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心理工作技能

2020-12-07王东燕

时代人物 2020年27期
关键词:共情心理学思政

王东燕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提出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调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强调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教师要达到这样的标准,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技能,比如心理学的提问技能、积极聆听技能、心理洞察力、共情技术、积极关注技术、心理疏导技术、心理引领技术、以及具有良好人格魅力,起到榜样作用,拥有了这些技能与人格,就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 心理学技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强调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强调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1]。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和标准,就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知识、技能与人品。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很多实用的技术可以帮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心理学技术,可以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最关键的解决方法,并且高效地深入地解决问题。也是思政课教师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高度上更加有力的工具。下面我们就思政课教师需要掌握的提问技术、洞察技术、积极聆听技术、共情技术、积极关注技术、心理疏导技术、说服技术、和利用人格魅力起到榜样作用心理引领技术加以说明。

一、有了心理学提问技术,可以发现学生思想行为背后深层次根本原因

科学的构建问题是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前提。心理学提问的方法與技巧主要基于冰山理论。也就是说,人的某个行为背后,隐藏了很多认知、观念、价值观、期待、渴望、自我概念、对某事的感受和应对方式与策略。心理学的提问技术,往往是通过问冰山下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来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想法,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表现,并且及时发现错误认知和不合理信念,及时发现自我价值感是否偏低或偏高。对于应对策略,一般分为几种:逃避、解决问题、寻求帮助、暂时搁置提升能力后应对。采用何种应对方式,会导致何种行为,结果就不尽相同。

二、有了心理学的积极聆听技术

教师能发现充分地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内心感受,情感,困扰,需求以及渴望,从表面看到实质,从浅入深,抓住核心和关键问题,以便有这对性的给予帮助。

聆听有五个层次,第一,充耳不闻,压根儿就没听别人说话。第二,装模作样机器人般回应:是的,哈,没错。第三,选择接收,只听对自己有用的一部分。第四,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第五个层次,积极聆听也就是最高层次。带着同理心去聆听,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积极聆听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的深入理解对方。积极聆听是一种爱的表现,通过你的眼神和表情,一定感受到你对他的爱。积极聆听需要有肢体语言配合,如眼睛看着对方,面带微笑,上身微微前倾,与对方的身体保持在朋友般交谈的距离,时不时的给以回应,“哦、是吗、对、嗯、还有吗?”等等鼓励对方倾诉,还要在一个阶段进行一些反馈“当你看到(听到、想到、遇到)……情况时,你的感觉是……,是这样吗?”求证对方诉说的和自己理解的是否一致。了解对方真实的感受、想法、需求、诉求等,只有这样的聆听,才能够了解对方真实的想法,才能达到共情、找到问题关键点,并为后边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提供准确依据和基础。

三、有了心理学洞察技术,就能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平时表现中看出问题

观察的内容一般有学生与陌生人相处时的性格(内向还是外向),观察学生的朋友以及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观察学生对学校规定的态度以及规范性喜好,观察学生的处事态度以及情绪管理能力,观察学生学习和生活细节,价值观和条理性。观察学生的行为,肢体语言、表情、语音语调等判断学生是否有异样,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和现实困扰问题。如一些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精神分裂等;以及一些不良心理状态,如偏执心理、自卑心理、仇恨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甚至是自杀倾向或犯罪心理等,有些学生被排挤被欺凌的学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等弱势群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化解矛盾,及时干预,及时给予帮助,减少威胁自己与他人的身心健康安全隐患。

洞察力:在人际沟通中,仅有7%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38%取决于语音语调,55%则是靠肢体语言。所以在积极聆听的过程中,不仅要用耳听,还要用眼睛,用心感受对方的情感。这样子的倾听,会很快的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师生之间会进行心与心的深入交流。所以,在积极聆听中还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身体语言来判断其内心真实的想法,有可能是没有意识到的潜意识的想法。比如某人说,自己虽然被不公平对待但是却说自己“无所谓,不在乎”,但是表情却很痛苦,语言也有些哽噎。这个时候,就要以身体语言表现为准,判断他有多受伤,需要更加深入探讨和处理。

四、有了心理学的共情技术,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与老师距离

共情技术是指教师一边倾听学生的叙述,一边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并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验这个精神世界,然后跳出来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学生内心体验的理解,传递给学生知道。让他觉得“你是理解我的,我得到了你的理解和接纳,我心理很温暖。”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有利于深入沟通的信任关系,也更有利于学生接纳老师的观点观念以及指导,帮助发现学生为什么具有那样的认知,情感反应和行为方式,也能有效判断该何时以及如何进行干预。

