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苯溴马隆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L-1β和NALP3的影响

2020-12-09

关键词:高尿酸乙组甲组

董 勇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痛风是一种因单钠尿酸盐结晶积聚于关节滑膜、滑囊、软骨与其他组织而引起反复发作性炎症性疾病的现象。高尿酸血症是引发痛风的生化基础,据相关研究报道,约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生痛风现象。本案选取了106例在我院就诊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利用苯溴马隆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IL-1β和NALP3的影响,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案研究对象106例,均为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接受诊疗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依治疗药物不同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53例。甲组男43例,女10例;年龄43~70岁,平均(52.2±7.3)岁;乙组男42例,女11例;年龄45~70岁,平均(52.1±7.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痛风治疗,包括低嘌呤饮食、禁用抑制排泄尿酸药物、禁烟酒等,同时给予甲组患者别嘌醇治疗,每日于早餐前口服100 mg;给予乙组患者苯溴马隆治疗,每日于早餐前口服50 mg,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依《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评判,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BUA水平较治疗前至少降低60%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BU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20%~60%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BU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不足2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水平,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于4℃环境下静置1 h后行10 min的3000 r/min离心,清液置于-80℃环境下冷冻保存。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上述两指标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进行t和x2检验,如P<0.05,表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乙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49/53)92.45%,甲组患者显效7例,有效3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40/53)75.47%,甲乙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77,P>0.05)。

2.2 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NALP3的变化情况

甲组治疗前血清I L-1 β和NALP3水平分别为(1153.52±65.17)ng/L和(9.67±1.34)ng/L,与乙组的(1156.61±64.87)ng/L、(9.65±1.35)ng/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乙组血清IL-1β和NALP3水平分别为(915.93±43.76)ng/L和(7.64±0.59)ng/L,明显低于甲组的(1026.78±44.92)ng/L、(8.94±0.89)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苯溴马隆是一种苯并呋喃衍生物,其能加快机体尿酸的排泄,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机体尿酸水平,进而有效治疗痛风[1]。本案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表明苯溴巴巴隆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明显更佳。另,本案研究结果还显示,乙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清IL-1β和NALP3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与甲组治疗后,表明苯溴马隆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还能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针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利用苯溴马隆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佳,且可抑制患者炎性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尿酸乙组甲组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自拟痛风方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