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英文人名翻译及在音乐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2020-12-03米磊

音乐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译法姓名发音

米磊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中外文化也在不断地碰撞中相互借鉴、融合。姓名,作为文化的独特载体,体现着民族、国家特有的文化内涵。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英文名字为中国大众所熟悉和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对英文译名的合理翻译。人们更愿意使用带有中式姓名命名特点的英文译名,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接受英文译名的汉化。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英文译名也会出现各种不合时宜的翻译版本,对其有效传播造成影响。本文将分析英文姓名的特点以及译名的命名原则等,对英文译名的翻译特点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英文姓名的文化特点

世界各国因文化习俗不同,对姓名的命名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东方,崇尚集体主义文化,故历来以家族、国家为重,这一特点也体现在名字当中。中国人的姓名是“姓氏+名字”,姓氏代表一个人的家族起源,对国人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放在最前面,而名字通常由父母等长辈代取,往往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除此之外,英文中有“中间名”,其位置在“教名”之后,姓氏之前。中间名的来源也和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避免重名,体现独立性和个人特点,中间名可以由自己选择,是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中英文姓名差异决定了翻译过程中对译名的使用情况,避免姓氏与名字出现错序,避免用中间名代替教名的现象发生。

二、英文译名的译法特点

英文姓名与中文姓名的差异使得英文译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以避免混乱的情况发生。在中外交往千百年的历史中,姓名的翻译方式不断得到完善,本文总结译名翻译有如下特点:

1. 按音移译

对于英文人名的译法,吴重龙、白来勤(1982)指出:“没有通用译法的人名、地名等,在翻译时一律以‘名从主人为原则,按其本国读音翻译。”也就是说,音译是人名翻译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音节的总体对应和发音的基本相似是译名对原名的准确反映,也是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的体现。例如:Ulysses发音为/ju(:)lisi:z/,其中文译名为“尤利西斯”,英文原名四音节,发音部分前三个音节几乎完全一致,最后一个音节英文为浊辅音z,译名为清辅音,总体上实现了一一对应;再如著名歌手Taylor Swift的译名为“泰勒·斯威夫特”。 Taylor英文发音为/teil?/,中文译为“泰勒(tài lè)”,元音较为相似,“勒”字发音与英文音标/l?/较为相似,而“斯威夫特”的读音与/swift/几乎一致,算得上是广为接受的译名之一;Daniel发音为/d?nj?l/,音节为三个,译名称作“丹尼尔”,同为浊音“d”开头,/d?n/与(dān)读音几乎相同,后两音节发音类似,是常用的姓名之一。

对于人名的译法,陈顺意(2018)认为“专有名词的翻译应遵循“最大音似”原则, 即中文译名与原文在发音上保持最大相似。”然而本篇认为, “最大音似”的界定目前并不清晰。采取“最大音似”意味着译者在使用中文翻译英文姓名时需要放弃中文发音习惯,生硬模仿外语(英语)的发音效果,不仅译出的名字不中不洋,而且发音拗口,带有强烈的音译违和感。举例来说,石油大王Rockefeller中文名为“洛克菲勒”,是结合了中文发音和音似原则进行的音译,而根据最大音译原则,应译为“绕克菲勒”十分拗口,此类例子不胜枚举。综上所述,译语音节的总体对应和发音的基本相似是英文姓名汉译的具体特点。

2. 英文译名的汉化译法

随着千百年来中外交流不断扩展,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出于沟通需要、对入乡随俗的考虑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少外国人给自己起了中国名字并得到了认可,在生活中也一直使用。此外,一些译者为方便沟通和记忆,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根据汉语发音对英文译名进行了调整。郭延礼(1998)将此概括为:“原书人名地名, 皆以和文谐西音, 经译者一律改过, 凡人名皆改为中国习见之人名字眼, 地名皆借用中国地名, 俾读者可省脑力, 而免艰于记忆之苦。”由此,兴起了一批汉化的英文译名,其中代表作品为傅东华译本的《飘》,文中人物姓名均为中式译法,与陈良廷版《乱世佳人》(同一本书的不同译法)译法有所不同。马洁(2018)总结如下: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区别看待。外国人取中文名字并且得到认可,并在生活中进行使用以代表身份,意味着其汉语名字代表了其独立个体的身份,可以与其英文名对应,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其中文名为独特的“译名”,并在使用时代表其身份。如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先生,其中文译名为大众所接受,而其英文名乔恩·亨茨曼(Jon Huntsman)却鲜为人知,因此,人们认为Jon Huntsman 对应的官方译名为“洪博培”;加拿大主持人大山先生原名为马克·亨利·罗斯维尔(Mark Henry Rowswell),但其“大山”的称呼为广大中国电视观众所熟知,因此大家称呼马克为“大山”,其译名也为特有的译名。

3. 译名差异性的分析

(1)通识译名的差异性

同一个人的英文姓名在不同的具体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译名,这是译名差异性的体现之一。在一些情况下,因为译者对译名的认识不同,基于的翻译原则不同,所以音译也可能出现多个版本并且都为人们所熟知。

