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迷失与觉悟

2020-12-09舒娟娟

江西教育C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师应语文课堂评价

舒娟娟

新课改背景下,各种新型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出来,为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但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存在着教师盲目模仿的现象,致使课堂教学走向迷失。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迷失现象,从三个方面讨论促使小学语文课堂回归本位的有效策略。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迷失现象

(一) 启发性问题缺乏针对性

启发性问题是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工具,合理设置这些问题,可使学生展开高效分析与思考。一般情况下, “同学们,文中你最欣赏哪些语句?”這一问题往往设置在预习后的课堂起始环节,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进行主动学习。笔者发现,此类问题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较为盲目,不能更深层地理解文章内容。另外,课堂上有些教师经常会提出“从这篇文章中你们学到了什么?”这一没有明确指向性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问效果与预想相差很大。

(二) 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差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背景下最常用的课堂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教师充分应用此方法,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经过调查,笔者发现目前部分语文课堂上存在着合作讨论流于形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设定的小组探究性问题过于浅显,学生不必再经过小组合作来理解;第二,课堂上留给学生的小组合作时间不够;第三,小组合作分工不科学,组内发言的往往都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其他学生参与度不高;第四,教师未能及时引导,不了解各个小组的探究现状,成了“袖手旁观者”。

(三) 课堂赏识评价浮于表面

课堂赏识评价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效途径,通过合理且适宜的评价可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关联。但是部分教师的课堂赏识评价浮于表面,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精彩,都统一给予“棒极了”“你真棒”这样的表扬语,长此以往,赏识评价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另外,滥用赏识评价还可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认知错误,如学生回答某一问题时出现理解偏差,但教师并未及时指出,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将这种偏差 “铭记于心”,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二、 促使小学语文课堂回归本位的有效策略

(一) 及时转变思想,挖掘学生内心潜能

要想小学语文课堂回归本位,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课堂上侧重于问题的针对性,以此来挖掘学生内心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真正展开课堂思考与分析。如在教学某一篇文章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融入生活元素,提出问题:“生活中你们有接触过类似的事例吗?”引导学生将教材文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接下来再继续提问:“你们可从这些类似的事件中悟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可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学会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

(二) 调整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应用小组合作展开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当侧重于引导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在小组中发挥自身的作用。首先,教师应立足于教材,设计更深层次的问题,合理安排小组合作探究时间,科学引导学生展开高效探究;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分工,帮助学生将问题分层,使小组内每一个学生都可参与到讨论当中,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分组讨论情况,若是出现问题则及时引导,并拓展所设计的问题,提高课堂讨论效果。

(三) 优化课堂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合理的课堂赏识评价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优化课堂赏识。第一,教师应遵循适宜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针对性的表扬,如某一个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则可及时赞赏;第二,教师应遵循适度原则,结合学生实际给予恰当的鼓励,科学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避免出现部分学生盲目乐观的现象;第三,教师应遵循因人而异原则,侧重于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发言,并给予肯定与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可以更加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课堂互动。(作者单位:江西省进贤县民和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语文课堂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