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总结方法

2020-12-08姚武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方法课堂教学

姚武东

课堂总结作为一种持续学习的有效手段,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在课堂中合理使用有效的总结方法,教师能够有机地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有效地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为学生创设个性发展、自主学习的平台,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内涵。

● 利用有效总结方法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常说课堂教学的最后部分是关键,应该留出时间进行反思和总结,但其实有效的总结方法并不一定总是出现在教学的结尾,在信息技术教学每堂课(或每个单元章节)的开始、中间或最后,都是可行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利用“先行组织者”这种有效总结方法来为学生创设教学脚手架。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学习新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其保持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中的重点部分;第二,突出强调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为新知识提供一种框架;第三,能够帮助学生回忆起与新知识相关的已有知识,以便更好地建立联系。

例如,在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时,单一的教师讲解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提前通过网络或教材在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在课堂伊始提供如下图所示的教学脚手架,学生们各自阐述填写不同内容的理由。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认为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影响是划时代的,它是将冯·诺依曼结构模型的实体化,证明了冯·诺依曼的理论;有的学生则认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引向放大,因为这个时代的计算机有了操作系统(OS)的概念,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有的学生认为第三或第四代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对人类影响最大,因为诞生了个人电脑(PC),使得电子计算机能走入千家万户……對于对电子计算机发展而言影响最大的人物,学生们给出了冯·诺依曼、图灵、西蒙甚至比尔·盖茨等不同的答案,甚至部分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分别从计算机诞生原理、图灵测试、Windows操作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课后尝试来创建下一堂课的某些知识点的先行组织者,用于下一堂课上来进行讨论学习。

这样的总结交流,不仅使原本由教师单一灌输的枯燥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拓展了课堂的外延,丰富了教学内涵,而且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 利用有效总结方法传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总有教师不知如何有效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就笔者所见,对课堂教学而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某堂课的教学环节能传递的,它往往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的,或者体现在某一单元或章节的持续教与学的过程中。而利用有效总结方法,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在统计与分析数据教学中,在学生初步完成了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之后,下一步是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和统计。之前汇总出来的调查问卷数据繁多,在WPS表格中无法一次性全部使用,这就需要将有用的数据有效提炼出来形成下一步学习的主题,而此时,正是传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良好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调查问卷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调查的内容关键词一一罗列梳理出来,再请学生小组开展排除式头脑风暴总结方法,将小组内关注度不高的关键词划掉,只留下三个。

学生分组后采用排除式头脑风暴,组内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发言交流,提出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并阐述理由,同时可以对别的同学要保留的关键词提出不同意见和见解。请组内的一名学生担任排除式头脑风暴的主持人,将组员提出保留的关键词记录下来,最后保留三个关注度最高的关键词,作为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对象。接着,教师让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对提炼出的三个关键词阐述理由,并引导学生明确这些关键词的提出与小组内集体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有关,切实地传递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排除式头脑风暴总结方法,很快就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筛选,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目标,为接下来加工处理和统计数据的学习做了准备,帮助学生形成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此外,通过排除式头脑风暴总结方法能使学生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激发热情,参与集体讨论问题,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

● 利用有效总结方法为学生架构自主学习能力平台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利用有效总结方法来为学生创设提升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脚手架。很多时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都遵循数学逻辑思维——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而反向总结方法则是让学生在学习各组成部分并朝着整体方向研究的同时,反过来从完成作品、整体格局入手,进一步探究各部分的组成及意义。

例如,在教学设计与制作应用文档时,涉及应用文档目录制作,教师首先可以出示电子目录和纸质目录成品,引导学生通过时电子目录和纸质目录之间的对比,利用反向总结方法从整体入手,形成对整体架构的全面了解,进而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深入到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反向总结的方法,能有效地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创设脚手架,同时也遵循了最近发展区原理。通过以上的反向总结归纳和演绎,学生明晰了目录的整体架构,知道了电子目录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异同点的分析对电子目录制作的各环节有了全面的了解,对电子目录的制作流程有了完整的思路,为接下来的自主制作作品做好了铺垫。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有效课堂总结方法,适时在课堂教学的开始、中间或最后使用这些有效总结方法,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传递信息技术课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架构信息技术课堂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进而全面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内涵。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方法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