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唱出新时代中国声乐最强的声音

2020-12-03李芳屹

音乐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钟奖声乐比赛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成功举办。声乐(美声唱法组)、声乐民族组、二胡组、提琴组的近300名参赛者,经过8天的激烈竞争,产生了20名优胜者,其中,声乐(民族)组5名,(美声唱法)组5名。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不仅有利于促进流行音乐和文化生活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专业音乐的繁荣发展。自2001年創立以来,金钟奖评选活动一直是国内专业歌手的巅峰对决。她致力于展示国内专业院校和团体的音乐实力,并使人们看到了中国声乐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一、坚守初心、权威和专业是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永恒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中国音乐金钟奖大赛和音乐人才秀等节目完全不同,她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坚持权威、全面、专业,不追求“眼球经济”“流量为王”“轰动效应”“明星效应”,坚决不成为市场的奴隶,从她诞生那天起,她就一直在努力克服其它比赛存在的弊端,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不断修订比赛的奖励机制和评奖规则。评委会和监审委员会的管理方法可以确保评选工作按照程序依法依规进行,保证公开、公正、公平。如,本届的评选遵循回避评奖制度的要求,并且以盲听的方式对比赛进行评判。比赛期间,监审委员会监督整个过程。比赛开始前,所有评委、选手和工作人员均与组委会签署承诺书;评委的来源、构成及比例继续扩大。如,本届“金钟奖”的评委委托11家专业音乐院校,37个团体会员单位,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主席团和著名音乐家四种渠道认真推荐,根据专家评委库的人数达到三倍于现场评委人数的原则,形成了本届金钟奖四个组别的评委库,然后按照一定的结构比例从评委库中选出三分之一的成员组成现场评委。评委的组成更加丰富。如评委的类别既包含业内知名的作曲家,歌手和声乐教育家,还加入了活跃于音乐界一线的理论教育家、指挥家和评论家,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他们对比赛选手可以做出更多的专业判断,使评选工作进一步凸显公平、公正原则和权威专业的特点,从而确保了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守正创新、引领时代是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时代追求

中国音乐金钟奖是中国音乐中最重要、最富有含金量的比赛。它每两年(逢单年)举行一次。自2001年创办以来,金钟奖已举办了12届。它的形式和内容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它坚守中国文化立场,传承中国文化基因,彰显中国美学精神,践行中国审美教育传统,在实践中实现守正与创新。2019年比赛在成都举行,比赛在形式、曲目、大众参与等方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首先是利用最好的场地设施作为比赛场地,如成都音乐厅、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厅等,这为比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保障,确保比赛能够顺利并高质量完成。其次,除了正式的第12届金钟奖比赛外,还有各种形式的配套活动,如“金钟心连心”走入基层慰问演出、“金钟”与成都音乐界对话、“走进艺术”金钟大师课、行进中的“金钟”等各种活动,用音乐讲中国故事,用音乐传递善与美,用音乐弘扬中国精神。再次是采用与时俱进的手段,优化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资源,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介,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金钟奖,走进金钟奖,参与金钟奖,感受金钟奖,使金钟奖的受众面不断扩大,影响的广度与深度也不断扩大,让音乐艺术“飞进寻常百姓家”,同时其高度的专业性,促进了中国音乐产业的繁荣发展。有高原方能有高峰,从高原到高峰,有漫长的路要走,但金钟奖在这条道路上不断进行探索,不懈追求,即弘扬中国音乐艺术,又回应大众时代需求,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足之间的矛盾贡献力量。

三、树立品牌、凝聚精神是音乐金钟奖的价值追求

中国音乐金钟奖已经举办了12届,至今在中国音乐中仍然保持着崇高的地位和影响力,除了其官办背景及专业性等因素外,树立品牌和凝聚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其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经过18年的发展,中国音乐金钟奖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定位、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她不仅仅发现年轻的艺术人才,更在培养顶尖音乐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2019年的金钟奖参赛者涵盖了三个年代的歌手,1980年代后,1990年代后和2000年代后,歌手年龄跨度大,反映金钟奖在业界的影响力之深远,也显示出比赛竞争之激烈。参赛作品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包括中国歌剧选段、古曲作品、地方民歌、流行歌曲、花腔作品、原创艺术作品、外国艺术歌曲、外国歌剧选段等,反映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多样性,也充分说明中国声乐人才的丰富性,金钟奖已经成为中国声乐的代表品牌,保持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让品牌的价值更深远已经成为金钟奖自觉的艺术追求。在“金钟奖”比赛之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品牌,例如“青歌赛”。品牌建设不仅是文化实力的体现,而且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品牌需要多种因素的结合,不能孤芳自赏,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研究艺术未来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点,采用多元化的资本投资、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全面立体的宣传,融入支持行业发展的各类人才,使其发挥合力,进而塑造起权威、知名品牌。人才是其核心要素,自成立以来,“金钟奖”竞赛以其高标准和高规格吸引了公众。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歌手、理论家等汇聚一堂;艺术家们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音乐会、音乐讲座)锦上添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音乐学院等专业组织运用直播、微博、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来宣传活动信息。“金钟奖”大赛的优秀人才也成为了音乐界的青年人才,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使“金钟奖”成为一个音乐品牌。“金钟奖”的品牌价值在塑造主办该赛事的城市的品牌和形象方面也发挥了作用,第12届“金钟奖”在成都举行,在促进成都成为“国际音乐之都”上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促进了四川音乐产业的新发展。

金钟奖作为音乐行业的权威和专业精神,不仅对音乐行业有影响,而且在公共领域也具有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最重要的功能是提高公共音乐的质量。金钟奖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新闻发布会、官方微博和个人微博、公共账户等媒体向公众传播相关事件、专业评论和主题,并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指导。例如,在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及承办方将有关比赛的信息传达给公众,随着评论家的影响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将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金钟奖”和中国专业音乐。比赛期间,大量媒体实时报道比赛情况,采访评论员,并向公众传播专业评论。同时,比赛在互联网上直播,公众可以观看比赛并听取专业评委的意见。比赛期间,选手,评委和评论员与公众互动。这种互动关系缩小了双方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密切合作。同时,通过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官方网站,比赛评论被写成专题文章供阅读和学习。“金钟奖”不仅在互联网上与公众互动,而且与惠民主题紧密相关。走出比赛现场,进入社区,并让广大公众接触到杰出的音乐表演,从而增强人们对专业音乐的认识。大众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金钟奖”比赛的18年中,可以看出,公众对音乐知识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审美水平以及对高雅艺术的热情都得到了提高。在历届的网络平台上都能看到高水平的发言,在比赛现场也经常出现一票难求,座无缺席的场面。大赛评委廖昌永认为:“以前几届需要推动的地方很多,像以前很多民众不太了解西乐,像小提琴、钢琴、创作音乐等等,到现在老百姓对音乐的接受能力出乎意料的高了。”这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提高音乐素养的具体行动。

简而言之,品牌建设,价值展示和精神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金钟奖用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坚守初心,做好守正与创新,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我们才能唱出新时代最强劲的中国声乐作品,才能使这项赛事走得更远,影响更长更深刻。

李芳屹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金钟奖声乐比赛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