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0-12-07孙丹丹

魅力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利用教学方式

孙丹丹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五中学,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知识点比较抽象,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数学知识点特征,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目前信息技术是最有效和最简单的教学方式,可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坚持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内容必须要充分结合数学知识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实行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所以,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掌握和了解信息技术,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三视图时,利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技术的力量,同时还活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基本的知识内容[1]。数学教学最大的难度在于空间和形状的变化,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所以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知识转换为清晰直观的图片或者是视频,为学生创造直观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丰富教学知识的插入方式

从教学活动中可以看出,知识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在教学方式上利用知识插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情趣。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进行教学,在课堂上适当穿插数学公式,增加课堂教学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把计算公式利用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并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向学生展现趣味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数学教学是打开思维的方式,而信息技术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将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相互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展示功能,把具有视频、图片和声音的知识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平台,并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习自主观察、思考和探索,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3]。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展示艺术类的三角形,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设置对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利用计算机网络或者是移动电子设备区查找资料,最后在班级上展开讨论,同时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四、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严谨,所以学习数学必须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比较困难。其实这类学生并不是不爱学习数学,而是被数学的表面所困扰,并失去了数学学习的信心。其实要想学好数学不仅需要灵活的逻辑数学思维和严谨的分析能力,还需要一颗勇敢的心,要敢于面对和提问[4]。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和清晰直观的数学知识,并在心理上帮助学生建立敢于面对信心。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时,利用PPT软件向学生展圆柱和圆锥的形成过程,以及各有什么特征,还是什么类型的图形,这时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清楚发现圆柱和圆锥分别有矩形和三角形旋转而成,且还是轴对称图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实现对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并结合学科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生逻辑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利用教学方式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