教师恰当地使用共情技术,能使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感觉到愉快与满足,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恰当的使用共情技术,使教师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学生,从而能更准确的掌握有关信息,特别是暗含在语言背后的意义和情绪化信息。恰当的使用共情技术,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自我领悟,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师生互动,向更深层次发展。恰当使用共情技术,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学生来说,有更明显的安慰,帮助效果。教师恰当的使用共性技术,有利于营造安全、理解、支持的课堂心理氛围,有助于所有同学真诚的开放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恰当的使用共情技术,能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共同营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班级心理氛围和团结和谐的班风。

有了心理学的积极关注技术,教师就能看到学员表现出的身上的优点和特质,并及时给与夸赞与认可,就满足了学生被看见、被认可、被接纳、被尊重的需求。从而增强了自信,更有勇气和意愿去做更多探索、学习和创新。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被重视的需要。同时,被积极关注的学生也更加喜欢这个老师,更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教授的课程,以期待得到更多更好的正向反馈。也会更加努力学好这个老师的课程,来回报老师对他的认可和赞美。

心理学积极关注技术是积极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理念,它与期望效应都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懂的心理学原理。当教师对学生表达了对他们好的期望,学生就会沿着这个期望发展。好的期望得到好的结果,坏的期望得到坏的结果。这就是期望效应。教师如果只看到学生身上的缺点,忽视学生身上的优点,那么,学生的缺点就会被强化,而优点就会被弱化甚至消失。如果我们希望学生保持或者增加优点,提升积极的心理品质,那么我们就要看到并认可他,发挥期望效应的积极作用。积极心理学中有六大品德24项心理品质,如图2,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认可和赞美,通过正强化的方式,固化学生的这些积极品质。

有了心理学的疏导技术,能针对学生负面情绪、思想困惑,痛苦感受、偏差行为以及创伤心理,及时给予疏导、纠正与干预,帮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心理康复,培养和发展出健康人格。例如,能帮助学生处理好因原生家庭不良教养方式和过往经历带来的心理创伤,化解同学间矛盾冲突心理,消除因失败、挫折导致的悲观厌世情绪,消除网瘾等不良行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其走出抑郁、焦虑、无助悲观心理,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不虚度光阴,成为一个有志青年,设定人生目标,激发潜能和内驱力去实现人生目标。这也正是思想政治要达到的“立德树人”目的。

心理学疏导技术很多,各种心理学流派都有很多,对于非专业心理工作者,最好学也是最好用的方法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SFBT),它是积极心理学结合了多种传统心理学技术,高效解决问题的心理学技术。SFBT技术核心是让学员找到自己曾经的成功经验,资源和力量,来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不主张深入挖掘问题出现的原因,而是用积极關注的方法,找到求助者自身优势、优点、能力、资源和以往的成功经验,来帮助自己建立自信,去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这个方法,能让来访者增强心理能量,并用小的改变带动大的改变。这个技术比较专业,可能需要心理咨询教师来完成。

有了心理学引领技术,能帮助学生走向健康积极的道路,开启新的人生。往往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需要“先跟后带”,也就是说,先跟随他的思路,了解他行为目的和初衷动机,以及想满足自己怎样的心理需求,并顺着他的想法说,认可他内心需求,而非做法,然后再带领他走到你希望他走到路上。比如一个学生厌学,不想上学,你可以根据他想获得自由的愿望,告诉他:“你只需要好好学习,通过考试,毕业,就不会再在学校被教师管教和家长控制了,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了。否则,考试不及格毕不了业,还得呆在在学校。”这样学生认可教师的观点,为了早一日获得自由而开始好好学习。这种先跟后带的引领技术,从学生的愿望出发,引导其走向正轨。从错误观念中,引导出来,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

塑造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学生是需要榜样的,需要一个榜样来学习,预见未来的自己和力量。榜样的作用非常大,如果思政课教师人品好,又有人格魅力,就容易吸引学生到他身边。喜欢他模仿他,希望成为他那样的人。所以思政课教师要在各方面都要表现出优秀特质,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思想睿智、勇敢正直、真诚善良、谦虚亲和、阳光心态、积极乐观、开朗大度,有亲和力、愿意帮助别人,有家国情怀远大理想和抱负等等,散发出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就是最大的教育资源。

然而,有些教师本身的道德水平就不高,价值观念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消极悲观情绪多,对自己的职业价值感不认同,不能爱岗敬业,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不能让学生敬佩,何谈引领学生思想,何谈“立德树人”。所以首先要在教师自身自我塑造上下功夫,成为顶天立地的正人君子,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育人,用科学严谨的思想作风,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教育他人。这是做好一个思政课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就要求教委和学校在教师招聘、培养和管理上,体现这种理念,要有进入和退出教师队伍的机制。让严重不符合要求的教师离开这个重要的岗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相信,思政课教师如果掌握并应用好这些心理学技术和方法,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就能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猜你喜欢

共情心理学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没有用”的心理学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跟踪导练(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