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建设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2020-12-07王卓

魅力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案成员核心

王卓

(河北省安新县北辛街小学,河北 安新 071600)

一、核心素养对小学科学的意义

(一)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育人要求

小学新课标指出:“学习科学这门学科,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能力的形成,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自然观,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动手活动的乐趣,多方位发展学生性格。”为了满足新课标的要求,科学的教学就必须基于核心素养。只有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科学学习中的任务,得到全面发展。

(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对小学生的教育,核心素养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文化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基础知识体系,用自己的思维代替教师的表达,培养自身的学科逻辑思维;自主发展要求学生对知识要有一定的拓展,不应满足于教师传输的知识,有能力将知识运用到生活或学习的实例中去;社会参与要求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响应社会活动。核心素养提出的每一项要求标准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当代的小学科学教育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能使学生获得探究科学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三)提升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科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探索精神的提升。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思想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势必会调整学习的态度,从而大幅度提升学科的学习质量。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开展策略

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能稳定快速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能使学生自主学习,在讨论中发展思维,学会合作思考。高效课堂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化,使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学习任务。但当前的科学高效课堂体系还不够完整,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较单一。下文将重点强调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方式。

(一)创设环节,提出问题

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基于一定的教学氛围。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更愿意在充满讨论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应对课本内容进行梳理,整理出适合上课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使学生积极响应课堂,配合教师的教学路线。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光》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引入光的传播原理、小孔成像等有讨论性的问题,让各小组成员展开激烈讨论,并在讨论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

(二)建立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高效课堂主要应以导学案规范教学流程。教师在教学时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导学案的制作上,制作出有效果、有水准的导学案。在制作导学案时,教师可集体制作,集中所有教师的智慧,使导学案呈现出最高水准。以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理与健康》为例,教师在制作导学案时可将饮食、保护器官、呼吸等课本内容作为任务划分给各个教师,划分清楚,各有分工。这样制作出的导学案才能满足课堂需求。

(三)加强学生学习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以小组为单位,教师的课堂活动也应以小组为核心。面对教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应竭尽全力,使小组讨论的成果呈现出最佳的效果。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的生长》为例,小组成员应合理分配任务,可安排两名成员对番茄种子发芽的情况进行记录。两名成员要分析记录表,其中一名成员综合结果,最后代表小组在班上做成果展示。任务分配能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帮助成员高效学习,使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案成员核心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名师学案·姜彬
乡愁导学案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