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如何辅助年轻父母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2020-12-04铁常乐

中老年保健 2020年6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隔代家长

您好!我是一位退休老人,女儿女婿是双职工,工作都很忙。外孙读小学,我帮助接送,给他做晚饭,有时就干脆住我家里。女儿做事仔细,性格也较真儿,对外孙的个人卫生要求很高,事无巨细比较烦琐,例如洗手要连续三次,出门要戴口罩,还要戴两层等等。男孩子淘气,哪有那么听话,不高兴了还故意对着干,时常搞得孩子哭、大人叫。我对他妈妈的一些做法也不太认同,但是从教育孩子的角度上又不知道该干预到什么程度?作为老人应该怎样协调他们母子的关系?如何辅助年轻父母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请您给我提些建议。

北京 赵先生

赵先生您好!

您的来信实际上涉及了一个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的现代教育问题,就是隔代教育的方式方法。隔代教育在当今社会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成为育儿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模式,对祖孙三代人的心理状况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是客观普遍存在的,不仅我们中国有,在欧美发达国家也越来越多。一般来讲,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完全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半年以上,我们就视其为隔代抚养。还有一种形式是共同抚养,就是爸爸妈妈白天上班,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晚上再接回自己身边,或者祖孙三代生活在一起。隔代教育的问题就发生在隔代抚养和共同抚养的家庭中,其发生有被动和主动的原因。被动的原因是父母承担着社会角色和工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主动的原因是我们传统的家庭观念,强调家庭的和谐和向心性。

其实隔代教育的优点还是比较多的。首先来讲亲情感很强烈,这和保姆照顾孩子不一样。隔代教育的沟通模式是多样的,孩子可以和两代人接触,同时看到自己的父母和祖辈能够融洽相处,对自己的情感和沟通能力提高也有帮助。

其次,隔代教育会将老人育儿的经验传递给父母一代。不仅如此,在隔代教育的过程里,会促使老年人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用以丰富自己的教育过程。另外,老人对隔代子女的观察和关注度都比较高,而且也有耐心,更加仔细,能够对父母教育起到督促和提醒的作用,例如提醒父母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关注。

但是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具体到您提出的培养卫生习惯,有几点给您的提议。

首先,方式方法在家庭成员间要保持一致,尽可能求同存异。不同的标准可能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反而不利于良好行为的培养。在帮助孩子培养习惯之前,您可以跟他的母亲先做好沟通,探讨一下卫生习惯做到什么程度是合理的,你们的意见趋近一致更利于教育下一代。如果他妈妈的要求确实过高了,是否存在某种原因,比如说她自己的情绪比较紧张,或者承受的环境压力比较大,那么就要先帮助大人缓解焦虑情绪。但是,你们的沟通一定是在面对孩子之前的,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你们截然不同的意见,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批评对方的观点。

其次,自己不要过度焦虑,更不要把自己对环境的担忧以放大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夸大环境风险。老人对儿童会有本能的保护意识,怕他们涉世不深,受到伤害,所以会把一些风险以夸张的方式向孩子描述。这样做,可能会加深孩子对环境的恐惧,甚至扼制他活泼好动的天性。有些本身就胆小的孩子就会变得特别“宅”,孤僻怯懦,和家长的过度呵护存在一定关系。

第三,以身作则,讲道理但是不唠叨,让孩子知道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内在原因、现实目的和必要性。孩子是感性的,他们看到的是表面现象,可能烦琐,可能违背他的意愿,比如说好好洗手之后才能去拿好吃的零食、水果。家长要做到的是传授科学的卫生观念,让他们明白深层次的道理,“为了防止病从口入”,这个过程能够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也是孩子接触社会、逐步成熟要经历的。家长枯燥的唠叨只会加深孩子的反感,而身教胜于言教,家长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起到示范作用,有时可能不需要太多言语,孩子会在内心体会其中的道理。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隔代家长
迈向共学互学的未来:当前隔代学习研究的知识图景*
向自己道歉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家长请吃药Ⅱ
浅谈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隔代家长怎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