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维能力发展的课堂提问策略探析

2020-12-08沈超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思维能力英语教学

沈超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文章在解析提问分类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深入探析课堂提问策略,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思维能力;课堂提问;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6-0063-0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从跨文化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世界,从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人的思维活动多是在问题的激发下开始的,教师的提问能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对其所学内容理解程度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文章在解析提问分类理论的基础上,分别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深入探析课堂提问策略,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课堂提问分类

基于Bloom的认知分类理论,即判断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Moore将课堂提出的问题分为事实型、经验型、产出型、评估型。事实型问题只需要学生通过单纯的回忆就能对问题进行作答,即为Bloom認知分类中的知识和理解。经验型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整合已有的信息来解答问题,即为Bloom认知分类中的应用和分析。产出型问题是能够引发学生创造性思考,进而个性化回答的问题,即为Bloom认知分类中的综合。评价型问题是能够引发学生进行评价或者传播价值观的问题,即为Bloom认知分类中的评价。这些理论的提出为教师问题的设置与课堂的提问提供了有效的基础与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阅读内容,设置一系列循序渐进且有针对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以问题链为导向,追根溯源,深入挖掘文本深层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内在关联,以增加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聚焦课堂提问的阅读教学

以译林版九年级英语Unit 7 Films中的reading“Hollywoods all-time best-Audrey Hepburn”教学为例,探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提问发展学生思维品质,优化阅读教学成效。

1.读前:引出话题,激活原有认知

阅读前,重在引出话题,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图片或视频资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与话题相关的知识产生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帮助学生构建思维的支架,这一阶段,提问的难度不宜太大,可采用经验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回忆分析信息,并对问题作答。

如,课堂伊始,教师提出问题:Do you have a favorite star? Talk about why you like him or her?学生围绕问题纷纷讨论,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明星,并对喜欢的理由进行阐述。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张奥黛丽·赫本的图片(见图1-图4),分别体现了她不同阶段的样子,并提出如下问题:(1)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udrey Hepburn?(2)Have you ever seen the film Roman Holiday?(3)Do you know what Audrey Hepburn has achieved?

学生仔细观看图片,对这个美丽又具有魅力的人物产生更深一步了解的兴趣,尝试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尽管学生对她并不熟悉,而且很多学生没有看过她的影片,但是教师直观的展示以及对其演艺事业成就的介绍,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和阅读的欲望,他们试图更加详细地了解奥黛丽·赫本。

本课讲述的是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生平和成就。对多数学生而言,奥黛丽·赫本是比较陌生的。教师先是通过提问,从中获取学生的认知信息,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影星进行阐述,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随后,教师展示多张图片,结合问题串,逐步引导学生对奥黛丽·赫本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为后续的阅读奠定情感基调。

2.读中:提出问题,训练思维能力

阅读中,教师可采用由低阶认知问题逐步过渡到高阶认知问题的提问模式,且在每个环节设置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先带着事实或者经验型问题进行阅读,然后再提出产出型或者评价型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阅读过程中,学生可通过略读获取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以问题为导向细读文本来了解人物的生平以及取得的成就,进而实现思维的训练。

例如,阅读中,教师为了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依次提出如下问题:(1)What was Audrey Hepburns first dream?(2)How did her acting career start? (3)What achievements have she made in her acting career? (4)Why did Audrey Hepburn grieve for the whole world?(5)How do you evaluate Audrey Hepburns achievements?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仔细阅读文章找到相应的答案,其中(1)(2)(3)均属于事实型问题,旨在让学生快速掌握主旨大意,了解Audrey Hepburn的生平。问题(4)则是基于文章第一段提出的,让学生探寻Audrey Hepburn让整个世界为之悲伤的原因,学生也发现这一段文章给出了答案:a great beauty, a great actress and a great humanitarian。同时,学生找出与这些评价相应的细节,即Hepburn spent her last few years working closely with UNICEF so that she could help poor childre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问题(5)则是在学生掌握文章内涵的基础上,让其对人物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尝试利用问题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细节,学生从关注人物行为的视角上,理解为什么Audrey Hepburn如此伟大,由浅入深地感知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Hepburn的伟大不局限于所取得的演艺事业上的成就,而是超越演艺事业的人道主义精神,诠释了beyond的深层内涵。学生在这一阅读活动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且通过词汇赏析,达到了共情、共鸣,感同身受。

3.读后:导引情感,培养高阶思维

阅读后的讨论有助于学生思维在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升,这需要教师深挖文本的核心价值观,提出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加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出提问对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引领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评价型的问题,引领学生从情感的视角对文章中的人物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将学生的思维从低阶的认知水平发展到高阶的思维水平。

如,阅读后,教师围绕慈善救助这一话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捐助贫困儿童的视角对Audrey Hepburn的人道主義精神进行评价。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契机,根据文本核心价值观提出如下问题:(1)Can you cite many celebrities who are keen on charity?(2)Many people think that celebrities do charit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ir visibility. What do you think?(3)Combining with this article, what do you think Audrey Hepburns achievements bring us?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通过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些问题均是围绕奥黛丽·赫本加入联合国基金会帮助贫困儿童这一话题展开的,具有很强的聚焦性和思辨性,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其中问题(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举例说明名人捐助的例子,这个问题仅凭经验就能回答。问题(2)是让学生针对名人捐助的一些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思辨性。问题(3)是让学生结合奥黛丽·赫本所取得的成就,阐述受到了哪些启发。

这些问题传递出积极的价值取向,学生在解答这一系列问题时,需要从更深的层次上进行思考,以达到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实现思维的深度参与,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提问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恰当的问题。学生是思维训练的主体,亦是阅读的主体,无论是提出事实型、经验型的低阶认知问题,还是提出产出型、评价型的高阶认知问题,都要契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教学中,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等不同的阶段,教师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循循善诱,让学生在聆听与表达中达到共情,鼓励学生表达出个性化的答案,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

[   参   考   文   献   ]

[1]  汤明清.指向高阶思维的课堂提问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课程,2019(19):41-47.

[2]  张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英语课堂优质提问研究:以《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下册Will you take your kite tomorrow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9):111-114.

[3]  郑云霞.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四法[J].江苏教育,2019(67):64.

(责任编辑    谭斯陌)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思维能力英语教学
培养思维能力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思维能力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