(2)约定俗成的译名差异性

在中外交流中,有一些译名约定俗成,有明确的指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尊重该译名,但是这是对译名的一种继承与改进,并非“墨守成规”。原先所认为的“约定俗成”的译名, 经过历史的洗礼, 有的被规范化, 有的则消失、被淘汰。因此,“约定俗成”这一原则所指代的对象是动态的、發展变化的(马洁,2018)。

译名具有性别特征,这也是约定俗成的关键区分情况之一。如美国著名演员Marilyn Monroe被称为“玛丽莲·梦露”,而James Monroe则被称作“詹姆斯·门罗”,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者为女性,后者为男性。“梦”“露”二字在中文中带有女性姓名色彩,而“门”“罗”则更为中性,因此作为男性译名更为妥帖;英文名Tracy有男版“特雷西”和女版“特蕾西”之别,如篮球明星“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加拿大女演员“特蕾西·斯皮里达科斯”。同时,近年来一些体坛女运动员的译名也提高了性别识别度,如网球运动员“莎拉波娃”“库兹涅佐娃”等。

译名的差异性的体现多种多样,因此译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坚持约定俗成,或根据新的要求更新、统一译文,以实现英文译名的准确翻译。

4. 文学人物的英文译名

文学人物的英文译名与常用译名在一些情况下有所区别,除了遵循常见的音译原则之外,一些译者在翻译时将人物的特点和作品的情节相结合,将人物译名进行了新一轮的加工,使得译名暗示或突显作品的相关特点,有益于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举例来说在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著名作品《简·爱》中,“简·爱”这个译名引发了读者的联想。简·爱本名为Jane Eyre,其中姓氏“Eyre”的读音为/e ? /,按照音似原则可译为“简·艾尔”或“简·埃尔”。然而,其广为接受的译文版本“简·爱”实际上结合了作品的寓意。作品中“简·爱是现代女性的一面镜子:人不应做金钱的奴隶,不应做他人的附庸;无论社会地位有多卑微,无论生活道路有多曲折,人都不应向命运低头,应在追逐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达的信念下,做生活的强者,做幸福爱情与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朱海麗,梁新惠,2018)”。“爱”字不仅在发音上与Eyre相似,也体现了整部作品的主题“爱情”,包含着主人公自爱自强的性格特点,因此比只有音似的译名“艾尔”或“埃尔”要好很多。

再如《悲惨世界》中的警长Javert,中译名为“沙威”。 他在文中是追捕主人公的警探,性格冷静而威严,连上楼梯的步伐也从容不迫。他代表着旧世界的秩序,是法律严酷的执行者。他的存在给读者一种压迫感,令人“不寒而栗”,也不禁担心起主人公的命运来。因此无论是从身份上来说,还是从个性角度出发,“威”字都能很好地反应其特点,所以将Javert译成“沙威”更为贴切。

三、译名的审美体验及在音乐专业课堂中的应用

中国人起名字追求吉祥、美好的含义。王翠霞(2012)认为:“追求‘美名美称的心理,与不同时代及文化传统有关,并由此形成了追求美的社会心理。”由此可知,中国人的名字多带有审美体验。同样的,英文译名的汉字选择也应当符合汉语起名的习惯,避讳禁忌的文字组合。

常用的译名所选用的审美体验汉字包括但不局限于:德——“道德、品行”,如Leedom——利德姆等;恩——“恩泽、恩惠”,如Blaine——布莱恩等。类似例子还有很多,译名的审美倾向使得它们可以被中国文化所接受,从而更好地传播开来。在音乐专业课堂中,译名是否准确,是否符合人们的审美特点,需要译者潜心研究。

英文姓名的翻译有诸多特点,只有与本国文化相适应才能译出被国人接受的译文。具体译名的确定还要综合考虑翻译的环境和译语的差异性,避免混淆的同时可以增强译文的审美体验,进而为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提供有效支撑。

本文浅析了译名的一些特点,包括英语姓名的构成、音译的方法、汉化的译法、同一译名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差异性、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译名和译名的审美体验等。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加深,译名也在不断地更新,包括网络译名和昵称、绰号等,都在推动着中外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促进着世界文化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见吴重龙、白来勤:《编辑工作手册》,华艺出版社,2004年版。

[2]见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霍彦京:《英语人名的文化特征及翻译策略》,《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4]陈顺意:《“特朗普”还是“川普”——论英语人名地名翻译的原则》,《凯里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5]马洁:《论西方人名的汉译演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6]朱明胜:《西方人名的汉译——以“希拉里”和“特朗普”为例》,《翻译论坛》2018年第3期。

[7]姜朔:《浅谈英文人名翻译》,《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33期。

[8]朱海丽,梁新惠:《简·爱刚毅、果敢个性背后的理性思想探析》,《甘肃高师学报》2018年第6期。

[9]王翠霞:《中国人起名的语言艺术》,《语文建设》2012年第8期。

[10]新华通讯社译名室:《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

米 磊 沈阳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译法姓名发音
Playing with h
小记者档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Playing with /eI/
第一单元综合模拟测试卷
Playing with u_e
找朋友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