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2020-12-05董小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营养液胃肠道入院

董小艳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中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由学者Merton1954年提出,指手术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的乏力、疲惫不堪、睡眠紊乱、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情绪异常等一系列证候群[1]。POFS发生率高达72%,尤以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常见,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与术后恢复,降低生活质量[2]。我院2017年起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探索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减轻术后疲劳程度,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6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3例。观察组男26例,女7例,平均年龄(58.9±11.4)岁,胃癌21例,结肠癌12例,职工医保10例,新农合23例。对照组男25例,女8例,平均年龄(57.6±12.1)岁,胃癌22例,结肠癌11例,职工医保11例,新农合22例。患者均沟通与认知正常;排除患甲状腺疾病、精神疾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听力障碍、无亲属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手术麻醉方式、肿瘤分期、疾病构成、医疗付费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应了解患者内心状态,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如解释手术效果树立其信心、耐心倾听患者倾诉让其宣泄不良清绪等。

1.2.2 术前评估

依据患者体重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检查结果详细评估,对存在贫血、营养不良的患者予以饮食指导与针对性药物治疗。

1.2.3 认知干预

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的可能病因、手术方法、手术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等,使患者对术后可能发生的疼痛、POFS有所预期,主动、配合执行相关护理、治疗措施,如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1.2.4 行为干预

术前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如戒烟、腹式呼吸训练、有效咳嗽、排痰降低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提高骨骼肌运动能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通过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治疗时间,有效镇痛,睡眠指导等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指导患者通过听轻音乐、深呼吸、冥想等方法进行放松训练,缓解POFS症状。

1.2.5 饮食护理

术前指导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食物温度以37℃为宜,少食多餐。术后依据病情选择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尽可能选择肠内营养,如胃癌术后第1 d易消化型营养液,第2 d易消化型营养液+普通型营养液,第3天普通营养液,第4~7 d全浓度普通型营养液,肠内营养时注意浓度由低到高、量由小到大;术后6~7 d依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恢复经口进食。

1.2.6 社会支持

指导患者家属多理解患者、多陪伴患者、关怀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家庭经济较差者指导其寻求社会支助,减轻其经济负担;组织患者召开联谊会,交流治疗、康复经验,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术后3 d、7 d、10 d疲劳程度的差异。疲劳程度采用视觉模拟尺度(VAS)判断,该量表Cornbach's α系数为0.757,0分为无疲劳,10分为极度疲劳[3]。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为SPSS 16.0,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时疲劳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7 d、10 d疲劳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术后疲劳程度VAS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术后疲劳程度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术后3d 术后3d 术后3d对照组 33 2.34±0.79 7.17±1.14 5.68±1.024.13±0.92观察组 33 2.29±0.714.23±0.943.62±0.832.46±0.54 t 0.735 6.328 5.639 4.926 P 0.572 <0.001 0.002 0.013

3 讨 论

POFS发病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手术因素:手术损伤、麻醉、术中出血、术后心血管功能下降均与POFS相关,手术创伤越大、时间越长,“内分泌—代谢”反应越大,POFS越重。(2)营养不良: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因癌症消耗、进食受阻、肿瘤出血、术后营养摄入不足等原因易致营养不良,影响患者体力恢复与术后康复,引起POFS[4]。(3)心理因素: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与POFS正相关,即负面情绪越严重,POFS症状越重。(4)社会因素:包括患者家庭关系、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居住环境、教育程度等,适宜的社会支持可以减轻POFS,但社会支持过度可能降低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积极性,对缓解POFS不利。

POFS治疗主要采取综合治疗,护理对缓解POFS发挥重要作用,如杨皓[5]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胃癌术后POFS,刘小玲[6]采用个体化饮食护理干预,均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POFS影响因素较多,采取某单一干预措施治疗效果难免有限。本组依据POFS影响因素,从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饮食干预、社会支持等方面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3 d、7 d、10 d疲劳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许夕霞[7]对胃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疲劳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减压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POFS,对于促进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营养液胃肠道入院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阳台生菜品质的影响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基于DRGs的云南某医院COPD患者重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
食用菌生长后期管理技巧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