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0-12-07郝彦琴

魅力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生活化

郝彦琴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高于铺镇第二初级中学,河北 保定 072250)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新兴的教学策略开始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中就包括生活化教学策略。所谓生活化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将生活引入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探究初中生的兴趣,采取有效的方法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让学生具有学习兴趣

导入是课程教学的开始,对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状态有着较为大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能够因为生活而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以自主的姿态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从而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采用生活化课堂导入策略。如,在教授“合理利用网络”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便在课堂导入环节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上网吗?”学生纷纷表示喜欢。笔者接着问:“那么请你们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网络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学生根据笔者布置的任务进行了积极的想象,然后进行了回答。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于是笔者对学生说:“我相信你们一定想要在上网的时候规避风险,最大化的发挥网络的优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便能够了解到合理利用网络的策略。”这样的导入,让笔者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入了本课知识的学习中。因为生活化的导入,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所以愿意以自主的姿态进行知识的学习。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注重生活化的导入,从而保证学生的兴趣更高,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课堂内容生活化,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上的内容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想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那就应该在具体的教学中引入生活,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并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更高。

笔者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会引入生活化的内容。在教授“维护秩序”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便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这些图片所显示的内容都是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人们不遵守秩序的事件,如排队的时候随意地加塞、刻意破坏公共物品、在地铁内吃韭菜馅饼等等。在展示完图片后,笔者便会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说一说不遵守生活秩序而带给自己的困扰。因为笔者所展示的图片已经创设了一定的情境,所以学生愿意积极的进行诉说。在学生诉说完后,笔者便会向学生讲授遵守秩序的重要性以及使学生了解所需要遵守和维护的秩序有哪些。在笔者的生活引入下,学生认真的进行了课堂听讲并积极的回答了笔者的问题,从而使笔者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总之,将生活引入课堂中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采用的有效教学策略,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具有良好效果,教师的教学具有更高效率。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忽视课后作业这一环节,其实有效的课后作业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所学习的知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注重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如,在设计“关爱他人”这一课的课后作业时,笔者就将生活引入了作业中,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实践。笔者会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个小组设计出一个关爱他人的活动。在学生设计完活动后,笔者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的时候完成所设计的关爱他人的活动。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效的完成课后作业,笔者会让学生上交与之相关的活动图片和活动感悟。因为笔者所设计的活动十分的有意义,所以学生愿意积极的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让学生了解了关爱他人的意义,使学生能够与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应该忽视课后作业设计这一环节,通过设计较为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使学生更好的记忆和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综上,教师的教学策略需要跟随教育的发展而改变,在当下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有必要探究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跟随时代发展潮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融入自己的教學活动中,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生活化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