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档案展览讲好中国故事
——青岛市档案馆赴外举办展览的启示

2020-12-07张晔

山东档案 2020年5期
关键词:国家档案馆展板档案馆

文·张晔

(作者单位:青岛市档案馆)

2019年9月,青岛市档案馆组团赴德国曼海姆市举办《双城记——青岛、曼海姆市民生活的过去与现在》展览,此展览是青岛市、曼海姆市友好城市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文版展览于9月6号在德国曼海姆市档案馆开展,中文版展览于9月25日在青岛市档案馆开展,展览在德国曼海姆和中国青岛引起广泛反响,取得较好宣传效果。1992—1995年任中国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的克劳斯·施拉普钠等德国知名人士参加开幕式。德国《曼海姆早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追踪报道,认为:“展览是‘非常奇妙的想法,可以使两种文化靠近’,这样的展览在德国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

2014年8月,按照青岛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青岛市档案馆与德国曼海姆市档案馆正式结为友好馆。2017年9月,双方签订合作举办《双城记——青岛、曼海姆市民生活的过去与今天》展览意向书,拟于2019年举行城市互展。展览内容分为“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城市与人的全面发展”两大部分,主要展示两个城市过去与现在有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变迁,目的是让双方了解东西方市民生活的差异及历史文化渊源,增进两市的了解和友谊。

赴外期间,应工作需要,团组人员还赴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荷兰国家档案馆参观学习展览经验,与负责展览的同行进行深入交流,感悟颇深、收获颇多。

一、展览策划——选取典型案例

展览策划简称策展,对于展览来说,策展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展览思路、框架等重要因素,可以说策展决定着一个展览的灵魂和骨架。

德国同行策展的思路非常开阔,不再将展览局限于看图说事、一图一说或多图一事,而是将展览置于整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对展览涉及到的大量历史事实进行总结提炼,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重点展示,点、线、面三者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收到了以微小窥全局的效果。

因空间有限,《双城记——青岛、曼海姆市民生活的过去与现在》展览最后确定每部分体量为5块高2米、宽1米的展板,整个展览共40块展板。为突出对比性,每块展板一分为二,一半是曼海姆的内容,另一半是青岛的内容,德文版展览中,青岛的内容位于展板上面,曼海姆的内容放于展板下面,中文版展览则反之。对展览工作人员来说,如何在20块展板中充分展现曼海姆市400多年的历史、青岛100多年的历史,并且要形成有效的对比是一个难题。

面对挑战,曼海姆市同行充分挖掘曼海姆的城市历史,对城市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的总结提炼得非常到位,精心挑选典型案例。如在衣食住行的“行”这部分中,选择自行车、奔驰汽车、拖拉机、飞艇作为典型案例,这四种交通工具都诞生于曼海姆,不仅为曼海姆赢得了“发明家城市”的声誉,而且也是曼海姆交通发展历史的写照,通过这四种交通工具来反映曼海姆交通的变迁史,既准确又生动。

荷兰国家档案馆的展览知名度非常高,最负盛名的展览——《记忆宫殿》,这是档案界唯一获得联合国国际大奖的展览。百闻不如一见,这次去荷兰国家档案馆,确实是大开眼界。可以说,荷兰国家档案馆的展览在选取典型案例方面更是精益求精。荷兰国家档案馆馆藏资源丰富,其中档案排架长度135公里,照片1500万张,地图30万张,电子档案1.2PB(1PB=1000TB)。面对如此丰富的馆藏资源,荷兰同行在策展时,要求必须选取典型案例,并制定了比较严格的选取标准:一是案例代表荷兰不同的历史时期;二是案例代表不同的馆藏资源;三是案例能反映世界、欧洲或荷兰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四是案例能够与当前现实相呼应。可想而知,经过这么严格挑选的典型案例肯定更加立体且有说服力。荷兰国家档案馆的档案珍品展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档案珍品展面积600平方米,展出了荷兰历史上最珍贵的15件展品,其中包括荷兰的独立宣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发展路线地图、2016年荷兰女王与其儿子交接皇位时的照片、手谕等等,这些事件都是对荷兰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事件,反映了荷兰王国的兴衰变迁。

二、展览史料收集——无所不能、应有尽有

如果说策展决定了展览的“头脑”和“骨架”,展览内容则是展览的“肌肉”,没有丰富“肌肉”的“骨架”肯定是不好看的。展览内容首先涉及到展览的史料收集工作,在这方面,德国同行可以说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有。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拟于今年推出一个关于青岛的展览,为了做好这个展览,他们已经进行了长达3年的史料收集工作,收集了大量有关青岛的东西,包括档案、地图、照片、实物、模型,约有几万件,应有尽有,堪称有关青岛历史的博物馆,非常震撼。

