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20-12-0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营养液颅脑血清

夏 薛

(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苏州 215500)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无法独自进食,需要进行专门护理。肠内营养指引护理是借助胃肠道对机体提供营养,补充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肠道黏膜来达到吸收的目的,符合生理发展的需求,对肠道的结构与功能运行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我科近年来尝试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80例在本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已经获得明确诊断。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6例,观察组44例。观察组患者男28例,女16例,年龄20~49岁,平均(44.25±6.16)岁;对照组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19~50岁,平均(38.30±5.2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房管理、病情观察等。对于这两组组患者都需要留置硅胶鼻饲管,一天时间内可以给鼻饲管输入营养液,对患者进行储持续喂养的过程中,每隔6小时使用温开水来对鼻饲设备进行清洗[1]。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主要是采用喂养设备输入营养液,输液的速度为一小时60~100 mL,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指引。

(1)鼻饲护理。使用鼻饲管将营养液注入,根据患者的反应来对输液的速度适当调整,肠内营养液可以将患者的胃排空,根据胃肠内部的电解质与蠕动功能,对患者进行营养搭配,避免出现营养比例失衡。在使用鼻饲设备之前,要检查设备,保证护理的准有效性,护理对部分器官已经被切开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打开其气囊,将气管中存在的痰液全部清理,避免产生呛咳现象。还要借助医学先进设备将患者胃部的残留液完全抽出,观察胃液形状,进而判断患者的胃肠病消化情况。以胃液的量来判定患者病情,进而也可以对鼻饲的就间隔时间进行调整[2]。在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指引时,如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腹胀、胃排空延迟的情况,就需要适当的将养液的输入量减少,将喂养时间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2)口腔护理。清洁患者口腔的过程中,要保障护理科学,避免出现口腔感染。频率为2次/d。在患者的鼻腔内部可以涂抹石蜡,减少摩擦,以免鼻粘膜出现损伤[3]。

(3)营养液量的控制。刚开始给患者滴注营养液的时候,所使用的量比较小,之后就需要逐渐增加输液量,而输入患者体内营养液的浓度也需要适当提升,避免刚开始注入营养液体过多,产生高渗。

(4)营养设备的检查。每次在对其进行护理中,需要检查设备否能够在胃部正常使用,检查方法有:可以将胃液直接抽出,然后将听诊设备放置于患者胃部,在胃管内部注入小部分空气,如果听诊器有气过水声,就可以说明设备是在人体胃中。对于一些长时间鼻饲的患者,每周胃管都需要更换一次再,更换设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设备与鼻腔出现摩擦,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饮食护理。需要先将痰液吸干净,将床头太高,然后并观察患者的消化,如果发现患者身体没有消化食物,就需要暂时停止喂食,进食之后,需要保湿三十分钟,然后再将床头降低,避免出现一些护理意外。如果在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中出现不良反应,就需要对症处理,对患者采用血液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来进行必要的抗炎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营养指标的分析:营养指标主要是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糖。

(2)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并发症包括肝功能损害、消化出血、腹泻等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对两组营养指标的分析

经过两组的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要比对照组存在很大差异,观察组的营养学指标要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g/L)

表1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g/L)

组别 例数 血红蛋白 血清白蛋白 血清总蛋白 血糖对照组 36 109.88±6.79 28.63±3.36 58.31±3.12 11.16±3.48观察组 44 123.28±8.39 36.18±3.13 65.67±3.38 7.79±2.38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要比对照组小很多,两者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指发生于头部的颅脑组织损伤,要确定患者是否是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根据患者昏迷时间来判定。在颅脑损伤后,昏迷超过六小时或是第二次出现昏迷,这两者任意其一产生都可以判断患者重型颅脑损伤。表现为肢体瘫痪、失语、头痛、呕吐。如果患者的脑干损伤,可能会产生呼吸循环障碍、意识障碍、病情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脑疝,对患者生命安全会造成巨大威胁。如果患者是颅底骨折,可能会表现出鼻漏、脑脊液耳漏。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多数患者的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分泌障碍,人体血清皮质醇的水平会明显提升,重型颅脑损伤还对免疫应答机制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对于患者需要实行针对性护理。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正在尝试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方式,补充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肠道黏膜来达到吸收的目的,通过使用鼻饲管来供给患者身体营养,改善其营养状况,保障人体内部新陈代谢的平衡,也对颅脑组织创伤恢复与神经组织的修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2 两组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n(%)]

本研究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分别实施一般常规护理与肠内营养护理指引,观察组的患者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提升了护理效果。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营养液颅脑血清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阳台生菜品质的影响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
食用菌生长后期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