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20-12-05方少虹李晓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饮水康复

方少虹,李晓玲,陈 曼

(汕头市中医医院,广东 汕头 515031)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以及致残率,我国每年有200万左右脑卒中患者,150万人死于脑卒中,30~50%患者会有吞咽功能障碍[1]。脑卒中患者脑细胞缺氧缺血5 min后会引发不可逆损伤,极易损伤其吞咽功能,引发误吸等情况发生造成窒息。因此尽早采取康复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得以改善,为其日后生活质量提供保障[2]。因此本文就此进行分析,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使用抽签法对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8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两组,各43例,试验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5~67岁,平均(64.15±6.24)岁;参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57~68岁,平均(63.97±6.37)岁。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一般护理,为患者安排舒适、干净的病室,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必要时采取一定的心理护理等。试验组实施康复护理,操作如下:①心理护理:训练前,解释吞咽训练的方式、目的等,并将训练过程使用视频记录下来,随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播放视频;针对有明显负面情绪患者,应鼓励患者表达出内心想法,并实施针对性、人性化心理护理,对其进行疏导,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②咽部反射训练:使用棉棒蘸取冰柠檬水,并对舌根、软腭等进行反复刺激,同时嘱患者吞咽。③发声训练:依据顺序指导患者发出“啊”、“哦”“咦”音节。指导患者张口发“啊”音;双唇层圆形发“哦”音;舌尖顶上颚发“咦”音。每个音应尽可能延长至3~5 s,持续5~10次,2~3次/d。④进食训练:在进行训练前应确保最适宜的食物运输,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嘱患者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以训练患者吞咽功能。其中针对吞咽障碍严重患者应使用鼻饲护理,以通过鼻饲给予患者身体提供营养。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选用洼田饮水试验[3],安排一间安静、干净的病室,在此环境实施试验,准备好一杯30 mL的温开水,温度保持在30℃~40℃,嘱患者饮水,记录患者饮水时间,同时观察其呛咳发生情况。痊愈:Ⅰ级,患者于5 s内将30 mL水全部饮下,且无呛咳出现;有效:Ⅱ级,饮水时间>5 s,并分多次喝完,无呛咳发生;微效:Ⅲ、Ⅳ级,饮水时间>5 s,多次喝完,有呛咳发生;恶化:Ⅴ级,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7.67%相较于参照组83.7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分析[n(%)]

3 讨 论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其是由皮质或皮质延髓束与脑干内神经受损,造成上运动神经元对效应器支配产生影响,以此极易引发饮水呛咳、吞咽障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4]。因此针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需尽早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可促进治疗进展,促进其尽快恢复。

康复护理的应用可提升治疗效果,有效避免营养不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可使患者神经功能尽快恢复,加快其康复速度[5]。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绪改变,并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做好训练准备;通过发声训练能够促进患者口腔运动协调性尽快恢复,以此使其软腭可尽早恢复正常活动,以此降低误吸、反流等不良反应发生[6]。合理、科学的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可恢复患者上呼吸道感觉功能,促进咳嗽反射。本文使用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其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对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较于一般护理,康复护理可尽快恢复患者吞咽功能,加快其康复速度,提升治疗效果,为患者日后恢复提供保障,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饮水康复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漫谈令中老年女性难堪的“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简易饮水鸟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养羊饮水技巧多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