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 麻辣乡居

2020-12-09

安邸AD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板凳辣椒主人

温暖的夯土围墙与白墙交错围合出入口处的中央水庭院,半通透的过廊为重庆的雨天留下了一个可以闲散一坐、细数雨珠的逗点。

雾浓雨重,随谢柯驾车疾驰在湿滑的山间,窗外景色深碧,一半杂乱,一半野趣。直到一组高低错落在树荫间的夯土建筑进入视野,似旧亦新,伴着雨雾滤镜的加持,让人一时恍惚,只是心生惊讶:这一次的确是在重庆——勒(这)是雾都。

直到手指触摸到圆弧形夯土外墙的肌理,这种亦真亦幻的感受才被落实成一种熨帖。一座生长在大片土地上的庄园正被环抱在这质朴围墙内,一座与周遭自然相融、与主人性情相通、与巴山渝水血脉相连的庄园——椒园。在这里,有田园诗、有旧日梦,有土地、有烟火、有性情,有点儿麻有点儿辣,又回甜。

建筑师与谢柯之间朋友的默契,令他们就用圆形院墙围合三幢错落方盒子建筑的想法一拍即合。主人也无须过多解释:“带有弧度的围墙上开了大大小小很多个窗口,面向鱼塘、果园和辣椒田……围而不堵,自然通透,内外是能交流的。”四时的自然风景成了这个家中常换常新的艺术品,它自带取景框。即便有友人惋惜他们对空间的奢侈处理,但主人和设计师仍愿把更多空间让给自然。“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尺度不要太紧,建筑也不要太显,淡一点儿、松一点儿、柔软一点儿,让空间得以舒展,人在其中也会比较自在。”谢柯所说,也是主人所想,它们关乎阳光、关乎清风、关乎大树、关乎泥土、关乎庄稼……

虽然作为重庆德庄集团的掌舵人和世界辣椒联盟执行主席,但主人夫妇最想要的是那种“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质朴乡属生活。曾经的知青岁月在他们与土地之间埋了一根隐线,让他们终身对乡村都饱含感情。女主人是从一种模糊的感觉开始描述的:在四川以前的农家,院子门口总会歪着几个小板凳。村头或建筑旁都有一棵大树,树荫撑开如伞盖,夏天大家就坐在树下,听风声、蝉鸣,双脚可以踩在土地上。如果遇到下雨天,大家就把小板凳搬到屋檐下,伴着雨声剥玉米、剥蚕豆……“我想要一个房子,外面是土土的,跟周围的环境毫不违和,里面的一切却能满足现代生活所需。夏天不燥,冬天不冷,而且跟我们的记忆和情感是能连通的。”我们此刻就坐在屋檐下的小板凳上,雨珠在面前滴答,水汽润湿地扑到脸上。我想,有的人一生都在向前看,有的人追寻的却总是那个过去,譬如童年的记忆会伴随一生,又譬如不论之后的生活方式怎样变化,能跟自己情感连接的东西还是会停留在某个闪着微光的小点上……

同样对这种自然生活情有独钟的谢柯最懂得这份心情。于是一切空间、动线与装饰都从后院那裸百年香樟树开始:树下有桌椅可供纳凉茶叙;桌旁的泳池变身为池塘,“原本想种藕,可是水蓄多了,养成了一池睡莲……”睡莲正对火热的辣椒田,雅丽有趣,有何不可?从香樟树下起身,往右去是整个家里位置绝佳的空间——书房,女主人到底是把它留给了自己最爱的阅读。整个挑出去的平台悬在一片稻苗青青之上,朝向室外的两面墙体全部用落地玻璃围合,可整个收缩打开后,风吹禾浪,好似一片新绿的地毯从视线边缘铺到眼前,“那个时候,你会觉得一切的框对于自然都是打扰。”谢柯也兀自沉醉于这里的清风明月,在他心里,这是最大的奢侈。

