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DJ9/S700K转辙机控制保护电路中ZBHJ、QDJ切断电路优化

2020-12-03赵文生叶伟坡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转辙机接点励磁

赵文生,叶伟坡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

据现场经验和ZDJ9/S700K转辙机电路分析研究,发现ZBHJ电路、QDJ电路具有可优化之处,现探讨分析。

1 故障案例

1)运营期间道岔失表,启动道岔后,A、B机均无法操纵到位。经仔细观察继电器动作顺序及排查电路之后,发现QDJ电路中RC阻容盒故障,此故障导致道岔无法转换。

2)运营期间道岔失表,经后续排查为A机1DQJ自闭电路故障,A机未操纵到位。B机因无法切断自闭电路,电机持续运转直至锁闭或者13 s后DBQ切断启动电路,造成电机过热,尖轨变形。道岔检修测量2/4 mm试验期间,与此故障现象相同。长期如此,将造成转辙机电机过热易损坏。

针对该系列问题对ZDJ9/S700K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深入研究,对保护电路进行优化,可完善保护电路缺陷,消除ZBHJ电路和RC阻容盒故障隐患,并且降低使用成本。

2 保护电路原理及功能

提速道岔S700K/ZDJ9保护电路是当一个牵引点故障不能动作时,其他牵引点也应停止转换,避免继续转换造成设备损害。

断相保护器(DBQ)电路:如图1所示,当三相交流电正常供电时,三相电流经电流互感器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经桥式整流后输出直流电,BHJ励磁吸起。当出现断相时,桥式整流无法输出直流,BHJ落下,此时1DQJ自闭电路无法沟通,电机停转;因DBQ有13 s计时功能,当DBQ正常工作超过13 s,DBQ就会自动切断三相电,BHJ落下,电机停转;防止断相、缺相情况下烧坏电机。

总保护继电器(ZBHJ)电路:如图2所示,ZBHJ励磁是A机或B机的转辙机的保护继电器全部吸起;ZBHJ自闭电路是保证A机、B机操纵到位。目的为了使2台转辙机动作协调一致,双机同步原则,保护设备。

图1 DBQ内部电路Fig.1 DBQ internal circuit

图2 ZBHJ继电器电路Fig.2 ZBHJ relay circuit

QDJ电路:如图3所示,QDJ电路中当未操动道岔时,BHJ落下,QDJ通过BHJ的后接点,保持常态励磁吸起,其第一条励磁电路:1)(未操岔)KZ24→QDJ(1-2)→A-BHJ(43-41)→B-BHJ(43-41)→KF24;在A机和B机的BHJ相继励磁吸起至ZBHJ励磁吸起的这段时间内,QDJ依靠RC阻容元件放电提供缓放作用,保持吸起,保证两条励磁电路切换时平稳过渡。ZBHJ励磁吸起后,1QDJ经ZBHJ的前接点保持吸起,其第二条励磁电路:2)KZ24→QDJ(1-2)→ZBHJ(62-61)→KF24。随着ZBHJ的吸起沟通QDJ自闭电路:KZ24→QDJ(71-72)→QDJ(3-4)→ZBHJ(42-41)→KF24。

因QDJ的接点设置控制电路中1DQJ自闭电路如图4所示,当QDJ落下时,将断开1DQJ自闭电路,电动机无法获得三相电,转辙机停止转换。

3 QDJ、ZBHJ电路优化方案

经分析研究,QDJ、ZBHJ电路优化方式为省去RC阻容盒、整个ZBHJ电路及继电器,因1DQJ有缓放功能且为道岔启动第一个励磁继电器,1DQJ型号为JWJXC-H125/80,缓放时间为0.5 s,用QDJ继电器励磁电路并联双机1DQJ接点,此时QDJ有2条励磁电路如图5所示。

图3 QDJ继电器电路Fig.3 QDJ relay circuit

图4 控制电路Fig.4 Control circuit

图5 优化后保护电路Fig.5 Optimized protection circuit

第一条:KZ24→QDJ(1-2)→A-BHJ(43-41)→BBHJ(43-41)→KF24

第二条:KZ24→QDJ(1-2)→A-1DQJ(22-21)→B-1DQJ(41-42)→KF24

分析发现,1DQJ缓放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道岔操纵到位后,QDJ闪动。经研究可通过更换QDJ继电器型号,原QDJ继电器为JWXC-1700,更换为JWXC-H340(缓放时间0.5 s),两者缓放功能加起来可保证道岔转换到位后,QDJ不抖动。

