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重血浆置换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血液净化中心的使用

2020-12-05蔡小琴王晓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抗凝导管

蔡小琴,王晓辉*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400)

在临床工作中,急进性肾炎患者因为大量毒素的物质不能有效排除,未发生一些列并发症各种并发症。原理是经过部分和暂时的替代肾脏功能,给肾小球的恢复和再生提供有利条件[1],能够快速改善肾功能情况,排除患者体内的物质代谢,提高成功率[2]本次探究针对需进行DFPP患者进行分析。现将详细的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需要进行DFPP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分析患者,将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两个小组,通过分组护理的形式,每组患者30例。所有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5~66岁;对比患者的常规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

1.2 方法

(1)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主要内容:双重血浆置换的路径护理。

(2)心理护理:DFPP疗法属于一种新兴的血液净化技术,病人疾病复杂,治疗期望大,然而对治疗认识不足,可产生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对病人介绍治疗方法机制,安全度和禁忌事项,全面认真的回答病人的疑问,提高治疗疾病的勇气,让其主动接受治疗[3]。

(3)环境准备:治疗前用三氧消毒机对病室进行消毒,地面用0.05%含氯消毒液拖地,严格控制人员进入,防止感染。

(4)治疗中护理:①血管通路护理:所有患者均为临时双腔导管自右侧颈内静脉置入,治疗前先评估导管功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分泌物等,严格无菌操作情况下进行穿刺部位换药,抽吸导管动静脉端,确保治疗所需血流量。治疗过程中保持导管的位置正确、通畅,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妥善固定导管,避免体外循环管路扭曲、受压。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告知患者肢体活动时注意勿牵扯导管,以防止导管脱出。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DFPP治疗时因设备复杂,体外循环管路连接繁杂,体外循环血量较大,需设专人护理。监测抗凝:充分抗凝可保证DFPP顺利进行,根据患者有无出血情况合理选择抗凝。所有患者均使用肝素抗凝,0.5~1 mg/kg,维持量5~10 mg/h使用微量泵持续输入,治疗前30 min外周静脉血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治疗中ACT要求延长1.5~2倍或大于250 s以上,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动脉压(PA)、静脉压(PV)、跨膜压(TMP)的变化,经常查看静脉壶及分离器有无凝血,及时处理体外循环潜在的微小变化,避免机器报警,防止血泵停止转动造成凝血,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肝素量。

(5)治疗后护理:①防治感染:DFPP治疗在清理致病因子的过程中,身体也会消耗很多正常功能的抗体、补体以及免疫球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的消耗在短时间中会导致身体防御功能减弱,导致病人感染。需要维持病房的卫生良好,按时开窗通风,空气消毒,限制人员探视。②健康教育: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到人员聚集的地方,预防皮肤、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告知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不能随意停药和减量,注意热量及营养的补充,加强锻炼,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研究两组患者的上机时间,护理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检验水准d=0.05。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3 讨 论

急进性肾炎患者因为大量毒素的物质不能有效排除,导致肝肾综合征、出血、肝性脑病等各种并发症。现阶段医疗治疗工作DFPP对急进性肾炎起到的作用,原理是经过部分和暂时的替代肾脏功能,给肾小球的恢复和再生提供有利条件。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治疗成功的前提条件。获得患者信赖,引导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有利于肾脏修复,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抗凝导管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PICC导管体内头端打结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中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标准》
——体外循环质量控制的基石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围术期血清胆红素水平对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