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满城寸跷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2020-12-07郑辰辰

时代人物 2020年27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郑辰辰

摘要:寸跷秧歌是北方汉民族舞蹈种类的一种,是我国众多传统民间舞蹈当中一颗璀璨、绚烂的珍珠,是迄今为止在河北历史上最为悠久、完整的载歌载舞的表演艺术形式。寸跷秧歌在农闲时节进行表演,脚踩三寸短跷,右手持扇左手执绢,舞于街巷,灵动秀美。笔者通过实证研究法下乡采风,采访老艺人对寸跷秧歌的起源以及表演形式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该文就以寸跷秧歌的渊源、表演形式、存在现状及传承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满城寸跷秧歌;发展;传承

“寸跷”俗称“寸子”是河北众多跷类舞蹈之一,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北方汉民族最典型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舞蹈形式。寸跷秧歌,即踩着寸跷跳秧歌的舞蹈,将唱、伴奏、舞蹈表演综合于一体的民间表演形式。这一独特的形式使其在繁多的民间舞蹈形式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寸跷秧歌相对于高跷秧歌具有了一定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却又比地平秧歌增加了技巧和难度,也增加了一丝韵味掺杂于其中,所以寸跷秧歌舞蹈能在众多民间舞蹈中脱颖而出,也显得尤为珍贵和特别。

一、寸跷秧歌的渊源

寸翘秧歌起源于农民农作的劳动生活,又和古时候的祭祀求雨、祈福免灾有关。在发展中不断的吸收农歌、武术、戏曲和杂技等艺术形式,并结合当地的风俗逐渐形成的。关于寸跷秧歌舞蹈的形成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来自于民间神话故事;另一个传说是:寸跷秧歌由宫廷舞蹈演变而来。

从“神话”中翩跹而来

相传:完县(今满城顺平一带)遭遇久旱不雨之年,麦收以后,一农民见久旱未雨,害怕庄稼不能及时播种、保苗,从而影响来年的收成,便摆坛在抱阳山祈雨(属今满城顺平一带的青虚山),主要目的是祈求天上的“龙王母三娘”能降一场吉雨,使田里庄稼得到滋润并茁壮成长,来年能够大丰收。农民在虔诚的祈祷完毕后,便见天空低沉、乌云密布,从云端行来一行队伍,只见队伍由一人在前鸣锣开路,随跟四人前后抬轿,轿厢旁各随一名丫鬟,轿后则为声势壮大的三眼鋶,后置八面威风大旗,旗面书“奶奶驾”即(龙王母三娘),最后是护驾者,场面十分浩大壮观。“龙王母三娘”从轿厢走出,见民间蝉喘雷干,大旱云霓,便施法降雨,人间普降瑞雨,举民欢庆,“龙王母三娘”见此喜状随队伍乘云而去。人们每至春分时期,便祈求龙王母三娘降雨,后来民间为了纪奉“龙王母三娘”,便把“龙王母三娘”乘云而去的仙状用寸跷代之,脚不踩地使之感觉飘飘然,再加以当地的民间小调,寸跷秧歌便在当地逐渐地流传下来。

由宫廷舞蹈蜕变而出

在中国浩瀚如海的古代诗词中,不少关于“三寸金莲”的,如“步如莲花”、“莲底纤纤月”之句。相传南唐后主李煜有个宫女,纤足善舞,李后主十分喜爱,便为她建造了一个六尺莲花台,令她用帛缠足,使她的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状,于金制莲花台跳舞,飘飘然若仙子凌波,宫内女子皆效仿起来,刮起了一场缠足之风,并以缠足为潮流。此后,缠足而舞流传到民间,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女子不可当众而舞,民间则由男艺人用木头制成“三寸金莲”的样式,并给“小脚”穿戴上各种不同颜色的彩鞋,效仿宫廷女子纤足而舞,在农闲时节当众而舞,模仿“三寸金莲”的一步三晃的体态,后来民间便有了寸跷秧歌由宫廷舞而来的说法。

