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古籍漫画图

2020-12-04徐淑荣苏幕

新天地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纵欲养性冰冻

徐淑荣 苏幕

《遵生八笺》中说:“孟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冻地坼,应早睡晚起,必候天晓,使至温畅无泄。大汗勿犯,冰冻雪积,温养神气,无冷邪气外入。”

释:阴历十月,万物生机闭藏,水冻地坼,应早睡晚起,等到天明时,使身体温暖但不致出汗而使阳气外泄。冰冻雪积的天气,不要使身体出大汗,这样能温养神气,邪气不会从外而侵入机体。

《遵生八笺》中说:“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释:清静能制约过动,深沉能制约浮躁,宽容能制约狭隘,和缓能制约急躁。说明应以清静养神的方法来调畅志,以利养生。

《呻吟语》中说:“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急促者,尽气也;从容者,初气也。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释:天地万物养生的道理,都应从处事不慌不忙开始,而处事急促会导致生命提早终结。处事急躁的人,会耗完元气,而处事从容不迫,就会有回味之处。人若能从容,寿命就能延长。

《养生要集》中说:“朝朝琢齿,齿不龋。食毕当漱口数过,不尔令人病齿龋。”

释:经常叩打牙齿,能使牙齿得到锻炼,增加牙龈的血液循环,提高口腔和牙齿的抗病能力,防止牙病。饭后口腔、齿隙间粘附着食残渣,在口腔内的细菌、生物酶的作用下会侵蚀牙齿,造成龋齿,所以,饭后漱口,可防治龋齿发生。

《遵生八笺》中说:“喜怒损性,哀乐伤神,性损则害生,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身。气全体平,心安神逸,此全身之诀也。”

释:喜怒无常不利于养性,忧愁、悲哀会伤神,遵循修养差的人则减寿。所以应当注重养性以使正气充聚,报神以全形。气聚形全则能心安神明,这就是养身之诀窍。

《千金要方》中说:“美药不离手,善言不离口,乱想勿经心。”

释:治病养身,不仅需要良药,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内心修养。言语要有礼貌,心地要善良正直,行为举止要合乎情理。

《养性延命录》中说:“养生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释:养生之道以“中和”为首要。所谓中和,就是适度、至和的意思。所以平常起居不可过劳过逸,注意不要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必定久寿长生。

《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中说:“欲不可纵,纵欲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悲,可谓知养生矣。”

释:不可放纵自己的欲望,一旦纵欲则会致病。高兴亦不能过度,乐极会生悲。这是养生者应该明白的道理。中医认为:纵欲则耗精,精竭则亡。还认为“喜則气缓”,过度的高兴,会导致心气涣散,而致病。

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说:“老年人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

释:老年人肝血渐衰,遇到一些不称心的事很容易发怒。怒气一上对老年人来说尤其伤身。所以应当以“理”制情,即遇有可怒之事,首先当从养生的大道理上考虑,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使七情不致过激。

《遵生八笺》中说:“仲冬之月,寒气方盛,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勿发蛰藏,顺天之道。”

释:阴历十一月,寒气较盛,不要被冰冻所损伤,亦不能用大火烘烤腹背,不要扰动万物蛰伏收藏之势,这就是顺应自然的方法。

《养性延命录》中说:“从朝至暮,常有所为,使之不息乃快,但觉极当息,息复为之,此与引导无异也。”

释:每天从早到晚,应有一定的体力运动。运动可使气血调和,百脉通畅,脏腑机能旺盛,关节灵活,精神愉快,从而防止和减缓衰老的进程。但在进行各种运动锻炼时注意不要过度疲劳,特别老年人,千万不可做运动量较大的活动。

《遵生八笺》中说:“会做快活人,凡事莫生事;会做快活人,省事莫惹事;会做快活人,大事化小事;会做快活人,小事化无事!”

释:凡是乐观的人,决不会无事生非,即使有事发生,也往往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善于养生的人,往往遇事从宽处想,对非原则性的问题能忍让、谅解。因此,与人为善则于己亦有益。

猜你喜欢

纵欲养性冰冻
以墨育德 以墨养性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医案聊斋续篇 纵欲案
翰墨养性,伴我前行
冰冻的梦
从“重生”到“为我”
——杨朱学说的异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