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型泡沫敷料治疗picc置管患者过敏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2020-12-05黄佳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皮炎移位过敏性

黄佳佳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主要方式,不但具有使用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但若维护不当极易发生过敏性皮炎,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伴皮疹,可能导致穿刺口局部感染,严重影响置管安全及患者舒适度[1]。有研究表明[2],对PICC置管期间发生的过敏性皮炎患者进行敷料改良,对缓解皮炎症状,保证置管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病例来自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92例PICC置管后发生过敏性皮炎的肿瘤患者。入选标准:病理组织确诊为恶性肿瘤;PICC 留置时间>1d;并发局部过敏性皮炎症状;意识清楚,问答自如;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PICC置管禁忌症;化疗药物耐受性差;机械性皮炎;局部感染;既往有糖尿病史;认识功能异常。92例患者男54例,女38例;年龄34~69岁,平均(55.67±2.87)岁;疾病类型: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及其他分别28例、24例、24例及16例;置管部位:左侧41例,右侧51例。将92例患者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二组的临床资料较均衡。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已取得PICC 置管资格认证的护士进行置管操作,采用4Fr三向瓣膜单腔 PICC导管,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术后行X 线拍片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无菌纱布进行PICC导管固定,每日更换一次,治疗组采用爱立敷薄型泡沫敷料进行PICC导管固定,每3日更换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如敷料卷边、潮湿等需立即更换。嘱咐患者皮肤瘙痒时禁止用手抓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二组患者的导管移位率、脱管率及感染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肤瘙痒、皮疹、水泡、渗出、红肿等症状完全好转;显效:上述症状显著缓解,皮肤红肿、皮疹范围减少70%以上;有效:上述症状有所缓解,皮肤红肿、皮疹范围减少30%以上;未达到上述标准[3]。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2.0分析,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给予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二组患者的导管移位率、脱管率及感染率比较(见表1)

表1 二组患者的导管移位率、脱管率及感染率比较[n(%)]

2.2 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见表2)

表2 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过敏性皮炎是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较为常见的问题,其发生率高达20%,一旦发生将会给患者造成诸多不适,严重影响治疗效果[2]。以往一般采用无菌纱布进行PICC导管固定,虽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但对局部皮肤过敏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表明[4],采用改良敷料代替传统的纱布固定,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导管移位、脱出的发生,还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降低治疗费用。这与本次研究相符,本次研究对研究组采用薄型泡沫敷料进行导管固定后,研究组的导管移位率、脱管率分别为4.35%、2.17%,相对低于对照组的17.39%、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48%,相对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因为采用薄型泡沫敷料进行导管固定,不但能够提供适度湿润的密闭环境,促进局部组织的生长、修复,同时还能够抑制细菌生长,保护神经末稍,进而最大程度缓解局部瘙痒症状,延长置管时间。采用薄型泡沫敷料固定更为牢固,对患者肢体活动影响不大,不易发生导管移位及脱出。

对PICC置管发生过敏性皮炎的患者采用薄型泡沫敷料进行PICC导管固定,能够有效避免导管移位、脱管,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皮炎移位过敏性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逃不开的痒
关于Bergman加权移位算子的n-亚正规性
染发
——皮炎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夏日需防凉席导致的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