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2020-12-07辽宁省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功能科彩超室辽宁盘锦12401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1期
关键词:海绵状典型造影

辽宁省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功能科彩超室 (辽宁 盘锦 124010)

内容提要:目的:评价通过超声造影手段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19年10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疑似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造影手段进行诊断,同时将超声造影所得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超声造影诊断的价值。结果:本文66例疑似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63例,占95.45%;经过超声造影诊断出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63例,占90.91%,3例患者因病灶相对较小,而未能诊出,诊断的敏感度为95.24%,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5.45%;对超声造影诊断出的63例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分析,在超声模式之下可分为8型,Ⅰ型33例(52.38%)、Ⅱ型15例(23.81%)、Ⅲ型4例(6.35%)、Ⅳ型3例(4.76%)、Ⅴ型3例(4.76%)、Ⅵ型2例(3.17%)、Ⅶ型2例(3.17%)、Ⅷ型1例(1.59%);超声造影显示病灶>3cm和≤3cm的造影模式存在差异,P<0.05。结论:通过超声造影手段对不典型该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可以发挥理想的诊断效果,并且病灶越大诊断效率越高,可以当做临床的辅助诊断手段进行应用。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上肝血管瘤当中的一种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临床有研究认为这种病症占所有肝脏良性肿瘤病变的73%以上[1]。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调查时间选在2018年4月~2019年10月,选择在此期间到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疑似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56~78岁,平均(62.15±8.45)岁。本文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检验认可和批准。

1.2 方法

对本文所有调查对象选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在诊断的过程当中选择C1-6/C5-1的凸阵探头,也可以选择9L高频探头进行应用,将频率设置为2.0~5.0MHz/5.0~9.0MHz。通过超声常规的对患者的肝脏区域进行扫描,记录肝脏区域病灶的大小和位置,了解回升状况和内部血流情况的基本特征。通过肘前静脉注射1.2mL Sono Bue,之后选择采用5.0~1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在注射结束以后立刻连续性进行实时观察病灶和周围的肝组织动脉相,了解门脉相、延迟脉相的情况,同时以病灶同意深度分析其周围干实质的增强水平作为参照,并且以此为依据将病灶定义为“无”“低”“等”“高”增强4个等级。

1.3 观察指标

统计通过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分级和病灶情况[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通过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对所有文章中涉及到的理论系数进行统计学方法的验证。在非参数的检验当中,两个以及两个以上样本率/构成比、两个分变量的关键性分析通过χ2检验进行验证,所有计数资料通过n、%表达;对文中所涉及的双总体或单总体数据检验通过Student’s test(t检验)进行验证,样本计量、评论计量、单检验量偏差与随机误差态布曲线的离散程度通过±s表达;配对资料、成组资料、多样资料和等级资料等以秩和检验,按等级分组的资料检验择通过Ridit分析,对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统计量的检验值通过Z检验;根据显著性检验方法所得P值,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本文66例疑似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临床病理诊断确诊63例,占95.45%;经过超声造影诊断出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63例,占90.91%,3例患者因病灶相对较小,而未能诊出,诊断的敏感度为95.24%,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5.45%;对超声造影诊断出的63例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分析,在超声模式之下可分为8型,Ⅰ型33例(52.38%)、Ⅱ型15例(23.81%)、Ⅲ型4例(6.35%)、Ⅳ型3例(4.76%)、Ⅴ型3例(4.76%)、Ⅵ型2例(3.17%)、Ⅶ型2例(3.17%)、Ⅷ型1例(1.59%);超声造影显示病灶>3cm和≤3cm的造影模式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超声造影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情况(n)

3.讨论

肝海绵状血管瘤主要是没有分化的毛细血管网在胚胎阶段发育异常而出现的病症,这种病症会连接于肝的动脉和门静脉,也会连接肝静脉的血窦,进而导致出现发育障碍。超声造影诊断在临床上是对不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的有较高特异性的诊断,能够实现对于相关病症的检出,而通过本文结果也能够对此加以证实。

综上所述,通过超声造影手段对不典型该海绵状血管瘤进行诊断可以发挥理想的诊断效果,并且病灶越大诊断效率越高,可以当做临床的辅助诊断手段进行应用。

猜你喜欢

海绵状典型造影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典型催开百花香
MR磁敏感成像技术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