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院校多元化生源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20-12-06齐莉杰

卷宗 2020年26期
关键词:分级教学公共英语高职高专

齐莉杰

摘 要:在国家政策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高职高专自主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因此生源也越来越多元化。在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成分多元化、基础差异化、需求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实施分级教学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为满足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选择,实现全体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共英语;分级教学;高职高专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89

1 时代背景

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多样化趋势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10年,高职院校的招生改革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有明确表述: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除了统招生外,还有单独招生、对口单招、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政策。2019年4月,教育部又新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与普通高校本科考试分离,重点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逐步形成省级政府为主统筹管理,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多元录取、社会有效监督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此外,国际还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种类不断丰富,更多的人有机会能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同时也造成了入学学生基础差异较大,传统教学模式受到剧烈冲击,因此探索和研究多元化生源的培养模式势也迫在眉睫。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公共英语教学如何应对多元化生源的问题研究更是不可或缺,迫切需要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公共英语学习现状

长期以来,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学习就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一方面,一部分学生极度渴望学好英语,这类学生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比如专升本或通过四六级考试;而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初、高中英语基础较差,到大学没有了升学压力,完全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会宣称“英语无用论”,这使得老师上课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长此以往,往往造成优秀的学生“吃不饱”,差生“咽不了”,中间一部分学生往往随大流,学习规划不清晰,效率不高。

自主招生工作的推进,各类学生汇集到一起,入学前英语成绩差距较大,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使得英语教学技巧难度系数加大。如果还用传统模式教学上课,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内容和统一的考核方式,必然打击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又面临各种诱惑,新时代更需要英语教师去探索更多彩的教学内容、更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

3 分级教学探索

高职大学英语分层分类教学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心理倾向、学习基础、智力水平、潜能,根据英语学科的知识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多层次多类别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同的补救措施,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从而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在他们自己可接受的水平上都能学有所得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分层分类教学的目的是实施学生有选择无淘汰,促进全体学生都能自主地在这一学科现有学力基础上获得稳步提升,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

分级教学符合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使教学真正以学生为出发点;在生源多元化的背景下,极少数院校的某些院系已开展分层次教学的试点探索,有相关成果可以借鉴;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着多样化需求,分级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基础和不同学习能力同学的需要。

分级教学思想和模型拓展深化了高职大学英语的理论研究。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学生需求的英语课程教学体系,减少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利于促进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优化,改善当前高职英语内容重复、高耗低效现象,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与语言应用能力,开拓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学习的快乐;让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进而满足国家对大量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大众化的教育目标。

4 实施办法

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推选不同的学习材料、学习软件、布置不同形式和类别的作业、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

1)改革分班模式。过去的公共英语教学一直是按专业分班,一般是同专业的两到三个大班合在一起,或者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班上课,人员一般在70至100人之间,学生人数多,不好管理。分级教学打破按专业分班模式,提倡按英语水平等级分班.新生入学后统一对英语水平重新组织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是最秀优秀的学生,B级是中等层次的学生,C级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根据每学期的表现,三个等级的学生可以流动,差生只要努力学习,可以晋级到更高层次的班级,反之,优秀的学生不努力学习,也要下沉到低层次的班级。这种分级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竞争意识,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改革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英语水平高低,用相同的教材,这样限制了优秀学生的求知欲,也会打压英语水平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约束了教师的创新欲。分级教学会根据学生水平等级,采用不同教材,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对于A级优秀的学生,可以采用本科教材,鼓励参加四六级考试,加大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方位训练,并选拔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比赛,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潜能;对于B级中等水平的学生,采用高职高专教材,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着重实用能力的培养;对于C级差生,可以选用简单的中专类英语教材,着重激发学习兴趣,夯实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或“雨课堂”,针对不同级别学生,从单词、文本、听力各方面拓展不同学习内容。很多学校已实现校园网全覆盖,这给公共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改革教学考核办法。传统英语教学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这样会导致如下问题:如果考察标准太简单,则无法有效筛选真正优秀的学生;如果考核标准过高,又会打击基礎不好,努力上进的学生。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不同的考试评价机制,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事实上,有些院校的不同学科已开展了分层分级教学实验,部分院校已经率先开展了公共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学术研究成果,如国防科技大学的英语分级分层改革:《英语分级分层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刘晶、燕丽勤、况守忠);广州医科大学医科大学英语本科分级分层教学实践探索——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广州医科大学学报》(马洪莉),还有部分院校开展了分级分层教学培训。

5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分级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如何进行分级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今后具体实践中也会存在各种问题,但是要不忘初心,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有的放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认真地做好这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校学生整体大学英语水平,并培养更多优秀和拔尖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提高学校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彩萍.多层次生源背景下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实证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2]董小红.高职公共英语分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3]鲁燕.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探究[D].湖南农业大2015.

猜你喜欢

分级教学公共英语高职高专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完善钢琴分级教学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构建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