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途径

2020-12-09涂秀婷

江西教育C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写作阅读初中语文

涂秀婷

摘要:语文教学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上达到一定层次。初中生思维活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特别是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   写作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阅读和写作是相互结合、彼此促进、不可分割的。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活动,是写作的思路、灵感、素材的源泉;写作可以作为阅读的延伸,以文字为载体,设置内容,表达思想。初中语文教学应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通过写作表达个人思想感情。有的学生阅读量小,表达能力一般,导致写作水平较差,很难通过文字描述内心感受,因此落笔困难,根本没有可表达的感情和可用的素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与写作的力量。同时,语言文化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格、情操、情怀,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抓住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通过优秀的作品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找到表达自己的方式。

二、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是培养学生表達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讲,仅仅依靠课本内容是完全不够的,写作练习的素材需要从阅读中获取,写作所需要的思考能力也需要在阅读中锻炼。因此,阅读训练成为初中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一项有量才有质的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初中生思维活跃,对于生活和学习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教师如果仅仅将课外阅读资料拿给学生,要求学生自行阅读,学生通常会带着完成任务的想法阅读,这样很难培养阅读兴趣。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类型的、比较短小精悍的文章,由学生阅读后发表观点。刚开始,教师可以仅仅要求学生读完,不要求精读细读,每天可以阅读一部分;在一定量的阅读之后,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提高,学生通过前期轻松的阅读任务迈进了阅读的大门,产生了一些兴趣。接下来,阅读的材料可以量大一些,学生可自选其中的一部分阅读,限时完成阅读任务。在此阶段,很多学生已经能够自主进行阅读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阅读量上去了,对于自己喜欢的文章,自然愿意深入理解。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兴趣,后续进行写作训练,就事半功倍了。

(二)读后感的写作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和一定的阅读量,阅读鉴赏水平也就自然而然提高。阅读量加大之后,学生经常会感受到读了后面忘了前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始写读后感。学生阅读后的收获,一般分为几种:摘抄、感想、素材。在开始进行读后感写作时,教师可以不限形式,学生喜欢任何形式都可以。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保护其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读后感写作比一般的日记或习作更能让学生有代入感。阅读时有了打动人心的词句,可以摘抄;有了触动心灵的感受,可以写感想;有了有趣的事例,可以积累素材。例如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其文字的简洁有力,思想的深刻隽永,深深打动了学生。学生不仅可以从文中摘抄,也可以抒发感想。教师可以将同时代其他作家描述同一事件或事物的文章一并展示给学生,由学生以读后感的方式进行交叉对比,让学生感知文字的力量。

(三)进行模仿写作训练

阅读与读后感都是积累的一种方式,需要长期坚持。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可以开始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模仿是人类的本能,越是年龄小的孩子,模仿能力越强。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也有知识积累,可以进行更高阶的模仿。借助模仿的方式,教师可以慢慢引导学生挖掘自身写作潜能,实现以读促写。

学生仿写可以分为修辞方法的仿写、风格的仿写、思想感情的仿写这几个层面。修辞方法的学习贯穿整个初中阶段,部分修辞手法的学习过程比较单调,学生免不了内心感觉枯燥烦闷。特别是在比喻、借代、象征这类不易区分的修辞方法学习过程中,通过多举例、多仿写,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特别是一种风格的阅读达到足够的阅读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类似的语言风格进行写作。不同风格的仿写,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风格。

例如教学《春》《济南的冬天》这类描写景致的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著名的写景散文,引导学生选取景物进行仿写。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仿写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比较宏观的主题。例如学习《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仿写人物评价类的文章,将课文中著名的排比句式用起来,表达对自己描写的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仿写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进行拓展写作训练

初中的写作练习是在有限的框架内的发挥,这个框架,就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的,给学生提示,让学生对现有的文章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借助通过仿写得来的技巧,形成一篇符合逻辑、行文流畅、思想丰富的文章。

例如,在教学《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续写鲁迅先生从百草园走出,走进未来生活场景的生活状态,也可以续写从三味书屋“升学”到其他学校后的学习经历。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意图,从结尾处往远想,往深想,模仿原文写作风格或者用到的修辞方法,从文章格调、文字风格上贴近原文,进行个性化的创作。续写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初中阶段是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阅读与写作必须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能起到1+1>2的效果。教师应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引导方式,以读促写,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