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

2020-12-04郑勇杰

广东建材 2020年11期
关键词:桩位压桩管桩

郑勇杰

(福建省泷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0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给桩基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如福建沿海地区地质为海相淤泥质,预应力管桩施工时易出现桩身垂直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1],导致建筑桩基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该问题,应结合工程现场地质实际情况,严格把控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要点,确保桩基工程质量。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漳州市利民佳苑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北仓路北侧、益民路北段西侧。根据工程设计,本工程规划建设30#~43#楼,45#~46#楼主体建筑及地下室。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本工程岩土构成主要为①杂填土(0.3m~3.5m)、②素填土(1.9m~3.2m)、③粉质黏土(0.4m~3.9m)、④1 淤泥3.1m~6.4m、④2 中砂(0.5m~1.5m)、⑤残积粘性土(1.8m~8.0m)、⑥全风化凝灰岩(0.9m~10m);⑦砂土状强风化凝灰岩(0.6m~10.8m);⑧中风化花岗岩(7.7m~15.1m)。根据水文勘察报告,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位埋深为1.1m~1.9m,稳定埋深为0.9m~1.7m,地下水与地面径流交换频繁,对桩基工程具有一定的弱腐蚀性。

根据工程设计,本工程预应力管桩共计5253 根,管桩型号为PHC500-125-A 型/PHC500-125-AB 型,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机普推焊接桩。本工程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桩长为38m,进入持力层长度为6m。经管桩试验,由于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且淤泥层厚度较大,加之预应力管桩抗剪切力薄弱,在土方开挖、桩基行走过程中,管桩易出现桩位偏移、斜桩等问题,为有效应对该问题,本工程先开挖至地下室底板标高1m 后,回填厚度1m 砖渣并平整、夯实后再进行预应力管桩施工,以满足桩机行走及承载力要求,

2 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工艺

2.1 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经平整、夯实处理后,为确保桩位准确,测量人员借助全站仪等数字测量设备进行测量放线,按设计单位提供的基准点测放高程、水平测量网,确定管桩中心点并记录,复核无误后规划桩机行走路线。本工程中,测量网轴线偏差控制在10mm 以内,桩位偏差控制在20mm 以内,联合验收通过后施工。

2.2 桩机就位

管桩正式施工前,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进行桩机就位安装。桩机安装按桩机说明书进行。桩机就位时,桩机现场指挥人员根据测设桩位指挥桩机就位,确保桩机中心与桩位中心对准,启动桩机平台支腿油缸,并对平台水平度和桩机倾斜角度进行校直,确保桩机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3 吊桩和植桩

桩机就位后,施工单位对桩机、桩位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进行植桩和压桩施工。植桩时,启动门架支撑油缸,使门架倾斜15°,便于吊装和植桩,使桩尖对准桩位并找桩机水平度和调整垂直度。第一节桩植桩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桩头对位偏差应控制在20mm 以内。由于本工程为深厚软基地质,受地质不均匀沉降和桩机行走影响,桩身垂直度控制难度较大,为避免吊桩和植桩中出现垂直度偏差过大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加强桩身垂直度检查,现场安排两台全站仪垂直观测,一旦出现植桩垂直度偏斜问题,重新调整到位后重新压入,确保桩身垂直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4 压桩

压桩时,卸掉管桩夹具,桩帽与桩周预留5cm~10cm 左右间隙,桩帽与桩顶之间填放10cm 厚木方作为衬垫,防止管桩桩头损坏。由于本工程为深厚软基地质,为防止静压过大造成管桩变形、倾斜等问题,施工人员采用轻压方式,随压桩深度增加逐步增大压桩压力,压桩速度控制在2m/min 以内。管桩入土深度超过500mm时,再次校正管桩垂直度和平台水平度,确保管桩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范围内。压桩施工应连续进行,以免软土流塑性挤压引起管桩上浮问题。压桩过程中,针对桩身垂直度偏差,通过桩机导杆调整。针对桩机导架垂直度异常,通过滑动、旋转导架方式进行适当调整,确保管桩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以内。如管桩垂直度超过允许值范围,应通过多压程调整,禁止强行扳正,避免桩身断裂形成断桩。压桩完成后,施工人员详细记录桩位压桩记录和深度,合理选择管桩上浮观测点,形成真实、准确的管桩施工记录资料,以便于管桩施工完成后交业主和监理单位验收备查。

2.5 接桩

管桩静压施工中,根据工程设计和桩端持力层要求进行接桩。接桩时,管桩静压至距地面基准标高1.2m,利用桩机钢丝绳、夹具吊起管桩,并对准两节桩中心点,错位偏差控制在2mm 以内。借助经纬仪测量接桩垂直度,防止出现接桩垂直度偏差。本工程中,施焊前,清理管桩桩端杂物并端面平整,提高管桩焊接密实度。管桩焊接时,借助桩机卷扬机、钢丝绳、夹具植桩并对准已静压管桩(如图1 所示),检查端面贴合密实度,如无法贴近时塞入适当厚度的铁板后进行焊接,采用对称施焊方式,焊接咬边深度控制在0.5mm 以内,上下管桩中心点偏差控制在10mm 以内,节点垂直度偏差小于1%桩长,避免因接桩导致管桩静压变形、断桩、斜桩等问题。对称施焊时,先将内层焊渣清理干净后再焊外层,坡口槽电焊必须满焊处理,电焊厚度高出坡口高度1mm,焊缝必须每层检查,焊缝应饱满、连续,不应存在夹渣、气孔等缺陷,确保符合《钢结构高出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二级焊缝要求。接桩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后继续静压,必要时可采用鼓风机送风自然冷却。

图1 静压桩接桩示意图

2.6 送桩

管桩达到设计标高后,使用送桩器进行送桩施工。送桩时,使用送桩器连续满载复压不少于3 次,桩端采取垫木保护措施,确保送桩器与桩顶密切贴合,防止桩顶应力集中导致桩端破损。终压力值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详细记录桩机压力表读数,为桩基验收、检测提供有效依据。送桩后,桩位及时回填、覆盖,降低人员跌落安全风险。

3 单桩静载试验检测

管桩静压施工完成后,养护21d 后达到设计强度值,联系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本工程共计5253 根管桩,按20%比例抽检1051 根,经管桩完整性检测,1036 根管桩施工质量达到工程验收标准要求(如表1 所示),不合格桩为15 根,断桩4 根,斜桩9 根,合格率为98.57%,有效改善了管桩垂直度控制难度大的问题,达到预期施工技术目标。

表1 预制管桩验收标准

4 结语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针对部分复杂地质条件,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依据岩土勘察、水文报告合理选择、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加强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技术要点控制,确保建筑桩基稳定、结构安全。

猜你喜欢

桩位压桩管桩
基于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实施有关思考
软土环境静压群桩管桩施工措施效应分析
静压PHC管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探讨
静力触探预估PHC管桩极限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Hepatitis C virus eradication with directly acting antivirals improves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压桩机导向架优化设计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某水利工程的应用
静压方桩的试桩施工技术
探讨桩基础工程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