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数学课堂的方法研究

2020-12-03车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9期
关键词:课堂问题认知结构初中数学

车敏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呈现出高效的态势。因此,本文笔者便以初中数学学科为主,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展开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认知结构;认知难度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过程。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初步形成,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的各个要素实现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一个教与学的网络形式。但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严重,将教学自然地定义为教师教的过程,造成学生的学变得机械化、被动化,这样便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作为课程的构建者,应积极发挥教育机智,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场,以此帮助他们主动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一、结合新旧知识,设置课堂问题

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新知识大多数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并且新旧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结,而学生往往在面对新知识时,难以产生学习切入点。因此,教师应结合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设置课堂问题,这样能够达到“以旧带新”的效果,还能够为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学生的学变得更加自主,更加积极,以此使他们完善新知识的自主构建。

以“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为例,为了使学生探索并说出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笔者首先请学生画出三角形、四边形,以此引出多边形的定义和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即: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那么是不是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呢?以这个问题为导向,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究活动中,并使得他们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导出了四边形的内角和。紧接着,笔者进行追问,即:除了连接对角线,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这便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探究行为,并在找到规律、归纳总结后得到n边形内角和公式。可见,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结设置课堂问题,既能够使学生产生更加深层次的探究欲望,还能够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使他们进一步更新知识体系。

二、重视操作活动,完善认知结构

初中生的认知结构正在初步完善,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需要抓住这一时期,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操作环境,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完善数学认知结构的自主构建,还能够给学生更多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空间,使他们的认知得到不断锻炼,从而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

以“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为例,为了使学生通过作图直观地理解角平分线的两个互逆定理,在讲解角平分线的作法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角平分线仪器的原理,使学生理解作图依据,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说明。此外,在讲解角平分线的性质时,笔者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主画图,并通过度量猜想、证明结论、归纳总结等环节,使他们感受到作已知角平分线的方法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因此,通过操作活动的积极展开,不仅使学生的思维与动手操作活动结合起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顺应了学生的思维习惯,还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使他们的学变得更加有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降低认识难度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便使得学生的学习出现一定的难度,而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既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还能够给学生一定的感知觉冲击,使他们的学呈现出生动化、趣味化的特征。此外,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并最终实现他们的“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以“與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为例,为了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以及基本要素,笔者首先投影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实物图,这便给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并使他们认识到“三角形”来源于生活。随后,笔者再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让他们结合已有认知发现哪些是三角形,进而使他们总结出三角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以动态化的方式演示“有一个三角形ABC,一个小虫从B点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爬到C”,同时,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即: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这便使得学生陷入了思考中,并最终使他们归纳、总结出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一结论。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构建受到各个教学要素的影响。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积极构建教学环境,并主张“学生为主”的教育观,使学生的学变得更加自主、更加积极。此外,教师还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从而为他们智力与非智力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付英兰.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J].商情,2017(3):6-6.

[2]郑亚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究[J].亚太教育,2016(21):69-69.

猜你喜欢

课堂问题认知结构初中数学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与小组合作探讨的深入研究
议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