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乐器在坂本龙一 《Open The Door》中的运用研究

2020-12-03王嘉阳刘奇

音乐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织体弦乐民族乐器

王嘉阳 刘奇

中国民族乐器经过数千年发展,无论是乐器的种类,表现内容,还是乐器的演奏风格以及诸多的表现手段,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在电影《末代皇帝》的配乐中,坂本龙一将东方韵味融入西方管弦乐中,细腻悠扬地描绘着历史,感人至深。在其配乐《Open the door》中,坂本龙一使用了二胡、琵琶两种中国民族乐器,其细腻的音色、凄美的旋律,预示了溥仪充满无奈的一生,展现出中国民族乐器独特的音乐表达与情感表述。

《末代皇帝》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电影佳作, 娓娓道来了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无奈与坎坷的一生。其配乐《Open the door》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负责为本片作曲的是中国的蘇聪、英国的戴维·伯恩(Dadid Byrne)、日本的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作曲家将东西方音乐相融合,充满着东方色彩的神秘凄幽与西方音乐丰富的情感表述手段。影片开头处的配乐《Open The Door》, 是小溥仪离开母亲,被送入宫中时的背景音乐,是他所有身不由己的开始。其中二胡、琵琶两个中国民族乐器,给音乐添加了独一无二的色彩。

坂本龙一(1952-)是日本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歌手、演员、钢琴家,其作品众多,体裁内容丰富。坂本龙一在日本音乐界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力,他的音乐风格多变,一直不断探索新的音乐表现形式。他在创作中风格多变、融会贯通,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并不断探索新的音乐形式。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坂本龙一创作的音乐一共有九首,以本文中主要研究的《Open The Door》举例,其音乐制作主要运用了中国特色古典乐器二胡、琵琶与西方管弦乐器融合。

一、将电影的内涵表现到了极致

我国民族器乐艺术源远流长,经历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推移,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公元前19世纪以后,民族乐器经过人们不断的创造、改革、交流和创新,无论是乐器的种类,表现内容,还是乐器的演奏风格以及诸多的表现手段,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秦汉时期出现了琵琶,最早是以民间声乐《相和歌》的伴奏形式出现。二胡则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中,丰富多样,各色各样的表现方式都有,表现能力及其有趣丰富,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也不失庄严,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在诸多管弦乐作品中都有使用。

“电影本身融入民族音乐,这样的方式很大形式上能够让民族乐器得到发展,成为重要的推动载体。”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中国民族乐器已有拥有了自己民族特色,因此,民族乐器的运用能有力地唤醒观众的共鸣。本文将从配器织体、乐器性能特点的运用两个方面,对中国民族乐器在坂本龙一《Open The Door》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二、民族乐器在配器织体上的运用

(一)以点状织体呈现

“点状织体”主要通过原始素材主题产生的纵向音程、和声,在乐曲中以点缀、过渡的状态呈现。横向以二度、三度进行的长音线条为主导,通过琵琶的摇指,使音色转接至快速的前八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织体。纵向上是由低音提琴、大提琴形成的八度基础上,覆盖由中提琴和小提琴的三度构成的音响结构。

琵琶摇指的加入,将旋律从弦乐组沉重的长音过渡至快速的三连音,在沉重的变化过程中象征了溥仪起伏、无奈的一生。

(二)以线性织体叠加呈现

“线性织体叠加”以二胡、琵琶主奏的进行,弦乐组的长音演奏完成。横向线条由二胡、琵琶下二度、上五度运动和弦乐组踏板音色长音织体构成。纵向是在一个由小提琴一、小提琴二形成的五度基础上,覆盖由低音提琴、大提琴形成的八度而构成的音响结构。

琵琶上下运动的音程宛如少年时期的溥仪,生活总是被他人限制自己思想,实属无奈,但还是对这样的生活抱有期望和对自己今后生活的理想信念寄予厚望。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起伏、涨落,“线性延长”像是一片光,时不时会穿过云彩洒落下来,附着在主题音型上,调配着乐曲的光影明暗。

