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根尖手术的器械配置及口腔护理配合

2020-12-05康曹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根管围术器械

康曹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口腔显微镜以良好的照明、放大、实施摄影功能使术者可清晰的确定根尖周病变范围,从而进行根尖微创手术,可对根管开口、遗漏根管及根隐裂进行精确定位。显微根尖手术的器材及手术方式有别于传统根尖手术,护理不当容易引发并发症,也不利于稳定牙齿的软硬组织[1]。本文就围术期器械配置及口腔护理配合应用在显微根尖手术中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1月在我院行显微根尖手术治疗牙科疾病患者116例,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3例,年龄22~49岁、平均(35.45±3.87)岁;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23~50岁、平均(35.67±3.91)岁,两组性别、年龄满足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实行纤维镜下根尖手术,并实施显微根尖手术的器械配置包括:牙科手术显微镜、高级牙髓根管操作系统、KiS系列显微手术器械以及其它常用器械如拉钩、缝合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包括术前准备、以及配合术者的护理操作。观察组采用围术期口腔综合护理,具体内容:①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由于显微根尖术患者病情复杂,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患者紧密配合,术前需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讲解疾病的原因、手术预期效果、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告知患者术中使用超声及手术器械需在很小的视野范围内进行,保持张口尽量不要动。②术后护理:术后引导患者安全离开,以防高速涡轮机车针和超声工作尖刺伤患者,术后先用湿纱布多次清洁患者口唇周围,注意术区伤口是否出血,通常症状2~3 d可自行缓解,若不能缓解,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软硬组织的稳定性评分。

1.4 评价标准

牙齿软硬组织稳定性评价标准:根据术前术后牙齿的情况进行评分,包括牙齿溢脓、松动、牙周红肿3部分内容,每部分1~3分,总分9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牙齿软硬组织稳定性越好[2]。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和计数分别用:“”、(n,%)来表示,分别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软硬组织稳定性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软硬组织稳定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软硬组织稳定性对比表(,分)

表1 两组软硬组织稳定性对比表(,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58 3.78±1.597.21±1.36 12.485 0.000对照组 58 3.83±1.646.24±1.35 8.641 0.000 t- 0.167 3.855 - -P- 0.434 0.000 -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对比表[n(%)]

3 讨 论

显微根尖手术的成功率已经提高到90%,可治疗临床各种难治性牙科疾病,相较于根管治疗术,显微根尖需要的器材更多,手术更复杂,若患者配合不当,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状况的发生,因此,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就非常必要[3]。除了做好术前准备,还需增进护患交流,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其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治疗。本研究通过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来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牙齿软硬组织的稳定性评分高于对照组,由结果得知,围术期综合护理可取得不错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围术期器械配置及综合护理应用在行显微根尖手术患者中,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牙齿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根管围术器械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V型根管的分布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