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宣教可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

2020-12-05聪,刘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资料

张 聪,刘 业

(1.解放军总医院京西医疗区综合内科,北京 100144;2.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北京 100142)

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发病率居全球首位,是30%患者的死亡原因[1]。二级预防主要包括控制危险因素,维持规范治疗,从生活习惯、治疗方案、心理状态等方面改善患者症状及远期预后。然而冠心病二级预防在我国的推行效果并不显著[2],本文研究影响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的因素及其对策,为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就诊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WHO颁布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并排除主动脉瓣病变、既往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提示≥70%冠脉狭窄[3]。(2)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3)接受药物治疗半年以上。(4)意识清楚,能进行言语沟通,无认知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或器质性病变者。(2)未签署知情同意,不能配合研究调查者。

1.2 方法

首先进行分组,若患者能够遵医嘱,坚持依照二级预防方案服药,则纳入依从组。若患者随意停药、换药、不按时服药则纳入非依从组[4]。对患者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筛选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再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独立因素。

1.3 观察指标

基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教育水平、家庭支持、收入状况、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用药方案、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复诊条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X2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依从组患者18例,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4.28±5.79)岁,病程(2.26±1.37)年。非依从组患者52例,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90±4.83)岁,病程(2.57±1.9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

2组患者受教育水平、家庭支持、收入状况、相关知识了解、用药方案、医疗付费方式、复诊条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 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支持、医疗付费方式均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家庭支持、医疗付费方式均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家庭支持均可以通过门诊宣教进行改善。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病情、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风险,由于二级预防的核心内容除服药外,还包括优化生活方式,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管理能力是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宣教过程中,应充分告知患者二级预防的重要性,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背景等各有不同,有必要结合患者实际认知能力,选择最为恰当的教育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二级预防的目标,强调终身治疗的必要性。

4 小 结

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家庭支持均能显著影响患者坚持二级预防的依从性,许多冠心病患者未能坚持服药、改善生活方式的原因在于对疾病认知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健康管理观念。对门诊患者进行宣教工作,有助于提高家庭支持,提升疾病认知,改善患者坚持二级预防的依从性。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资料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服药不能猛仰头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