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艺术教育装上美丽的翅膀

2020-12-06吴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4期

吴芳

【摘要】舞蹈作为小学艺术教学中的一部分,起着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把岭南舞蹈文化渗透在美育之中,使小学生不断领悟岭南本土文化的魅力。各校舞蹈团积极参与区、市级活动与赛事,并获得一定的成效,对岭南传统元素的舞蹈作品也有较多的创作,如广外附小的原创作品《嬉龙舟》、钱鼓题材的《奶奶的鼓》等,舞蹈团作为一个集体传递声音的媒介,对于传承和传播有着它的独特的意义和影响力。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艺术教育方面的开展现状,尝试将岭南舞蹈融入到日常的小学艺术教育之中,以期构建个性化的拥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艺术教育。

【关键词】岭南舞蹈;小学艺术教育;传承与实践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推进,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及较多,对于小学艺术教育来说,不能凭空开展,而是可以结合民间音乐的一些特色,加以融入开展,以期构建有效的艺术教育内容体系。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结合当前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内容,我总结了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小学音乐学科教学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家长、教师以及学生都将主要的注意力和精力,投注于语数外这样的重点学科,对于音乐学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音乐学科教学一直以来都比较被忽视;二是小学生在参与音乐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被动。不少学生都是在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下参与学习,自身的积极性、自主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三是小学生虽然对音乐学科的兴趣比较高,但是投入比较少。不少学生提及音乐,都表示非常感兴趣,但是兴趣虽然有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却并不多。

二、舞蹈融入小学音乐的优点

舞蹈与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一直以来,结合音乐学科教学,多数教师都是没有将舞蹈充分融入到音乐学科教学之中,而是将合唱、识谱作为音乐学科教学的重点内容。其实舞蹈教学应该加以重视,将舞蹈融入小学音乐,有着多个方面的优点,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结合舞蹈开展音乐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结合音乐学科教学的开展,融入舞蹈有助于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经常引用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普遍学生来说,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结合舞蹈开展音乐教学,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将舞蹈融入、渗透音乐学科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音乐学科学习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再次,音乐是一门关于情感表达的学科,舞蹈融入音乐学科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进而构建更为有效、有益的音乐学科教学课堂。

三、岭南舞蹈融入小学艺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我国古代教育大家朱熹曾经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结合音乐学科教学来说,能否源源不断激活学生的兴趣和能动性,才能我们开展音乐学科教学的重点依据。将岭南舞蹈元素融入艺术教育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开展。

1.兴趣为前提,呈现岭南舞蹈个性美

结合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参与学习的第一要义,也是最主要的因素。在岭南舞蹈的融入开展中,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形式加以开展,比如采用引导性语言。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想象力,在课堂中急中生智,编几个儿歌来帮助学生练习,如可以把难记的舞蹈动作,通过编成一个小故事来牢记动作的顺序,一边练习,一边让学生一起讲故事,不仅让学生学会语言表达,还运用想象力,记熟舞蹈动作;比如语言表扬。表扬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如“我看谁的本领最大”“哪一组排得最整齐”“这位小朋友回答很正确,反应很快,老师很喜欢!”等这些简短、肯定、鼓励性的语言,激发了她们的上进心。

2.课程为引导,呈现岭南舞蹈的丰富性

课程是吸引学生最根本的内容,如果课程不精彩,我们的课程教学高效成效也就无从谈起。在教学内容方面,融入岭南舞蹈是为了选择新奇有趣的素材,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较强的时期,他们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兴趣,教师将岭南舞蹈编入音乐课程时就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是否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开展有效的岭南舞蹈的音乐设计和动作设计。比如我国每年都会有岭南舞蹈大赛。在今年的疫情期間,学校停学停课,为了让学生在疫情期间的线上课程丰富多彩,我在线上课程播放了不少岭南舞蹈大赛的视频,让学生能够在视频观看中切身体会到家乡风情特色的岭南舞蹈,以及其热情洋溢的风情。

3.审美为导向,呈现岭南舞蹈的思维性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适当地提升舞蹈能力的培养。儿童时期的舞蹈学习,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对于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艺术审美欣赏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价值。过去,我们总习惯于把整个“成品舞”教给学生,即在向学生讲解、示范后便让学生反复练习。这种为了完成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学习的教学方法,在短期内效果不错,但是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也限制了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此,我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坚持“教”是为了最终“不教”的目的,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自由探索。

在岭南舞蹈的融入教学中,教师如何积极有效为学生构建有效的课堂,这是关键。比如我曾经播放岭南舞《送嫁》《情系跳棚》,引导学生体会色彩、声音、线条、形状的一致和反复,体会出单纯、整齐的美,也能给人一种节奏和秩序的审美感受。比如我曾经引导学生欣赏《舞老爷》《雷公佑红土》,引导学生在舞蹈的观赏中,体会到舞蹈作品中所运用的对称之美,对称给人以安宁、稳定的审美感受,而均衡则给人在安定中又具有一定自由、灵活的愉悦的感受。比如我曾经带领学生欣赏岭南舞蹈《醉龙》《英哥哥此茶红妹妹香》,学生可以在岭南舞蹈作品中体会到独具特色的岭南地域精神和文化风貌。通过一些经典舞蹈曲目的融入开展,引导学生从小就能感知岭南舞蹈文化的独特艺术特色,能够在独特的艺术特色中不断开拓自身的审美领域,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

岭南舞蹈运用音乐课程,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我想这是重视当地民间文化的一种回归,更是对地域民俗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结合当前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学科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教学能动性等方面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实践,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发现教师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必须始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石钧尹.“互联网+”视域下岭南舞蹈文化校园传承和发展[J].大观,2020.

[2]郭轩.试论岭南民俗舞蹈文化的呈现与传承[J].中外交流,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