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里,那些可敬的人

2020-12-07杨艳川

壹读 2020年3期
关键词:敬礼关卡垃圾桶

◆杨艳川

如果,能剪去一段时光,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想把这段灰暗的疫情时光剪去,再不用去缅怀。

——题记

来自春天的敬礼

昔日热闹的小城,被突如其来的魔鬼一吓,行人车辆全躲起来了,街道变得异常寂静。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此时那些大城市大概也冷冷清清!

纤细的盘山公路,连接着川滇,像一条沉睡的蟒蛇!关卡,把蛇拦腰斩断!公安民警、医务人员和干部,值守在关卡旁,站成几棵松,每次向关卡驶来一辆车,每次向关卡走来一个人,公安民警就敬礼,示意停下来,登记,测体温,消毒,发放宣传资料,做得一丝不苟。

没有问题,放行通过。公安民警再次对着远去的车和人举起手臂,敬礼。

他们的每一个敬礼,坚强有力,如一把利剑,斩杀了病毒的阴谋,阻止了它们罪恶的道路;他们的每一个敬礼,亲切温馨,如家人的一声呼唤,守护一个个生命的健康。

年近花甲的邱警官,停下医院的治疗直接冲到一线,坚持值夜班,全天在竹地关卡值守。领导同事怕他带病工作累垮身体,毕竟是临近退休的老同志,劝他,“这个卡点就安排年轻的去吧,你就在所里办公室负责处理一下日常事务就行!”

“没事儿,既然全国都摊上这么大的事,我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办公室!”邱警官说。

“那就不要值夜班了!”领导同事试探着与他商量。

“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大灾大难面前怎能退缩,怎能搞特殊,我要和其他兄弟一样。”这个倔老头说话态度强硬得很。民警们拗不过他的坚持,只能遵从他的意思,让他和其他年轻民警一样到竹地卡口进行值守。

这个关卡车流量比较大,邱警官和其他人一样忙碌着,拦截车辆,问询身份、耐心劝返。邱警官坚持着,坚守着,一站,便是一个一个早上;一站,便是一个下午;一站,便是一个晚上,有时连坐下来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我们仿佛看到,春日里夕阳下,这个敬礼的动作,比舞姿更加优美。

菜市场的灯光

中午,家里就打电话来说,生活必需品没有了,需要买些米和方便面回去。恰好这天单位事情多,忙完手头的工作,已是八点半,天擦黑了,走出单位,街道静悄悄的,走了好几条街道,去了好几家超市,都已经关门,小卖部早已停业。想着家中弹尽粮绝,快要断炊,若是什么也买不到,家人焦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经过菜市场时,看见一处灯还亮着,走近了,发现一家粮油杂货铺居然还开着,微胖的老板娘正在店铺里清理货物。

我问老板娘还卖不卖东西,她说卖。我有些欣喜,想不到今晚在这里还能买到东西,心想就是贵几块钱也乐意买,人家守铺子到现在也不容易,更何况这么冷的天,又是一个女人。

我说,这么晚了,辛苦了!

她说,习惯了!说着给我介绍几种牌子的米让我挑。

她没有涨价,还是按平日的价钱卖给我,收了钱,又帮忙把米搭在我的肩上。

临走的时候,我问老板娘,什么时候关门?老板娘说,“再等等吧,等一等那些像你一样,白天上班,没时间购物的人。这时候,买不到吃的,家里得多操心!”

我使劲点点头,心底涌上一股暖流。

我扛着大米,走出去很远,回头看到黑暗中灯光依旧亮着,那灯光泻在空中,很亮很温暖。我想,这个夜也未必那么恐惧,当你往前走,也许还有一盏灯为你亮着。

爱心生活物资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监测点的人默默地在一线忙碌着,有时连坐下来喝一口水都顾不上,三餐就靠泡一桶方便面就潦草打发。

和军的家,离监测点不远,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在外务工,不久前刚返乡回来过年。现在正是全家团圆的春节,监测点执勤人员却离开家人,舍小家顾大家,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地工作,为大家负重前行,保护大家的健康。

于是和军与家人商量,给他们送些大米、火腿、蔬菜、水果,让他们更好地工作。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你们这样的人,我们普通老百姓才能在疫情蔓延期间在家里过个安心年,这些东西都是平时自家种的养的,很生态很健康,请你们一定要收下!”捐赠这些生活物资时和军这样说。

对于家庭并不富裕的和军,捐出的这些生活物资的价值,抵得上他在外打工半个多月的工资,也够他一家人吃上好几个星期。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面对老百姓这份心意,执勤人员盛情难却,只好收下。立春之前,山野里有些花竟悄悄地开了。执勤人员心里暖暖的,只希望这疫情早些结束。

口罩

走在大街上,人人都戴着口罩,全副武装,你能看见对方露着一双眼,却很难认清对方是谁。小区里,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一只猫,越过草地,夹着尾巴快速钻入竹林,生怕被别人看见。

