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教学改革

2020-12-07马良

魅力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院校

马良

(伊春职业学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大数据包围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面对身边的各项数据与指标,我们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为了达到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的目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就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革,以期可以培养和教育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数据给学习带来的改变

(一)大数据时代给社会带来的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的运用与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的思维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数据思维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大数据思维模式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社会管理、公共交通以及我们最看重的安全方面都开始渐渐的引入了大数据的思维模式。

其次,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不仅仅只局限于基本的课堂学习,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模式以及自主学习、集体授课的方式已经可以并行。

最后,学习时空的重大改变。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可以摆脱以前时间或地点的限制,更不会受到身份以及年龄等外在条件的约束,为所有人提供一个更加平等的学习机会。

(二)大数据背景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可以利用云计算这一平台进行辅助。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指导者和设计者,还是对有关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评价者和监督者。教师一方面要对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实验、测试等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另一方面还要在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前提下,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再在平台的作用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将教学、管理、监督等工作同时进行加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思维方面,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都应该有一种“大数据思想”,对教育教学的改革作出自己的分析与预测,并大胆进行相关实践,做到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进行开设,向各种不同专业的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经过调查实践发现,高职院校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很少,教师太过突出自身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积极性也非常低。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缺乏对学生基本技能操作的培养,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比较严重。

第二,班级制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局限性。近年来,教育教学中对因材施教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都是采用班级制教学模式,一个教师教授班级里的所有学生,采用统一的教材和相同的标准,无法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不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所以,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课堂上,常出现学生不专心听讲,或因没有基础听不懂而放弃听课的现象。

第三,教师的教学模式较单一。现如今,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都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的现象,教师只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运用不够重视,造成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这也是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改革策略

(一)分层次教学法的使用

由于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区分开来,运用不同的教材进行授课,对于学生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参考计算机基础模块考试大纲,分别重新对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大纲进行改革,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运用大数据作参考,将原来多余的知识剔除,将缺失的知识模块重新编入教材中,并将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将教学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二)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教学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对操作性要求比较高的学科,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除了认真备课授课之外,对于教学方式和模式的转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模块化,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不同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依托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将在线教学与面对面教学的模式融合起来,使得课程资源和信息更加的完善。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计算机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也能够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计算机能力。

(三)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创建新型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进而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更好的建构。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就更加容易实现了,诸多的新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结合大数据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课堂。其中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广泛受到计算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认可,有效提高了当下计算机教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教育工作者带来挑战,也带来了许多机遇。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做到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充分了解,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改革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达到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深化的目的。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