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系统化护理对防治胸腰椎骨折后患者腹胀的效果

2020-12-0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系统化腰椎腹部

尤 丽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100)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占到了脊柱损伤的90%左右,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该病的发生率有了明显增加迹象。目前临床对于胸腰椎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受到活动量明显减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出现腹胀,不利于机体的恢复,术后护理质量对于预防腹胀十分重要,常规护理缺乏主动性,效果一般[1-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早期系统化护理对防治胸腰椎骨折后患者腹胀的效果,随机选定本院骨科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研究,整理相关资料,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骨科2018年2月~2019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研究,遵循分组原则,将所研究患者分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试验组25例中:分别为女性10例、男性15例,年龄界限在32~78岁,平均年龄(55.62±9.26)岁;体质量在18~26 kg/m2,平均体质量为(22.26±2.14)kg/m2;其中11例是爆裂性骨折、14例是压缩性骨折。对照组25例中:女性11例、男性14例,年龄界限在34~77岁,平均年龄为(55.75±9.01)岁;体质量在19~26 kg/m2,平均体质量为(22.34±2.08)kg/m2;其中12例是爆裂性骨折、13例是压缩性骨折。将两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诊断标准:均符合《实用骨科学》中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且均经MRI以及CT确诊。

纳入标准:①满足上述诊断标准者。②本次参加试验者均为自主意愿。③病情稳定的患者。④研究前尽到告知义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阅读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系统疾病者。②合并肿瘤或心衰者。③依从性及配合度较差者。④患有精神方面疾病、沟通交流障碍患者。⑤患者临床资料不健全。⑥其他部位合并骨折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包括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变化,各项治疗严格按照医嘱完成,向患者宣教饮食以清淡为主等。

1.2.2 试验组

①健康教育:分管床位的责任护士对胸腰椎骨折术后预防腹胀的相关知识要主动向患者讲解,回答患者问题耐心、详细,切不可敷衍了事,对术后腹胀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了解,提高配合度、依从性,可有效预防腹胀发生。②注重心理护理:因不同患者文化程度、具体病情、家庭经济情况等的差异,护理人员应综合各方面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和精神鼓励,促使患者以阳光、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和生活。③环境护理:病房每日必须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温度调整为23℃左右,湿度调整在55%左右,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日更换床单、被套,防止交叉感染。④腹式呼吸训练: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放松四肢,一手放置腹部,一手放置胸前,维持胸部不动,呼吸过程中对腹部进行适当按压,尽可能的使腹部回缩,吸气时鼓起腹部,对抗手的压力。⑤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及早进行床上练习,指导家属正确按摩患者腹部,注意腹部保暖,有助于加快肠蠕动,预防腹胀。⑥饮食方面干预:告知患者和家属,禁食过冷、过烫、过辣、烟熏、腌制的食物,患者饮食中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应注重,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粗粮,补充维生素,多喝水,加快肠蠕动。对于便秘者,可饮用适量的蜂蜜水,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效果

显效:腹部柔软、平坦,无腹痛、腹胀等症状。有效:腹部平坦,痛感轻微,无其他不适。无效: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前两者之和,除以总例数,即为总有效率[3-4]。

1.3.2 临床指标

包括所有研究对象腹胀持续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等。

1.3.3 腹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统计所有研究对象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2组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总有效率: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高,两组分别是96.00%、72.00%,P<0.05,具统计学差异。

2.2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腹胀持续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短,肠鸣音: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低,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肠鸣音(次/min)试验组(n=25) 2.12±0.62 14.02±2.26 5.62±0.41对照组(n=25) 4.78±1.28 28.77±3.95 3.02±0.25 t 9.3514 16.2058 27.0716 P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腹胀持续时间(h)首次排便时间(h)

2.3 两组腹胀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腹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的显著较对照组的低,两组分别是4.00%、40.00%,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腹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胸腰椎骨折多是由于间接暴力所致,例如臀部着地、高空坠落等,均会引发胸腰椎压榨性骨折,胸腰椎骨折患者由于腹膜后血肿不断刺激自主神经,导致患者肠蠕动明显减慢,极易出现腹胀、腹痛等其他不适[5]。据临床统计,胸腰椎骨折患者将近50%以上的患者均会发生腹胀,通常在骨折之后的12 h左右,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急性期往往会持续7 d左右,部分患者疼痛程度超出了腰背部创伤的疼痛,极易加重患者心中的负性情绪,降低配合度[6]。常规护理单一,且缺乏主动性,应用效果一般,无法满足当前临床以及患者的需求,存在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早期系统化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新型的、全面的护理模式,促使护理人员及早、准确的掌握了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注重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梳理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7]。早期系统化护理进行的腹式呼吸训练,可有效加快肠蠕动,腹部按摩可将护理信息通过压力感受器以及皮肤触觉传入到大脑,提高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刺激胃肠道,加快肠蠕动,同时指导患者科学、合理饮食,可有效防止便秘,帮助患者恢复或者重建正常的排便规律。本文研究示:试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腹胀持续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比较显著,肠鸣音对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具统计学差异。在梁思斯[8]研究中,总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的分别是96.7%、61.7%,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与本文研究结果不谋而合,证实了系统化护理早期在胸腰椎骨折后预防腹胀的有效性、可行性,此护理方法作为胸腰椎骨折患者首选的值得推荐,在临床护理中借鉴、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但是本研究中例如样本研究时限过短,研究容量较小等,对结果一般性有所影响,本文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对于早期系统化护理在胸腰椎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临床仍旧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研究,延长研究时段,为系统化护理早期在胸腰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临床评估提供更加严谨、科学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胸腰椎骨折后采纳早期系统化护理,明显降低了腹胀发生率,促进患者及早排便,有助于机体早日恢复,安全可行,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系统化腰椎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研究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基于MATLAB软件的苹果内部品质系统化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