德国奥尔登堡市中德友好协会由热爱中国文化的裴琳夫妇负责运营,虽然只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影响力却不可小觑。2019年9月19日,该协会在奥尔登堡市图书馆举办了一个有关青岛的展览,展品丰富、布展精良,影响很好,已经成为奥尔登堡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为了做好这个展览,裴琳夫妇在全德国发布“英雄帖”,号召全德国的青岛后裔捐赠有关青岛的档案、资料、照片、实物等等,成效非常明显,裴琳女士自己坦言,她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给她寄来资料、照片,在她家中,德国各地寄来的有关青岛的档案资料堆了几大箱子,非常可观。为了做好这个展览,裴琳夫妇还专门聘请了一位在奥尔登堡留学的青岛小伙作为翻译和助手,工作力度可见一斑。正是凭借如此丰富的史料和扎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奥尔登堡市中德友好协会的展览才会如此成功。德国同行这种对史料的深入挖掘、穷尽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三、展览内容——善于讲故事

德国同行善于通过展览讲故事,通过一个个的故事来反映城市的历史变迁,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双城记——青岛与曼海姆市民生活的过去与现在》展览为我们讲述了几个人的故事。19世纪80年代,约瑟夫·安东·西青尔是曼海姆文理中学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他看到了德国中小学教育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经过诸多努力,他于1885年制定了曼海姆市中小学教育方案,延续至今,是今天德国三段式中小学系统的前身,约瑟夫·安东·西青尔也由此成为德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19世纪80年代,莱斯家族是曼海姆当地的名门望族,他家的访客留言簿不仅囊括了当时曼海姆上层社会的名流,而且还有德国其他地方的上层人士,政治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在这里进行活跃的思想交流,在她们的推动下,1900年曼海姆音乐学院成立,为曼海姆城市艺术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人物故事,使我们对曼海姆历史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加明晰。

荷兰国家档案馆的同行在向我们介绍展览情况时,反复强调他们对自身定位是“storyteller”即故事讲述者,可见在她们看来,用展览讲故事的重要性。2015—2016年,荷兰国家档案馆曾举办过《威廉姆一世国王的24小时》展览,反响很好。威廉姆一世国王是荷兰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国王,在位时间为1814—1840年,为实现荷兰的崛起,他非常勤奋,据说不吃不睡,一天工作24个小时。如何通过展览来展现威廉姆国王一生的丰功伟绩,荷兰国家档案馆的同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视角,他们没有从国家的层面入手,而是从国王的日常生活入手,着重展现威廉姆一世作为国王,他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他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以小见大,非常生动具体,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四、展览布展——巧妙精致

在布展方面,德国同行的布展灵活多变,充分考虑展览主题、展件及展厅的实际情况,注重个性的发挥。此次《双城记》展览曼海姆档案馆展厅约300平方米,布展非常灵活,有的展件是挂在墙上,有的是用易拉宝立在地下,有的主题的展件独立成一个扇形,有的主题的展件则分散在墙上和地上,有的主题还配有实物展柜,在体育这部分,专门配置展柜,展出克劳斯·施拉普纳教练1980—1987年执教曼海姆球队时的球衣。食品部分也设置了实物展柜,展出一些20世纪初中国的瓷器,据曼海姆档案馆负责此次展览的同行介绍,这些瓷器是从曼海姆市博物馆借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介绍。

相比之下,荷兰国家档案馆的展览布展更注重艺术品位,整体来看,荷兰国家档案馆的展览设计风格时尚典雅,展览图片逼真生动,展板制作美观精良,每一个展件都堪称艺术品,参观荷兰国家档案馆的展览就像是在去艺术画廊看一场画展,处处透露出艺术的气息、历史的厚重和制作者的独具匠心。该馆有一个专门面向学生的展厅,整个空间布置得非常梦幻,感觉像进入了一个迷宫,里面有各色的光彩和装满小卡片的盒子,墙上投影仪会播放相关活动内容,提出各种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孩子们思考结束后,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提示去相应的区域里寻找答案,实现寓学与乐,寓教与乐,充分考虑到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天性,引导孩子去探索。

在以后的展览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吸收借鉴此次合作办展和学习考察的收获,加大档案信息开发力度,做出有特色、有内容、有故事、有品位的档案展览,努力用档案展览讲好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国家档案馆展板档案馆
太原市档案馆牵手百年胡氏荣茶共寻文化脉络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英国国家档案馆启动“档案年:2018”项目
法国国家档案馆和乔治亚·蓬皮社研究所签署合作协议
社会发展、理念转变与机构变革: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建立的过程及推动因素探析
国家档案馆电子化公共服务能力比较研究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