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更好对接服务上海①

2020-12-04娄炳南陈昌军邹美华顾国华包耀东黄元宰

市场周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农副产品南通基地

娄炳南,陈昌军,邹美华,顾国华,包耀东,黄元宰

一、农业供给侧对接服务上海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南通市着重调整农业结构以更好的服务对接上海,同时提高南通农业产业化水平,切实加强农业招商,吸引沪资投资南通现代农业,引导南通农产品拓展上海市场,有力地推进了南通市农业接轨上海进程,为南通接轨上海、建设上海“北大门”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建立了与上海农副产品市场长期销售合作关系

南通农副产品深受上海市民信赖,与其他农副产品输出地区相比,声誉好、竞争力强成为其一大特色。 目前,上海市场上南通农副产品销售量在飞速增加,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供沪农产品占南通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已上升到30%以上。 从总体看,呈现“三多一广”——即总量多、品种多、渠道多和适应面广的良好态势。 2016 年,南通约3%的水产品、8%的粮油产品、10%的花卉苗木、20%的畜禽产品、26%的蔬菜瓜果销往上海市场,2016 年供沪农副产品销售额达186.5 亿元。 2017 年上半年,南通市提供上海农产品销售额已达91.1 亿元,同比上升了15.2%。 南通在沪销售居前的农副产品有:叶菜类、四青作物、禽、禽蛋、猪肉、大米、葡萄、草莓、大闸蟹、小黄鱼、带鱼、海蜇、乌鱼和紫菜。 启东嘉仕有机、如东强民蔬菜基地、海安华辉蔬菜专业合作社等规模蔬菜基地,与蔬菜及农副产品批发交易总量位列上海第一的“上蔬集团”旗下的江桥、江杨等批发市场建立了长期的销售渠道。

(二)建设了一批高标准供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作为上海的“菜篮子”“米袋子”,南通是供沪农产品的重要基地。 到2016 年底,南通累计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51 个,总面积达 411 万亩(1 亩≈666.67 平方米,下同),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513 个,绿色食品、有机食品83 个,数量和规模位居省内前列,形成了一批常年稳定供应上海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多次荣获上海市场畅销金奖的如东鸿轩蛋鸡现代化养殖标准园,品牌鸡蛋销售占上海品牌鸡蛋销售的50%,盒装蛋占25%。 启东市5 家蔬菜种植基地被授牌为“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蔬菜专供基地”。 海门余东一品蔬菜基地是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优质蔬菜基地,是上海片江食品有限公司的蔬菜直供基地,2016 年销售各类蔬菜达7500 多吨,年销售额超3500 万元。 被上海市多家单位授予生产基地、供应基地的通州裕隆,2016 年销往上海的西红柿、小青菜日均达3 万元,直供华联超市等。 上海肯德基、麦当劳、上海新世纪、上海味仟拉面连锁店、上海芭比馒头等知名餐饮企业,已经与如皋嘉禾润宝、海门强盛、启东嘉禾力等南通农产品生产企业达成合作关系,且成为上海高端酒店及大型生鲜超市的农副产品原料固定供应商。

(三)开设了一批南通农副产品上海直营店(点)

南通市在上海设立了联销中心或精品专卖店、特色农副产品办事处,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的作用,旨在让更多的农副产品成功快捷的输送上海。截至2016 年底,南通在上海农副产品年销售额已达11.38 亿元,有151 家各类农副产品直营店(点)在上海成功开设。 同时直营店(点)数量也迅速增长,截至2017 年上半年,已多达48 家。 其中,“苏·皋长寿”品牌由如皋市农产品流通销售商会在上海设立,并已开设直营店5 个。 与此同时,启东苏合合作联合社实现了基地产品与消费市场直接对接,且在上海开设了7 家直营店。 海门欣乐露地蔬菜专业合作社设有两个直营门店,直供上海宝山区的两个菜场和聚乐集团。 海门味之源家庭农场、好年生态农庄等,通过会员制家庭配送、“农产品饥饿营销法”等已成功与上海白领阶层建立起从田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如皋范氏水产日营销量达7.5 万公斤,年营销额近4 亿元,同时在上海大中型水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专卖店。

