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民族传统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0-12-08王帅

艺术科技 2020年21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传承与创新

摘要:本文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民俗造型在城市景觀设计中的应用,先分析我国城市景观设计风格的现状,然后简述十二生肖的艺术造型特点,着重阐述十二生肖造型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列举生肖民俗造型运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典型代表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总结出其中的设计手法并分析其特点,提出城市景观设计应该注重文脉和大胆创新,避免千城一面和盲目跟风。

关键词:民族传统;城市景观设计;十二生肖民俗造型;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1-00-02

1 研究的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水平飞速提升,技术产业日新月异。世界经济信息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信息化、知识化程度都有大幅度提高,人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下,对生活的要求也和以前有所不同[1],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世界各国都开始注重城市景观设计。同时,可以看到一些城市大规模、快速建设带来的问题[2]。例如一些形象工程,建筑表明光鲜亮丽,实际却一无是处。还有一些建筑的建筑材料运用不得当,危害生态环境。如今大部分建筑都千篇一律、盲目抄袭、摒弃传统文化、缺乏创意,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上,设计理念应该向创新靠近,多吸取以前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民俗元素,更好地做到传承与创新[3]。

2 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近几年来,中国民间艺术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人们慢慢对这种传统文化充满了兴趣,因为中国是个古老而神奇的国度[4]。如今人们对城市景观建筑设计越来越重视创新理念,可以在城市景观设计上把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与中国现代化建筑相结合[5]。近几年,关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十二生肖文化的讨论度极高,因为生肖文化在我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广泛涉及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

城市景观设计切忌盲目跟风、千城一面,应该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把传统民俗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并且要勇于创新,真正提高城市景观设计的水平。

3 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尝试把传统民俗文化中的十二生肖民间造型运用到城市景观建筑设计中,通过研究十二生肖的不同造型、动作、状态、颜色,总结和分析其设计和当前城市景观设计方面的市场需求,力图揭示其创意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和社会意义[6],也为以后的城市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创意启示和思路,使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

4 生肖民俗造型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

4.1 十二生肖造型装饰特点

追求神似而不拘泥于形式,是我国装饰艺术的特色之一。十二生肖图案亦如此,其在中国装饰史上占据着神采炫目的一块地方。生肖造型是劳动人民在长时间的生产劳作中,通过细心而富于思想的观察,然后形具神生,通过提升与精炼而形成的[7]。

生肖动物装饰,要求每次的主题都是从平凡的生活里提炼出来的,但又不以自然的再现为满足,而是以艺术夸大、打造假象的手法去展现自然现象[8]。通过艺术夸大,使其形象更具有代表性,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趣味性。还可对生肖动物造型进行装饰化处理[9]。

4.2 十二生肖构成的运用

4.2.1 美好寓意

很多人喜欢买有关十二生肖的物品,因为十二生肖的内涵寄意有很多,不仅包含健康长寿、平安祈福之意,且每个生肖还有自己独特的寄意[10]。因此,可以把这些元素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

以南京夫子庙为例,夫子庙是南京重点旅游景点之一,里面的景观设计就运用到了十二生肖里面龙的民俗造型作为景点里的装饰之一。南京夫子庙的秦淮河风光带的二龙戏珠大照壁,里面龙图案就是人们假想的形象,在图形的转变处理上,运用想象,使它们充满美妙烂漫色彩和对未来的憧憬[11],体现了设计师寄托在设计作品里的美好祝福。(如图1)

4.2.2 文化载体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国最高的大楼,高达632m,运用了龙元素,成为了上海标志性建筑[12]。这座大楼还有一个亮点:我国的工程设计师在建楼的时候设计了一些龙的元素,把上海中心大厦的外观设计得像一条盘旋的龙,龙的尾巴向上翘起,又像一个倒放的火炬。设计师把传统元素和文化完美地融入了现代化建筑设计,并注入了时代精神——拼搏向上。这使得龙元素成为了这栋大楼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一大亮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精神[13]。

在沈阳市黄河大巷上,有一座儿童医院楼,又叫十二生肖大楼,楼体上的元素是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造型。这栋楼把十二生肖的民间造型运用了图案设计中[14]。这座十二生肖楼还把生肖造型和一些有趣且充满童趣的文字结合在一起,比如“高高兴兴,东蹦西跳”,因为这是一所儿童医院,所以这样的设计非常符合小孩子的审美需求,又能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到了创新,还能增强建筑的趣味性。(如图2)

