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孔雀舞

2020-12-04李奇钊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孔雀舞舞姿声响

○李奇钊

孔雀舞——傣族舞蹈之一

傣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公元1 世纪,汉武帝开发西南后就与内地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来。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不但许多人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傣族人最喜爱的舞蹈之一。

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几乎月月有节日,年年有歌舞。每逢节日,傣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孔雀舞——优美的传说

傣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孔雀舞的优美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这样讲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贫穷的傣族小伙子为了谋生,每天都到江边的一棵空心树下钓鱼,并且每次都能钓到很多。可是,有一天他从早钓到晚,连个鱼影子也看不到。他感到万分奇怪。

正在这时候,突然一阵轻风刮来,吹到他身后那棵空心树内。发出了“嗡嗡”的声响。这时,江边的果树上熟透了的果子,也随风叮叮咚咚落入江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就在这一瞬间,他见江中映示出山坡上孔雀窈窕的倒影。见此情景,小伙子惊喜地回头观看,只见一对绿孔雀展开了美丽的翎羽,正随着动听的声响翩翩起舞。

当时,小伙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高声说道:“啊!我今天到了神仙住的地方了!”于是,小伙子丢下钓竿,惊喜地跑回村寨,活灵活现地给乡亲们讲述所见到的一切。乡亲们听后十分惊奇,都盼望自己也能亲眼看到那动人的情景。后来,小伙子带着众多乡亲来到江边,把那棵空心树砍倒,做成长鼓,蒙上一层黄牛皮,用手一敲打,顿时发出了“嘣——嘣——叭——嘣”的悠扬声响。然后,小伙子又找来铜盆、铜锅盖,让其他青年随着鼓的节奏声敲打。接着,小伙子在快乐的鼓乐声中,模仿孔雀的一举一动,跳起惟妙惟肖的孔雀舞。当时,观看的群众都看得入迷,百看不厌。从那以后,乡亲们一致推选小伙子到“赶摆”的群众集会上跳孔雀舞。在“赶摆”的日子里,小伙子为傣家人首次表演孔雀舞,艺术地再现了孔雀形象,博得傣家人的赞赏。从此,这种在象脚鼓和锣伴奏下的孔雀舞,就在傣族人民中间流传开了。

孔雀舞的内容

熟悉孔雀舞的人都知道,孔雀舞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孔雀舞的内容,多为表现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晒翅、展翅、抖翅、亮翅、点水、蹬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孔雀舞感情内在含蓄、舞蹈语汇丰富,舞姿富于雕塑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的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手形及手的动作也较多,同一个舞姿和步伐,不同的手形或手的动作,就有不同的美感和意境。

当代孔雀舞

在当今,有位以“孔雀舞”闻名的舞蹈家叫杨丽萍,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被人们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台湾及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她创作并表演的《雀之灵》《雀之恋》是吸纳了传统孔雀舞特色的现代舞蹈,在现今的舞蹈界非常流行。

猜你喜欢

孔雀舞舞姿声响
浅析传统孔雀舞与杨丽萍孔雀舞之异同
看看,春的舞姿
无从知晓
年夜饭
石头也会舞
风中的舞姿
视觉
领略游戏中的平行线
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