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说养生

2020-12-04文/一

中老年保健 2020年2期
关键词:养生学预防为主有益

文/一 言

党中央做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公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使预防为主的理念深入人心,彰显了健康中国行动一大亮点。

说到“养生”,虽然是个古老的话题,但与现代医学所提倡的预防为主不谋而合。“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其中的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其中的养就是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祖国医学又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称为“养生之道”,总结出了一系列养生的原则,例如协调阴阳、顺应自然、和调脏腑、通畅经络等等,形成了一门特色学科,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医养生学经过几千年的实践,逐渐对生命运动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行之有效的保健疗疾的知识和方法,代代相传,为维护健康,繁衍后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养生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其自然科学属性体现在着重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扶正祛邪的方法;其社会科学属性主要体现在强调社会环境对人们健康生活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中庸”的思想也会体现在养生的方方面面,通过“不偏不倚”达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协调适应,又以“中和适度”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综合措施,使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协调一致,使健康生活走得更远。

古人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养寿之道,莫伤而已”。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合称六淫,太过、不及或不应时,都会伤及人体,导致疾病;内心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合称七情,精神情志变化过度强烈持久,也会伤及人体。如果一个人总能顺应自然,待人温和而有礼,且对别人的过失很容易宽宥不究,那他的心智是种植在超越伤害的地方的,所以他是伤害所不能及的……

人的天性常常隐而不露,有时可以压伏,而很少能完全熄灭。但是习惯却真能变化气质,约束天性。有些不好的嗜好不容易克服,就像吸烟和过度饮酒,下功夫克服时应该在时间和量的方面减少。从饮觞互祝减到晚餐小饮,直到完全戒绝。当然,假如有那种毅力和决心,能够一举解放自己,那就最好不过了。

何者有益、何者有害于自己的知识,乃是最好的保健品。人在少壮时期,天赋强力可以熬夜、欢宴,到了老年就不要再想做同样的事情了。因为岁月是不受蔑视的。需要把自己平日饮食、睡眠、运动、穿衣等习惯自省一下,因为把一般认为有益卫生的习惯和于个人有益、于你自己的身体适合的习惯分别起来是不容易的,但是这很必要。对于身体上任何新的症候都不可轻视,必要时须向医生求助。选择医生固然要选出名的好医生,也不可忘了那位最熟悉您身体情况的医生。

猜你喜欢

养生学预防为主有益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于健康有益
慢性心衰用药 预防为主 规范治疗(上)
慢性心衰用药 预防为主 规范治疗(中)
慢性心衰用药 预防为主 规范治疗(下)
做有趣有益的游戏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传统体育养生学发展的路径抉择
预防为主 持续改进——记中丽制机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落实
论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必要性
论《太一生水》的“生命生成论图式”特征
静坐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