(四)打造了一批在上海市场颇具影响力的特色农副产品品牌

经过多年的市场接轨和农副产品营销,南通特色农副产品在上海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增强,也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 南通有海门山羊、海门黄鸡、海门香芋、如皋黄鸡、启东青皮长茄、如东狼山鸡、启东洋扁豆、万年香沙芋艿等地理标志农产品8 个;打造了“通农三宝”“苏·皋长寿”“海安大米”等多个区域公共品牌。 如皋黑塌菜、香堂芋、萝卜干等地方长寿特色农副产品在上海年销售额达8000 多万元。 海门特粮特经作物年产量5 万吨,向市外销售4 万吨,其中3 万吨左右销往上海市场。

二、对接服务上海的主要抓手与成效

(一)展销会持续发力,平台效应凸显

据统计,南通10 多年来在上海累计举办、参加农业展示、展销会30 多场次,每年两次定期在上海举办农展会,各县市区也经常赴沪举办农业招商会和农产品展销会。 定期不定期由市委、市政府在上海举办农展推介活动,展会效果明显。

1.签约项目有序推进

2016 年推介会上签约的24 个项目,其中14 个贸易项目已完成贸易额7248 万元;9 个投资项目已全部开工,实现投资额3.44 亿元。 江苏弘玖水产品有限公司和上海辉强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的乌鱼物流中心及深加工生产线改造建设项目,已投入8000 万元,已试产,流动贸易额达6000 万元。 启东市启隆镇人民政府和农道(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的农道有机生态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8000 万元,部分主体建设内容已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有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农业项目。 同时,各地在招商引资上做足对接服务上海文章,一大批来自上海的产业转移项目成功落户。 仅2017 年上半年,南通承接规模以上上海投资项目83 个,计划总投资95.0 亿元,已完成投资20.2 亿元。

2.参展单位会后收获订单

经跟踪问卷调查,在上海农展活动169 家参展主体中,有6 成以上接待了上海企业或个人再度造访。 通州区石港镇粮满囤家庭农场在上海农展会结束后第二天,就与追到石港的上海市垚甲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大米供应合同,每个月供应5000 公斤,每公斤价格高达20 元。 龙顺米业、弘玖水产、洲源稻米、鸿基食品、恒富隆冷冻食品、麦蒂酥食品、景瑞农业等27 家单位已收获订单金额4.3 亿元。

(二)休闲观光农业态势增长明显

近年来,南通市农业和旅游部门充分利用南通市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禀赋,调动各种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资本,建设了一批面向上海市民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农产品生产、服务价值链得到延伸。 到各休闲农业景点游玩的上海市民大幅增加。 海安龙湖山庄与上海旅行社签订协议,每天都有约200 多名上海游客来此山庄游玩。 海门金盛度假村开通上海人民广场到园区休闲游的免费直通车。

(三)各县(市)区积极出动,接轨工作亮点纷呈

在对接服务上海工作方面,各地把握关键,精准施策,亮点纷呈。 如皋分别在上海和当地成立了沪皋流通销售商会和农产品生产协会,通过“两会”对接,为如皋农副产品进上海搭建了快速便捷的“高架桥”,同时每年都在上海举办“苏·皋长寿如皋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不断扩大长寿特色农副产品在上海的影响力。 海门举办了“农业·旅游项目推介”“2017 江苏·海门首届葡萄文化旅游节暨对接服务上海招商会”等多项主题活动,促成悦海公司与上海巨鹿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实现“基地对接、蔬菜直供”。 启东2017年7 次赴上海开展对接学习交流活动,分别就农产品展销、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基地市场对接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事项开展研究探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创建上海外延基地,产销合作加深

为了确保南通更多的优质蔬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加快南通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农民增收,从而进一步畅通产销、供需渠道,实现与上海市场的销售信息对接、产销信息共享就显得尤其重要。 近期,按照上海蔬菜外延基地生产经营评价标准,南通市农业主管部门组织推荐了海门强盛蔬菜生产基地等来自南通7 个县(市)区的12 家基地、总面积18849亩,申报了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 上海蔬菜集团专家组成考察组,对南通市备选的12 个基地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田间管理档案、物联网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有力推动了南通蔬菜基地与上海协同发展水平。

三、存在问题

纵观近年来南通市农业接轨上海所取得的成效,南通与上海间的农业接轨已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转型,由原先的自发行为转到主动接轨,由民间接轨到政府参与接轨,组织程度日益提高,思想观念日益更新,认识层次日益提升,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南通现代农业的发展。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南通市在建设上海优质农副产品市场服务保障基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今后需要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产业链条短而细,质量管理能力不足

多数农产品仅进行简单和初级的包装或加工,而深加工、精加工、系列加工的产品并不多,直接导致产品附加价值较低,影响产后加工与市场拓展的能力。 其中私营企业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新的质量管理模式因为缺少内生原动力而无法推行,加上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薄弱,一些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运用率也不高。