(三)块状织体

“块状织体”以弦乐组齐奏为主,在纵向上加入了琵琶,使弦乐组与琵琶在不同音色的直接对置中造成了色彩上的变化。横向上由琵琶短时值音符的跳音组成的块状音响体,纵向上是由琵琶、大提琴的多重八度的基础上,覆盖由低音提琴、中提琴形成的八度而构成的音响结构。

琵琶的加入,使弦乐组快速的三连音在沉重中加入了许多紧张感,与其后长线条的旋律形成对比,增加了乐曲的神秘色彩。

三、民族乐器在性能上的运用方式

(一)拨弦乐器

在作品《Open The Door》的第15小节中,琵琶主要以增色、过渡的方式出现。在谱例4中,琵琶作为前后两种不同织体的过渡,营造出紧张感。琵琶演奏Em的9音#f,体现出溥仪无奈人生中的迫不得已、初心破碎与顾影自怜。

在作品《Open The Door》的第29-40小节中,琵琶则以突出、强调的方式出现。辅以二胡婉转动人的主题旋律,以十六分音符装饰音进行点缀。像是溥仪童年时藏在龙椅下的蛐蛐,有这些许童趣,也伴有着希望。而在当主题再一次重复时,仅剩二胡的演奏,宛如成年后的溥仪, 在万般受挫之后,只剩下心灰意冷,悲情深入骨髓。

(二)拉弦乐器

在作品《Open The Door》中,二胡主要演奏了主旋律,同时,在创造者融入了西方乐器文化的因素,更大程度上拓展了电影内容的呈现方式,对里面的人物更加细致的进行阐述,让故事细节更加饱满,人物形象直观化、大众化。具体分析:主题旋律的总体呈现下降音程, 但是在下行的趋势中有许多来回的上行二度。二胡扣人心弦的音色,与同为拉弦乐器的小提琴相应相合,交融的两个中西方弦乐器,撑起乐曲中最重要的情感线。盘旋曲折的旋律宛如少年时期的溥仪,生活总是被他人左右,万般无奈。但又少年志气,想要进行奋斗与追求,却往而不得。

四、结语

在电影《末代皇帝》的配乐《Open The Door》中,作曲家坂本龙一通过加入中国民族乐器,提升织体层次的音乐语言来表达情感,与影片环环相扣、丝丝相握。在影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民族乐器与西方乐器的紧密结合,这是民族器乐在电影中创新应用的典型例子。作曲家通过精细的配器布局,使音乐的中西融合感与历史感层层递进,也同时使主题音乐进行不断的深化,推向高潮。

坂本龙一深厚又巧妙的创作技巧展现出中国民族乐器的柔情之美,民族乐器给我们人类赋予的音乐文化是不可能被超越和所替代的,我们应该秉承经典文化,但是同时也要注重与现代音乐的融合碰撞。现如今不管是传统还是现代,无论是同一民族还是不同民族,都需使这些乐器在现代音乐文化中创造出新的魅力,才能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在多元化的音乐世界里,中国民族乐器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面向全世界时,更是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去创造出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贾晓莉:《中国民族乐器(之七)琵琶》,《音乐生活》2014年第7期,第57-58页。

[2]韩晟:《论民族乐器在当代音乐中的应用与发展》,《音乐生活》2017年第4期,第67-68页。

[3]民学:《中国民族乐器改革回顾展演展示活动在京举行》,《人民音乐》2013年第7期,第75页。

[4]姚亚平:《中国民族器乐创作的百年追求》,《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67-78页。

[5]戴宏威:《管弦乐配器法》,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第9页。

王嘉阳 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学生

刘 奇 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织体弦乐民族乐器
小学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让爱传出去
小跳蛙
我的好妈妈
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如何培养孩子对民族乐器的兴趣
漫话中国民间乐器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