4.2.3 装饰艺术

一些商场的橱窗设计和广场外面的标志性雕塑也可以用到十二生肖的民俗造型,还可以用十二生肖里面的动物设计一个场景。如2020年是鼠年,可以设计一个鼠年系列的商场。

可以运用拟人化的动物造型,比如引用山西民间木版年画《老鼠取亲》、山东民间剪纸《猴推磨》等[15],将里面的造型用到商场的橱窗里或者广场外面的标志性建筑雕塑上。使用拟人的图案表达手法,能够使被表现的对象显得更亲切、富有特殊的感染力,这样商场会显得更加活泼有趣,吸引力也会上升。

还有一些公园中的大型草球造型或者装饰性景观小品,也可以运用十二生肖民俗造型。(如图3)其中,设计方法可以运用变化法、夸张手法还有求全法[16]。变形法,即针对造型对象的某些特点放大或缩小比例的图案造型方法。例如长颈鹿的特点是颈部较长,那么在变化对象时只有有意识地放大这个特征,才会使这种动物的造型被传达得更鲜明、别具美感[17]。

十二生肖民俗造型在我国悠久的歷史中是一颗耀眼光彩的明珠,在发展迅速的现代生活中,其仍以各种秀丽的形式出现,显示出永不衰败的艺术魔力[18]。

5 结语

无论是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六朝古都南京夫子庙景区,还是上海中心充满现代感和科技感的上海中心大厦大楼,都运用了传统艺术民俗文化中的十二生肖造型。本文着重介绍了十二生肖造型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生肖造型的设计方法和造型的特点、与环境小品结合的手法及主题手法,并建议我国景观设计注重文脉和创新,避免千城一面和盲目跟风。

随着近年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人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逐渐开始重视地域文化、民族风俗。人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开始呈现出艺术性、文化性和高科技性的特征。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融入景观设计,做到“不忘本”,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

城市景观设计是一门建设人类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学科,是对人们生活空间及环境的再造。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更好的生活、休闲环境,还有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因此,在设计景观时不仅要寻找十二生肖造型与技术的结合点、十二生肖造型与艺术的结合点,还要寻找十二生肖与文化的结合点,为城市景观设计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郑军.十二生肖装饰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35-37.

[2] 卢上尉,曾珊.图案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6-28.

[3] 崔唯,张向宇.基础图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20-127.

[4] 孟美雪,梁晶.南京民俗文化在民宿设计中的表达研究[J].大众文艺,2019(15):126-127.

[5] 李雪艳.中国传统造物工艺中的生态文化[J].民族艺术,2017(06):61-66.

[6] 朱瑞雪.论现代都市中的公共艺术——南京地铁一号线三山街站壁画表现形式[J].大众文艺,2019(18):121-122.

[7] 盛雯宇,吴曼,缪菁.儿童友好型城市商业街区景观设计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9(22):73-74.

[8] 宋佳莉,黄秀英,包婷.走进生活——论荣昌夏布的现代创新设计[J].大众文艺,2019(21):70-71.

[9] 邹紫菁,李雪艳,狄文和.南京云锦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14):121-122.

[10] 丁凡倬,范训瑞,李雪艳.福州南后街花灯的文俗源流与艺术特征的研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06):24-25.

[11] 南力筠,李雪艳,狄文和.论景德镇粉彩艺术发展与典型作品[J].美术教育研究,2019(15):44-45.

[12] 吴歆悦,李雪艳.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J].美术教育研究,2020(9):39-40+43.

[13] 石鑫,李雪艳.苏州桃花坞年画的美学演变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29-30.

[14] 李何健,李雪艳,郁慧璇,等.传统木工艺的现代化设计——以文创日用品为例[J].家具,2018(05):83-87.

[15] 时潇潇,李雪艳.“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墓园景观设计的影响[J].设计,2018(22):135-136.

[16] 倪庆,李雪艳,于成景.南京云锦的创新设计与演变[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1):32-33.

[17] 徐雪媚,李雪艳.公共室内空间的纤维装置[J].大众文艺,2019(02):135-136.

[18] 管佩弦,李雪艳.论北欧家居设计和日式家居设计中的极简主义[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11):28-30.

作者简介:王帅(2000—),女,湖南长沙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李雪艳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传承与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价值研究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