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策略

2020-12-07高鹏

魅力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激情师生关系科学

高鹏

(河北省怀来县东花园镇花园中心校,河北 怀来 07542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打破原来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去寻找一条适应科学学科学习的新路子,才能塑造高素质的人才。

一、注重非智力因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正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完成的。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师生关系和谐,教师的批评、提醒能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就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不但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善意的批评、提醒可能不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甚至导致师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放下架子,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为此,教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既“怕”你、又“不怕”你,“怕”主要体现在当学生犯错误时或者没完成任务时;“不怕”主要体现在当学生和你谈心或者争论问题时。

二、研读教材,做好充分准备

(一)准确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用教材教”并不意味着教学可以“任意施为”。它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熟练把握的基础上,是在充分理解编者意图的基础之上实施的。教学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知识背景和特点来进行教学。

(二)把握教材的内涵,扩展教学内容

例如《磁铁》一课中,教师在研读懂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的基础上,学生知道磁铁可以隔着一些物体吸铁后,设计一个装有水和一元硬币的塑料杯,让学生想办法在不打湿手的情况下,把一元硬币取出来。既巩固所学内容,又去尝试解决一些问题。

(三)教师应是课程的创生者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更应具有教研能力,具有课程设计的能力,特别是要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捕捉到学生感兴趣的物体或事件,及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这其实就是在创生课程。组织学生对这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和探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质疑、探疑、释疑。例如一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天空中的日食、汶川的地震、成灾的海藻……这些都是可以和课堂相联系。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用层层深入的问题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激情和体验中得到升华

(一)让激情涌动科学探究

如果没有激情投入,学生身动而情未动,不以成功喜,不以失败悲,岂不与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相去甚远?有一次我观摩了两节同样以探究为主的课,由于师生情感投入的分量不同,教学效果也是天壤之别。两位教师执教同一课题“灯泡亮了”,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组装电路的实验。第一节课,学生成功后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整个教室欢声雷动。第二节课,成功的学生只是小声地说了句:“咦,灯泡亮了!”虽是惊喜,却有更多的矜持。同样是实验成功,两班学生的表现大相径庭。第一节课的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受到感染,也充满了对探究的渴望、对成功的期待。实验成功时,师生共欢呼;出现问题时,师生同着急。而第二节课的教师理智有余,激情不足,学生完全没有了上节课中的“放肆”,正襟危坐,不敢越雷池半步,实验成功了也高兴,却仅仅是激起了“涟漪”。两节课,相同的成功带来的效果却不同的。

(二)让体验升华结束一节课

学生只要积极投入,就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欢乐,失败的懊恼;探究的渴望,合作的期待;甚至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恶等。这些体验连同所学知识,都是学生宝贵的财富。总结知识,我们习以为常;把体验升华,强化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让这种体验推动学生今后的学习,则是教师的高明之举。在观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好多老师在临近下课时,引导学生总结:“谈谈这节课你和同学合作交流的感受。”教师的指向很明确,不谈学到了哪些知识,只谈合作交流的感受。还有的教师让学生“给自己打个分” 。这些教师的做法抛却了“我学会了”“我知道了”等知识性的总结,让学生在回味中反思哪些细节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本节课的表现优点在哪里、不足在何处,等等,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并能使这种体验升华,这对今后的学习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的。

四、高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有没有发展

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学生在获得亲身体验后会形成诸多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教者无法用言语,用知识的范畴向学生传授。而通过亲身经历,他们感受到了成功后的喜悦,甚至那份挫折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而这所有的一切却不是只凭教师的语言学生所能感受得到或领会得了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发展,展示学生的多样性,而这些只有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才会发生。科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科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用科学,改善人们的生活。在这些例子中,学生的创新思维都可以得以很好地发挥。

总之,在科学课上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就是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研理论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与结果;关注学生对科学的情感与态度,只有这样才会有高效课堂的诞生!

猜你喜欢

激情师生关系科学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萌动的激情
后浪&前浪 艺术史上的师生关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