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分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疗效比较

2020-12-09张伟华

关键词:格瑞洛氯吡格雷

张伟华

(齐齐哈尔第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以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在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侵蚀而致血栓形成及冠脉血管阻塞[1]。该病作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冠心病类型[2],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临床治疗多以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为主,其中属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最为常用。为明确两种药物分别作用于ACS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我院60例患者分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6.72±12.31)岁;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7.08±11.94)岁;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8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作常规治疗,并分别以此为基础施加联合用药。对照组联用氯吡格雷: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初始剂量为300 mg/次,后减量至75 mg/次维持服用,1次/d[4]。观察组联用替格瑞洛:给予替格瑞洛片口服,初始剂量为180 mg/次,后将剂量减半至90 mg/次维持服用,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心电图示ST段基本恢复正常,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少>80%;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心电图示ST段改善幅度为0.05~0.10 mv;无效:临床症状未有改善或持续加重,心电图表现无明显变化,发作次数减少<50%[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和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²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分别经不同用药方案施治后,观察组30例患者中,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仅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共出现4例不良反应,其中皮疹1例,轻度出血1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心血管内科危重病症,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氯吡格雷(噻吩吡啶类P2Y12受体拮抗剂)是临床治疗ACS的首选抗血小板药物,通过转化体内肝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活性成分,以发挥其对血小板凝集、黏附的强效抑制作用。替格瑞洛(环戊基三唑嘧啶类P2Y12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与氯吡格雷相类似,但其与ADP受体P2Y12呈可逆性结合,且毋需经肝酶代谢激活;故该新型药物具有作用强、起效快、疗效稳定等临床优势[4]。

本研究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相较于联用常规药物与替格瑞洛的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综上所述,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兼具疗效与安全两大优势,对改善临床症状及减少不良反应更为有益,其可行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猜你喜欢

格瑞洛氯吡格雷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联合吲哚布芬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替格瑞洛治疗STEMI行PCI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格瑞洛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如何替换?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