听冬神讲故事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图文配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