拐角处,一个孩子蹲在地上耷拉着脑袋啜泣,旁边站着一个背着背篓的女人。

女人要带孩子到超市买她喜欢吃的东西,让她带上口罩,孩子坚决不戴,她听大人们说街上药店的口罩都卖光了,家里这几个口罩是亲戚帮忙从小贩手里高价买的。

她想把这口罩节省下来,开学后留给数学老师。

她们的数学老师去年刚做了个手术,还欠下了一大笔医药费,老师上课肯定要戴口罩,不然一不小心又被感染了。她不想让数学老师再生病,生病他就会欠更多的钱。

女人怎肯让女儿冒感染的风险,一定要让女儿将口罩戴上,才肯出门。孩子急得蹲在地上不起来,女人吼她,她被吓哭了。

双方僵持了一段时间,屋里的男人出来对女人说,就让孩子留着吧,你一个人去,孩子想吃什么你买回来不就行了!然后他蹲下去哄孩子,让她把口罩好好保管起来,开学后给老师。孩子破涕为笑,用小手擦去脸上的泪珠,站起来跟着爸爸高高兴兴地回屋去了。

我相信,一颗从小被爱浇灌和呵护的心灵,长大后一定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无限温暖。

黎明前的清洁工

小区的人还在沉浸在美梦之中,这个瘦小的女人就忙开了。她是小区的清洁工,她负责把小区内各个单元的垃圾收集起来,然后装上垃圾车,运出去。每天大家出门上班,她也就开始工作了,她一边将垃圾桶里的垃圾倒出来,然后把矿泉水瓶子拣出,装在一个大塑料袋里,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有人初步估计,她一天能捡至少百八十个矿泉水瓶,一个月能卖个四五百块钱。她大白天,顶着烈日的都在小区转悠,这儿看看,那处翻翻,生怕遗漏一个,生怕别人抢了她的“生意”。

疫情到了攻坚期,手机电视上各级政府都倡导居家防控,除了上班,各家各户出门买菜的都要派出体质好的代表,并且必须戴上口罩,回来后扔掉一次性口罩。

似乎她这几天要比以前早,比以前忙碌了。黎明之前,昏暗的路灯无法让她看清楚垃圾桶里的东西,她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拿着火钳伸到垃圾桶里去扒,棍子碰到铁垃圾桶,发出咚咚的声响。

她拖动垃圾桶、火钳触碰到垃圾桶的声响,吵醒了临近的住户,有人说,真是要钱不要命了,天这么黑这么冷,谁会跟她抢“生意”。有人受不了,反映到物管办公室那里,物管领导对她说,可以晚一点去清理,反正垃圾车9 点才到。她说,她想在天亮前清理好小区的卫生,在新的一天让大家看到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看到一份希望。

有人发现,她白天仍然提着袋子,在小区里转悠,一手拿着袋子,一手拿着火钳。她不仅把矿泉水瓶拣出来,还把废弃的口罩从垃圾桶里拣出来,放在另一个塑料袋子里,小心翼翼地扎紧袋子。

尽管小区设置了专门的废弃口罩垃圾桶,但依旧有人外出回来随意丢弃口罩。

当她一次又一次将垃圾桶里的口罩夹出来,放进塑料袋的时候,大家发现,她瘦小的身躯突然变得高大起来。

傅雷家书

春节期间侄儿说寒假老师安排要阅读几本课外书,于是我们几个人出动,去书店买。受疫情影响,小城仅有的几家书店大多关门,仅有城边的一家小书屋还开着,按照书单,书店老板找了半天,基本都找到了,就是找不到《傅雷家书》。侄儿着急,说老师布置阅读完还要让同学们写读后感呢。书店老板无奈地摇摇头,这种情况我们也无能为力。

回到家,思来想去,一致认为只能从网上淘宝订购了。像这种情况,即便店家发货估计十天半月也送不了,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返岗一个星期,早出晚归全身心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几乎把这件事忘了。昨天中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听声音是一个小伙子,说大哥你的包裹到了,你不用亲自来站点取了,你在什么地方,我给你送过去。

我说,现在有点忙,就帮忙放在保卫室吧。

对方说好的。

到了傍晚,小伙子又打来一个电话,问我有没有取到?我说,取了,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呢!

他说,那就好!

我说,谢谢,辛苦了!

电话那端,小伙子呵呵地笑着。全县实施网格化管理,大家都居家防控,总得有人在服务吧,小伙说,怕耽误了事,大年初二就回来上班了。

这快递小哥,再次让我们心暖暖的。

回到家,拆开包裹,《傅雷家书》印刷很精美,散发着一股油墨的清香。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突然从脑海中闪现出来。翻开扉页,感觉特别亲切。

猜你喜欢

敬礼关卡垃圾桶
本期主题
——五月,是诗的样子!
垃圾桶等
谁最厉害?
党旗,向你敬礼!
飞进垃圾桶
疯狂冒险岛
基于STM32的懒人垃圾桶
敬礼
时空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