(二)注册多乱散杂,区域品牌效应不强

南通农产品品牌以企业自主申报为主,目前一家企业申报多个品牌问题突出,注册品牌虽多,但缺乏地域性显著、带动力强劲、影响广泛的知名区域品牌;与山东、苏南、浙江等地区相比市场竞争力与品牌认知度差距明显,未形成组团出击、集中打响品牌的合力。

(三)生产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不高

目前南通农副产品进入上海市场的方式主要以营销大户自发和产地直销,存在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进行销售的比例不高,产品档次、销售层次较低等问题。 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形不成合力,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和供沪农产品的组织。 多数销售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缺乏新业态与新模式的创新。

另外,在引进上海农业投资项目和拓展南通农副产品在沪销售市场方面,缺乏相应的引导鼓励政策和资金扶持措施。

四、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努力提高对接服务上海市场水平

围绕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瞄准无缝对接上海市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从生产端、供应侧着手,瞄准上海市场的消费和需求,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大幅增加绿色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凸显南通农副产品“生态、优质、可口”的特色与优势,以更丰富的优质农副产品和生态乡村旅游产品,为上海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力争到2020 年底,南通5%的水产、10%的粮油、15%的花木、25%的畜禽、30%的果蔬销往上海市场,实现农副产品在沪年销售额200 亿元以上。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超对接、产地直销、食物短链、社区专供、会员配送等新模式。 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示范点,推进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出台更多的引导鼓励政策,形成多元资金投入机制。

(一)规模化经营,建设供沪服务保障基地

加快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一批优质稻米产业化基地和粮食产业园区,统筹推进蔬菜优势产区和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快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新增一批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培育一批主题创意农业园和农业特色小镇。 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能力,使南通成为供沪农副产品的加工基地。 建成高效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20 万亩,发展经济林果规模达22 万亩,肉、蛋总产量达到100 万吨,每年新打造优质农副产品市场服务保障基地10 个,力争到2020 年底,南通粮食自营联盟面积达到5 万亩,订单联盟达到30 万亩以上。

(二)标准化生产,打造安全放心农产品形象

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上海市场准入为坐标,从根本上提高南通市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一手着重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标准体系,主攻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一手着重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从田头到餐桌,加快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倒逼机制,建设让上海市民放心的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 到2020 年底,南通新增省级以上农(渔)业标准化示范区12 个,种植业“三品”产量占比达到55%,渔业“三品”比重达到90%。

(三)品牌化营销,提升供沪农副产品市场份额

加强建设农产品的特色品牌,如海安大米、如东大米、如皋长寿系列农产品等具有南通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着重打造经营一批南通“菜都”“菜乡”的品牌,以知名企业和行业协会为核心打造特色品牌,同时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特优品牌,打响农副产品品牌战略,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为进一步提高供沪鲜活农副产品的常年供应能力,要加强农产品的包装、储藏和保鲜。 大力推行特色农副产品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制度,加强对特色农副产品的保护和开发,重点推介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竞争力。 打造有较高知名度的南通地区特色的集体商标,提供给南通名特优新农副产品生产者进行双商标使用,不断扩大南通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四)精准化投放,丰富农副产品在沪销售形式

加强与上海的对口交流,定期在上海开展整体性的农副产品展销、推介活动,扩大南通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和外向度。充分运用各种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完善南通农副产品市场流通、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 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改变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场对接、产地直销、食物短链、社区专供、会员配送等新型经营模式。 在上海增设一批南通农副产品直供窗口、配送中心,健全南通农副产品上海营销网络。 到2020 年底,在上海设立农副产品直营店(点)260 家,建立农副产品市场销售联合体5 家。

(五)区域化发展,深化沪通两地农业合作与交流

聚焦高效优质农副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电子商务、农业休闲观光等领域,包装推出多个新项目。 与上海农业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对接打造共建平台,承接上海产业梯度转移,打造成上海农业外溢功能的承载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和创新模式的复制区。 通过上海的三大农业科创中心,引进上海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以及新品种的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提高良种的覆盖率以及更新率。 同时,利用上海的优势资源,取得新品种培育、高效栽培、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关键农业设施、标准化生产、主要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发和技术推广方面的重大突破,促进南通市农业科技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吸引上海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南通建立种养基地,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猜你喜欢

农副产品南通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山西800余种农副产品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交会
南通职业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我的基地我的连
什么叫一、二、三类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