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为民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理论渊源

2020-12-07周艳娜

时代人物 2020年25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周艳娜

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爱民为民的生动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它的形成过程是:在体验老百姓困苦中自然萌发;在地方治理实践中逐步增进;传承红色家风中不断提升。习近平为民情怀的形成有其理论渊源:为民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为民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关键词:习近平;为民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线,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并创造性的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紧接着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爱民为民的生动体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它的提出与习近平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是分不开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一、习近平为民情怀的形成过程

习近平的为民情怀,从他在陕西梁家河插队开始的,从梁家河出发,经过他从政的地方,人民情怀在习近平工作的不同地方萌生、增进、最后得到升华。

(一)为民情怀在习近平体验老百姓困苦中自然萌发

1969年,习近平主动响应党的号召去陕西梁家河插队,当时的习近平把自己看成是黄土地的一部分,与乡亲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后来回忆说正是那段经历让他深刻了解了“什么是中国农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1]。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七年上山下乡的生活对他的锻炼最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二是培养了自信心”[2]。这是习近平在知青岁月磨炼的过程中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真实状况和全中国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和思考。

从繁华的京城到黄土高原的山沟里,和大多数知青一样,初来乍到的习近平,在生活上有很多不适应,艰难适应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四关,在过四关的过程中,习近平为老百姓干了很多实事。首先建沼气池,为了推动当地老百姓的经济发展,解决老百姓的生活困难,不远万里去四川学习沼气技术。不光是修沼气,群众需要什么,习近平就干什么,而且是踏踏实实的干。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吃水的困难,习近平亲自带领全村的村民打井,他经常卷起裤腿在站在冰凉的水里挖土;大队的劳动生产工具不够用,就创办铁业社;耕地少,就带领老百姓淤地坝。习近平曾经写到:“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3]。在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经历,“让习近平读懂了生活这本无字之书,让他读懂了中国农村这本无字之书,也让读懂了实际这本无字之书,从而养成了求实性品格”[4]。这种实事求是的品格融入到他治国理政的理念中。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已经把人民放在心里,形成一个不变的信念就是要为老百姓做实事。

(二)为民情怀在地方治理实践中逐步增进

习近平的地方治理实践先后在河北正定、在福建、在浙江、在上海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时期。习近平的从政生涯,其实恰好契合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河北正定工作,工作期间走遍了全县25个公社、221个大队,雷厉风行的改革当时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习近平在福建这块热土上探索奋斗了17年多,在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党建方面:通过对下党乡的调研,是他所提倡的“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开始,随后逐步成立以“上访招待、当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改革方面:在福州,习近平大力倡导“马上就办”,推进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发展方面:主要抓思想建设,重点抓学习,高度重视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并要求领导干部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开放方面:基于对世界经济繁荣的洞察,习近平提出了建设“海上福州”的发扬战略。在浙江任领导期间,习近平针对那时落后地区中仍然有很多穷苦人民的难题,提议尽力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的亮点等一些经济发展策略,着重指出现代化建设不论城市乡村同时推进,实现全面小康一个村也不能落下的战略。在上海,他抓党建、谋创新,为上海发展明确目标、指引方向。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從正定到福建、浙江、上海,不同地方的治理实践中的这些做法,正是习近平为民情怀的深刻体现。

(三)为民情怀在传承红色家风中不断提升

习近平的为民情怀,一方面来自于他插队期间与劳动人民同甘共苦建立的血肉联系,另一方面来自于革命家庭的家风熏陶。习近平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这一生对我帮助很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革命老前辈,另一种是我那陕北老乡”[5]。他的父亲习仲勋同志非常重视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一生都在为了人民而工作,习仲勋同志的为民情怀,由于从小的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传到了习近平同志身上。在他爸爸88岁大寿时,当时任福建省重要领导的习近平因公务繁忙不能去参加父亲的寿诞,于是给老父亲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祝寿信。在信中,习近平从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习父亲对信仰的坚持追寻、学习父亲的赤子之心、学习父亲艰苦朴素等方面,赞扬父亲的崇高品德。习仲勋看完儿子的来信后,感触很深,说出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怀,就是为人民做事,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从习氏家族的这种习氏家风中,人们能够看到“为民”二字。从他父子二人的为民情怀中,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这样的真谛:人民是我们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力量所在。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体验群众疾苦、治理地方实践、传承革命家风中不断的萌生、增进、升华了为民情怀。

二、习近平为民情怀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的为民情怀,不仅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来自于我们党的传统,从毛泽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的思想、邓小平提出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胡锦涛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是习近平为民思想的理论基础。加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所取得巨大成就,都是共产党根据不同的阶段形式和任务的变化,立足于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一)为民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为民思想,可以说自古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习近平也非常赞同,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段话,其中就提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案例。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时候都非常爱读书,尤其对中外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习近平读书不是死读书,他比较注重思考,尤其在读史的时候,非常注重对比分析,通过看一本书为主,发现不同的观点时,同时来找不同的版本来论证,所以他得到的观点是一个全面的、立体的观点。习近平读了大量古代优秀作品,更加了解我们这个国家,了解我国的历史变迁。可以这样讲,他后来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是建立在他对传统文化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习近平的为民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讲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党从一开始创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当仁不让地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我们党始终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是在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延续,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集中体现了党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提出大大增强了治国理政的自觉性。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我们党从一开始建党开始,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依靠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实践,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迈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在将近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建党初期,就把我们的工作开展为了人民、满足人民的利益写进了党章。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评判我们工作得失的一个标准;江泽民和党中央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就在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极大了丰富了我们党的为民思想;胡锦涛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提出实现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能够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得失的最高准;”[7]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把马克思主义与当前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从以上可以看出,习近平的为民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前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价值,并在工作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注释

[1][2][5]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3]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 西部大开发.2012(09).109-112.

[4]阮博.知青经历与习近平治国理政品格的熔铸[J]中国青年研究.2019(0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卷.2009年第42页。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