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骨折护理运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及价值研究

2020-12-05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不良率小儿骨折

张 平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儿童骨科,重庆 400000)

小儿骨折患者常会因心理、生理未成熟,健康意识差、生性好动等因素[1],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延缓自身恢复进展。为改善小儿骨折患者的上述问题,目前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对其进行辅助干预居多,可在缓解患儿内心不良情绪的同时提升其治疗配合度[2],进而达到骨折愈合良好的目的。本次研究为系统分析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作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于2017年01月07日~2019年01月19日期间收诊的小儿骨折患者,总计入组180例,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观察组中,女31例,男59例;年龄6~13岁,平均为(10.16±1.87)岁;对照组中,女33例,男57例;年龄7~13岁,平均为(10.41±1.83)岁。比较上述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纳入标准:⑴神志清楚、精神无异常,年龄<14岁,均符合骨折病况。⑵18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齐全,其家长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⑴交流、视听、行为等障碍者。⑵主动配合能力较差,或因故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传统护理,包括体征监测、生活与环境干预、预防并发症等。

1.2.2 观察组

传统护理+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方法:⑴方案制定,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对其爱好、兴趣、个性等情况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互动健康教育方案。⑵心理干预,以热情、友善的态度与患儿沟通,通过玩游戏、唱儿歌、看图画、讲故事等方式与其建立信任、和谐的关系。同时应耐心倾听患儿的内心感受、主诉,并对症予以心理指导,可减少其不安、恐惧、紧张等情绪。⑶健康宣教,依照患儿识字多少、年龄大小,针对性为其说明骨折的治疗措施、疾病知识及日常注意事项,期间可通过音频、多媒体、彩色画册等方式巩固其获取知识[3]。⑷功能锻炼,向家长、患儿演示功能锻炼的具体操作步骤及量化指标,引起患儿兴趣,嘱咐家长陪护患儿一同锻炼,可增加患儿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评测2组小儿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不良率、疾病认知评分。疾病认知评分测评依据参照本院自制小儿骨折疾病认知调查问卷,患儿的疾病认知水平越高,评分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1.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上,两组小儿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不良率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上,两组小儿骨折患者的疾病认知评分用“”的方式表示(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2组小儿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不良率与疾病认知情况,观察组骨折愈合不良率(1.1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78.03±5.62)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对比2组小儿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不良率与疾病认知情况

3 讨 论

大多数小儿骨折患者由于年龄较小,身心发育不完全,难以用言语表达自身心理感受,常会出现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加之生性好动,常会对疾病的治疗、护理造成延误[4],以至于影响患儿的康复。以往传统护理下仅能短时间内控制骨折患儿的并发症,远期效果一般。现阶段随着护理理念更新,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辅以干预居多,可在基于“温馨关怀、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下通过方案制定、心理干预、健康宣教、功能锻炼等方式,提升患儿的疾病认知水平,稳定患儿的内心状态[5],减少患儿的骨折愈合不良率,效果显著。如文中表1所示,观察组骨折愈合不良率(1.1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78.03±5.62)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小儿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可加快患儿骨折愈合速度,减少其骨折愈合不良情况,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不良率小儿骨折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我国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研究
银行辞职潮中苦不堪言的小微企业信贷部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不良率农行最高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