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金森病(PD)患者颅脑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2020-12-09林瀚波

关键词:脑萎缩基底节帕金森病

林瀚波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0)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一类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一般来说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伴随人口结构改变与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进一步导致此类疾病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此类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形成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路易小体等,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1]。但此类疾病起病隐匿,很容易出现漏诊的问题,伴随临床颅脑影像学发展,对于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程度改变。本次研究就该类疾病患者中颅脑影像学与临床表现之间是否具备关联性进行简单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受试者均在本院所收治帕金森病患者中选取,共计35例,年龄最小为54岁,最大为79岁,平均为(67.8±4.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为3年,平均为(1.25±0.12)年。所有患者均满足原发性帕金森病诊断标准,都经过检查明确诊断,具备临床典型表现及特征,临床疾病表现伴随病程长短及治疗情况等有着一定不同。进行相关资料收集与对比能够较为突出发现,所有受试者之间并没有一个较大不同之处(P>0.05)。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采取CT检查,如CT显像不清晰则联合应用MRI检查,将最终检查结果进行收集,并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总计为三组,即明显异常组、异常组和非异常组。明显异常组标准为患者出现中度的脑萎缩,颞叶、基底节或弥漫性脑萎缩,存在苍白球钙化点等变化。异常组则为轻度脑萎缩或合并脑室扩大,非异常组则没有明显病理改变,不存在脑萎缩。

1.3 观察指标

对明显异常组、异常组和非异常组三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观察。

2 结 果

在最终结果收集对比时能够发现,在最终结果中能明显看得出来,有4例患者CT显像并不清晰合并应用MRI检查,最终结果分组时,分为非异常组(n=8)、异常组(n=14)和明显异常组(n=13)。非异常组患者中临床症状表现相对较为轻微一些,存在着不同程度肌肉强直,仍然可以站立并进行日常精细动作,如穿衣、穿鞋、系扣子等,偶有轻微震颤,影像学检查没有明显异常之处。而异常组则患者普遍症状相对较为严重,存在单侧肢体明显震颤合并侧肢轻微震颤,不能进行精细动作,尤其在睡眠不良情况下加剧,存在不同智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等,偶有步态紧张、肌肉强直症状,检查可见基底节钙化、脑室扩大或合并脑梗塞等。明显异常组患者症状严重,行走困难,肌肉强直,四指明显震颤,不能自主生活,记忆紊乱或丧失,明显精细动作障碍,颅脑影像学检查存在严重脑萎缩。

3 结 论

帕金森是临床常见一类中老年群体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包括了步态紧张、运动迟缓、震颤和肌强直等表现,目前临床诊断大多数都以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缺乏生物学与影像学指标,但就目前临床影像学发展来说,也可以结合影像学特点从而有效进行诊断[2]。医学影像学快速发展的今天,脑部影像学检查发现一定改变,也可以结合症状与体征进行诊断,尤其二者可以联系起来。可以肯定的是,在影像学改变方面,改变越严重,临床表现也相应的更加严重一些。综合来看相关治疗也需要充分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二者综合看待,进而优化临床诊断与治疗。可以肯定的是,当影像学病理改变越明显的时候,整体症状就相对更严重一些。大部分影像学改变都是与基底节、颞叶萎缩和脑室扩张有着一定联系,这些改变与疾病进展具备明显相关性。

如上所述,PD患者的颅脑影像学改变与患者症状体征等表现之间具备着明显的联系性,要具体结合指征与影像学特点进行诊断,进而早期干预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猜你喜欢

脑萎缩基底节帕金森病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如何预防脑萎缩
超声诊断新生儿基底节区脑梗死1例
两例外伤后致脑基底节区出血案例的讨论及归纳
脑萎缩会变老年痴呆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脑萎缩预示老年性痴呆吗?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M1 段血管斑块特征分析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