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品的形式功能及传承意义

2020-12-06张晓丽黑河学院

艺术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鄂伦春族手镯制品

□张晓丽 黑河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品具有突出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流域文明的艺术特征,对推进中俄两国跨境民族的桦树皮艺术、传播与交流黑龙江流域游猎渔捞文明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一、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品的形式功能

桦树皮作用很大,用途很广。桦树皮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如今我们仍能见到一些鄂伦春族妇女制作桦树皮制品,但这项工艺正面临失传。如今这些掌握桦树皮制作的人被称为能工巧匠或民间艺人。这是由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出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桦树皮制品所产生的桦树皮文化证明了这种不同地域、相同文化存在的可能性,也体现了桦树皮制品的功能。

(一)寄托情感,情侣之间的信物

鄂伦春族的桦树皮制品是一些年轻情侣互相交换的爱情信物,用来表达他们的爱意。在黑龙江流域呼玛县白银纳乡的鄂伦春族中,成年的年轻女孩会制作桦树皮烟盒,年轻的男孩会制作桦树皮手镯。如果男孩遇到喜欢的女孩,他就会连夜赶制一个桦树皮镯子,然后涂上最适合姑娘的颜色,最后将亲手做的桦树皮手镯送给喜欢的女孩,表达对姑娘的爱意。男孩做的桦树皮手镯越是精致漂亮,就代表男孩对女孩的爱意越浓。当别人看到女孩戴上了桦树皮手镯时,就会明白这位姑娘已经有了心上人。同样,年轻的女孩遇到心仪的男孩也会送给他亲手做的桦树皮烟盒,表示彼此互相牵挂。这种年轻男女互相送信物的传统是鄂伦春族纯朴的民族传统习俗。

在恋爱结婚的整个过程中,男孩要送女孩一对桦树皮手镯,寓意成双成对,这对桦树皮手镯一个在婚前赠送,视为定情之物,一个在结婚当日赠送,代表男孩彻底钟爱于女孩。生过孩子或者失去配偶的鄂伦春族妇女很少佩戴桦树皮手镯,她们多认为佩戴桦树皮手镯是年轻男女间的定情之物,对于年长的她们来说,只有到了逢年过节或者纪念日时才会拿出来佩戴,因为这些饰物非常珍贵,在她们心中,爱情是永恒的,她们非常珍惜,要把这些饰物放在最珍贵的地方,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一直深藏。

鄂伦春族还有一个习俗,在男孩和女孩定好结婚的日期后,这对新人要一起去相识的地方,男孩需要佩戴女孩亲手做的桦树皮烟盒,女孩戴上男孩为自己亲手做的桦树皮手镯,寓意着把爱深藏在对方的心里。然后两个人一起生活,同吃一碗肉,共用一副碗筷,彼此不再分离。通过互相馈赠定情之物的行为可以看出鄂伦春族人们对情感的重视,对感情的专一,鄂伦春族是一个温和内敛的民族。

(二)陪嫁之物,寓意美好

桦树皮罐子、桦树皮筒子、桦树皮箱子等桦树皮制品是鄂伦春族桦树皮制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民族标志物品。这些桦树皮箱子作为姑娘的陪嫁品,是娘家人对女儿美好生活的祝愿,寄托了家人对女儿出嫁时的恋恋不舍和对女儿的思念。在鄂伦春族人看来,桦树皮箱子是最珍贵的陪嫁之物。

出嫁的女儿将陪嫁的桦树皮箱子带到婆婆家,是娘家人希望女儿女婿早生贵子。总而言之,无论姑娘陪嫁的物品贵重与否,价值的大小与否,对鄂伦春族人来说都是最为珍贵的。所以当姑娘出嫁时带走这些陪嫁的桦树皮箱子后,她们会好好地保管这些桦树皮箱子,基本不会借给别人使用,只用来装自家的物品,这也体现出姑娘对娘家人一片关爱的珍惜。

二、鄂伦春族桦树皮工艺品的传承意义

鄂伦春族曾是我国典型的渔猎民族,桦树皮文化与鄂伦春族的生产、生活及文化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包括桦树皮文化在内的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我们应审视鄂伦春族原生态文化和艺术形式,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展现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交融,展示桦树皮艺术的独特魅力,突出地域文化特征和流域文明的艺术特征,传播与交流黑龙江流域游猎渔捞文明,挖掘鄂伦春族桦树皮制品工艺研究的艺术价值。这对发展黑龙江流域世居民族的艺术文化和现代艺术具有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对中俄边境地带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发生地的人地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当下中俄经贸合作在地域民族文化与艺术中具有积极作用。挖掘鄂伦春族桦树皮制品工艺研究的艺术价值,充分理解这一艺术传承的森林文化特质。

猜你喜欢

鄂伦春族手镯制品
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手镯能减肥
粮油制品检验工作的思考分析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失踪的手镯
设计感手镯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族乡乡长张慧: 擦亮鄂伦春文化生态橱窗
鄂伦春族民族精神的思想源泉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