从书房穿过过廊——男主人爱于晨间在此练习推杆,植物带里的满眼绿意和通透的凉风能安抚他平日被繁杂工作搅扰的心。转过来就到了会客起居空间。谢柯选择用木头、水洗石、亚麻、棉布这些天然材料来呼应室外的自然呼吸。来自壹集的家具以“舒服”为第一标准,譬如那张来自法国的布沙发,柔软得让人感觉如坐云端,这是谢柯对“待客”的理解,不论主人还是来客,状态都应该更放松。“我们尽量避免了那些形态上很特别的款式,希望能呈现出家具材质本身的感觉,譬如木头,而非强调细节风格。这样一来,你会发现很多来自民间的东西,即使地域不同,它们的相似度却很高。”也许就像这里的印尼木家具和室外那几个四川农村的小板凳,都让人心生一种想要亲近的暖意。它们也是女主人的心头爱,她甚至给它们取名为“外婆的小板凳”,也许往上面一坐,时光便能倒流……

起居空间对面是独立的一幢小屋,通透的光线让它成为“最上镜空间”:担着德庄国际调味料研究所的身份,“椒园”也是巴渝滋味跟世界味道互通有无的交流基地。“有外国的大厨来我们这儿做菜、拍摄视频,几乎都会被安排在这个空间里。他们就地取材,一切都原汁原味。”男主人心中总带着身为世界辣椒联盟执行主席的一份责任,他最新的创想是跟一位来自意大利辣椒世家的继承人合作,开发各种辣椒盆景和花椒盆景,既是装饰,又能食用。我们望向那片土地中央的实验大棚,想象着家中客厅里硕果累累的辣椒、花椒盆栽,感觉有点儿神奇,又有点儿期待。

卧室并没有设置很多,散落在一层和二层,只是为了能在不同的时刻享有不同视角的风景,随心情起卧就很好。谢柯为椒园的室内空间选择了带一点点暖灰调的白色背景,在重庆众多的阴雨天中,它会跟室外的光线、色温,甚至湿度相对应。当然,还有空间的情绪,既是安静的,又是温热的。“很多时候我看四川过去的民居,用很多青砖、青瓦、木头、白墙,很好看。它们隐在竹林里、隐在植物里,常常只被看到一个角落或一片屋顶,总之都是随着我们的山地起伏把一个部分亮出来。相比江南的精致,它更拙、更放,也就更松。”所以很多時候,谢柯来到现场,环视室内或凝聚细节,“慢慢又觉得那个还是太显眼了,这个还是太刻意了,应该再减一点儿……”

当然,这里寄寓乡居情怀,同时也上演现代生活场景。谢柯用风光和温度来平衡二者,并透过坦然的开窗,让室内外的空气和韵律都对流起来。入夜,点燃壁炉,烧的是木头,湿气避散,香味升腾,看着院中的香樟树,这是当下的时间,也可能是唐诗里的夜晚。

男主人看重院里那4棵漂亮的原生树木和源源不断的水果,他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描述那楠木的形态、那银杉四季深绿的色彩,还有李子、桃子、葡萄、猕猴桃、沙田柚……在他眼中,这里的好是“四季都有自己的味道、自己的姿态”。而女主人更爱在阅读之余,一抬眼就能见到鸭子排着队摇摇摆摆地走过去,母鸡又飞到了树上,还有鱼塘工人正为钓起了一条6斤的大鱼又被它逃掉而懊恼……可是对谢柯而言,或许院墙上那一点随着雨水而来的反碱痕迹才更是动人的余裕——相比精准完美的实现度,他更愿意做得不那么满,留下空间给主人、给时光,也给混合着辣椒、花椒和其他植物香味的风雨自然。

猜你喜欢

板凳辣椒主人
辣椒之争
第三个小板凳
主人有的我也有
板凳狗
小板凳
弓的主人
板凳狗
我当小主人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