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慢阻肺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康复护理方案分析

2020-12-08

关键词:用力护理人员康复

朱 英

(苏州相城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被成为慢阻肺,在临床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呼吸内科疾病,随着患者患病时间延长会对肺功能乃至机体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1]。本次研究分析康复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慢阻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作用,为今后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17日~2019年1月17日我院治疗的慢阻肺病例数共79例,男70例,年龄段60~90岁,女9例,年龄段60-90岁,患者临床诊断标准参考中国医学会2016年制定的《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标准》中的标准进行判定[2],患者均自愿入组参加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中40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在60~90岁之间,平均年龄77.3岁,病程4~9年,平均病程6.3年;对照组中39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在61-89岁之间,平均年龄76.2岁,病程4~8年,平均病程6.2年。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一般临床护理方法,包括对入院患者进行扩张支气管、祛痰等用药护理,并指导患者完成简单的呼吸锻炼和身体运动,改善患者肺功能,在护理期间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告知患者在日常饮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及时满足患者需求。

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具体为优护理人员参照对照组一般护理方法增加综合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健康锻炼、饮食指导、呼吸功能训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3]。健康锻炼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按摩和穴位刺激,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式,对于痰液难咳出的患者可采用胸部按摩或背部拍打方式帮助患者排痰,在住院期间每日清晨和傍晚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开展肺部康复呼吸运动,在运动同时应考虑患者体力和患者心肺功能情况,并定期开展有效的康复训练,以有氧运动为主指导患者开展慢跑、快走、太极拳等活动,帮助提高患者机体的抵抗力,指导患者每日开展腹式呼吸等康复训练,改善患者通气功能,促进呼吸运动,告知患者家属如何判定呼吸困难,及困难程度[4];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开展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让患者熟练掌握膈肌呼吸、腹式呼吸的训练方法,每日轮流做以上训练5~8次,每天开展2~3次训练,每日坚持进行呼吸操训练5~10分钟;对患者及家属开展饮食康复指导,在患者住院期间应建议患者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性及盐分含量较高的食物,对于水肿或少尿的患者应告知其家属减少水钠水平摄入;对患者及家属开展满足非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讲座,讲解慢阻肺的发病原因、机制、相关影响因素,让患者更好地疗效疾病,让患者做好日常保暖工作,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同时未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减少粉尘及刺激性气体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叮嘱患者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保持呼吸通畅,在秋季注射流感疫苗;加强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临床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和真实想法,给予患者以鼓励或安慰,并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树立乐观的心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临床医护工作[5]。

1.3 临床观察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护理人员观察记录患者肺功能指标情况,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根据以上指标对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判断。

1.4 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护理中症状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标准:患者慢阻肺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有效标准: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症状得到缓解,肺功能指标得到改善,无效标准:患者慢阻肺临床症状无改善,肺功能指标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数据处理,当P<0.05则表明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2 结 果

治 疗 前 对 照 组F V C ( 1 . 6 2 ± 0 . 44 ) L 、FEV1(1.14±0.12)L、FEV1/FVC(38.90±6.06)%,观察组FVC(1.62±0.48)L、FEV1(1.13±0.11)L、FEV1/FVC(39.02±6.24)%;治疗后对照组FVC(1.82±0.55)L、FEV1(1.37±0.06)L、FEV1/FVC(49.50±8.41)%,观察组FVC(2.57±0.72)L、FEV1(1.83±0.11)L、FEV1/FVC(68.21±9.87)%。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6.9%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5.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慢阻肺为老年患者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高龄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肺部功能和身体健康。慢阻肺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尽管临床上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在患者反复发病的过程中肺功能会逐渐恶化,最终威胁患者生命健康[6]。临床上对于老年慢阻肺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方法主要以缓解患者病情为主,在此种情况下如何改善患者肺功能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改善的相关研究较多,综合分析相关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肌肉收缩指数[7]。从本次研究结果看,综合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患者比较前者肺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优于一般护理患者肺功能指标。这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效果,对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有明显作用。综上所述,慢阻肺老年患者在选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用力护理人员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梦想微尘用力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