這就是寸跷秧歌形成的另一种说法,由宫廷舞蹈而来,也符合了当时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裹脚女性一步三晃的体态和走姿被认为是美的标志,人们才会用各种方式去赞美、弘扬这种美,所以寸跷秧歌的产生也是和当时社会风气密不可分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人们土生土长的审美意识。

这两种关于寸跷秧歌形成的说法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不管是神话传说,还是宫廷舞蹈,受到生存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影响,都寄予了当地人的一种美好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之所以寸跷秧歌能经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流传至今,都是和当地人的保护和喜爱密不可分的,也可以看出寸跷秧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它的形成和发展都紧紧地依赖于当地人的生活和发展,要想把这种独特的传统民间文化推至世界,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挖掘和探索。

寸跷秧歌的两种渊源中,笔者认为寸跷秧歌由宫廷舞蹈演变而来的说法更加的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它模仿裹脚女性走姿的艺术形式更适应历史的潮流,是时代的产物,也符合了当时封建社会中人们的审美标准,所以人们极力的弘扬这种独特的美。每个艺术形式的出现都会顺应历史潮流,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风俗性,人们也对它给予了无限的期望。

、寸跷秧歌的发展

寸跷秧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需要我们不停地进行挖掘和探究,将这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推至世界。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外来文化入侵,我们的民间传统文化正在被一步步的吞噬,城市的不断发展和革新也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要与传统文化并行的重要性,这使我们的传统文化陷入危险的境地,形式变得岌岌可危。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精神支柱,所以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只有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才能提高一个城市的总体水平和实力,也是打造城市名片的有力途径。

寸跷秧歌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惨遭灭门后,又在80年代后期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奋力抢救起死回生,并重新搬上舞台再现于观众的眼前。经过长期的山区采风和对老艺人的采访,我们对寸跷秧歌这种极具地域特征的民间舞蹈的认识更加深入。可是,老艺人们都年事已高,对寸跷秧歌技艺的传承工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村里青壮年大都已外出务工,只剩下了老人和幼童,所以寸跷秧歌的传承和发展前景让人堪忧。传承技艺后继乏人,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救援和传承。

首先,寸跷秧歌传统舞蹈动作要点、特点和音乐形式越来越不清晰,我们要做的就是收集整理资料,及时搜集和保护寸跷秧歌的现有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和图片资料,并加以整理;对老艺人口传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这都是刻不容缓、当务之急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大力的在当地进行推广,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当地政府就把寸跷秧歌艺术引进到校园课堂教学中,并创作出了寸跷秧歌舞蹈《寸跷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满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深入村庄对着一濒临灭绝的古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并将其重新搬上舞台,在1991年正月初一,由该县编排的寸跷舞蹈《小羊倌》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寸跷在1996年和1997年被中央三套和中央七套分别做过专题报道。

当地政府还可以大力推广并鼓励群众加入到保护寸跷秧歌的行列中,例如:广场舞跳寸跷秧歌,乡镇设定节日跳寸跷秧歌,并给予奖金奖励和口头奖励;设定寸跷秧歌比赛等加强寸跷秧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最后,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通过继承、发展、改革具有独特艺术形式的冀中农民舞蹈,打造城市名片,也是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和小康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共绘改革的不断深入,寸跷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得到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一些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通过继承、改革、发展、使这一民间艺术具有更加浓烈的艺术内涵、广泛的社会基础、鲜活的时代特色和完美的表演形式。整理历史文化资料,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城市名片,倡导民风。保护民间艺术,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是一件所有国人的责任和任务,保护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发展它们强大的价值和魅力,它不仅可以使我们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血脉得以延续,还可以使得民族更加强大更有凝聚力。现在的形式下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强烈的保护和继承传统民族文化的意识,为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尽最大的努力,使得寸跷秧歌的传承和发展有更加广阔的天空和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河北卷[M]中国舞蹈出版社,1989

[2]满城县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满城县志[M].中国建材出版社 1997(11)

[3]张彤,刘昕欣,蔡海波.论河北满城寸跷秧歌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 作家杂志 2013(12)

[4]方倩,黄壮.满城寸跷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青年文学家 2016(11)

[5]聂春芳.河北满城乐舞寸跷艺术“重构”研究[J]河北师范 2015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