现场验证优化后电路功能。

1)当道岔正常操动时,首先控制电路正常,DBQ三相电供电正常,A机BHJ和B机BHJ相继吸起,目前A、B机已经完成至BHJ吸起阶段,所以1DQJ处于完全吸起状态,沟通QDJ第二条励磁电路如图6所示,使QDJ保持励磁吸起直至A、B机道岔转换到位,BHJ相继落下,1DQJ缓放0.5 s后相继落下。

图6 QDJ第二条励磁电路Fig.6 The second QDJ energized circuit

2)现场设置道岔操动过程中遇到卡阻或者无法解锁时,前期BHJ相继吸起直至QDJ第二条励磁电路沟通,道岔操纵13 s后DBQ切断三相电,BHJ相继落下,切断1DQJ自闭电路,电机停止转动。此时由于1DQJ和QDJ有缓放功能,可保证两条QDJ励磁电路平稳过渡,直至A、B机BHJ全部落下,接通第一条励磁电路。

3)设置道岔A机故障,B 机完好时,应保证A、B机同步动作的原则。当A机故障时,设置以下故障点。

a.A机1DQJ励磁电路故障,因B机1DQJ励磁电路串联A机的1DQJ,所以B机1DQJ励磁电路无法沟通,A、B机BHJ不吸,此时ZBHJ励磁电路不沟通;操纵道岔时,QDJ励磁电路走第一条励磁电路:KZ24→QDJ(1-2)→A-BHJ(43-41)→BBHJ(43-41)→KF24;A、B机都不动作,满足同步原则。

b.A机1DQJF励磁电路故障,2DQJ转极电路故障或者DBQ故障,三相电回路故障,BHJ继电器故障;操纵道岔时,QDJ励磁电路走第二条励磁电路:KZ24→QDJ(1-2)→A-1DQJ(22-21)→B-1DQJ(41-42)→KF24。因A机1DQJ自闭电路未沟通,待1DQJ缓放结束后,第二条QDJ励磁电路断开,QDJ缓放结束后失电落下。最终切断B机自闭电路,A、B机电动机停止转动,满足同步原则。

c.A机1DQJ自闭电路故障时,因A、B机BHJ均已吸起,1DQJ继电器已完全吸起,完成QDJ第二条励磁电路,A机因1DQJ自闭电路无法沟通,最终1DQJ缓放落下,切断QDJ第二条励磁电路,QDJ缓放后失电落下,B机也停止转动,满足A、B机同步原则。

4)设置道岔B机故障,A 机完好时,应保证A、B机同步动作的原则。当B机故障时,设置以下故障点。

a.B机1DQJ励磁电路故障,A机BHJ正常吸起,B机1DQJ未吸起,由此可知QDJ第一、第二条励磁电路均无法沟通,QDJ缓放后失电落下,切断A机自闭电路,A机停止转动。满足A、B机同步原则。

b.B机1DQJF励磁电路故障,2DQJ转极电路故障或者DBQ故障,三相电回路故障,BHJ继电器故障;操纵道岔时,QDJ励磁电路走第二条励磁电路:KZ24→QDJ(1-2)→A-1DQJ(22-21)→B-1DQJ(41-42)→KF24。因B机1DQJ自闭电路未沟通,待1DQJ缓放结束后,第二条QDJ励磁电路断开,QDJ缓放后失电落下。最终切断A机自闭电路,A、B机电动机停止转动,满足同步原则。

c.B机1DQJ自闭电路故障时,因A、B机BHJ均已吸起,1DQJ继电器已完全吸起,完成QDJ第二条励磁电路:B机因1DQJ自闭电路无法沟通,最终1DQJ缓放落下,切断QDJ第二条励磁电路,QDJ缓放后失电落下,A机也停止转动,满足A、B机同步原则。

5) 设置A机和B机均出现故障时,A、B机停止转动,满足A、B机同步原则。

6)现场验证优化后电路功能,电路保护功能完好。

优化后道岔继电器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优化后道岔组合继电器类型表Tab.1 Type table of optimized switch combination relay

道岔继电器类型优化方案如表1所示,去除ZBHJ继电器、RC阻容盒、更换QDJ继电器型号为JWXC-H340,QDJ励磁电路并联A机1DQJ(22-21)和B机1DQJ(41-42)接点,电路保护功能完好,完善了保护电路缺陷。优化后电路具备以下优点。

a.避免了ZBHJ继电器故障时,道岔无法动作;

b.避免了RC阻容盒故障时,道岔无法动作;

c.解决了任意一机自闭电路出现故障时,另一机电机仍会转动,防止电机过热损坏,尖轨变形问题;

d.解决了日常检修中2/4 mm试验对尖轨和转辙机电机的损伤;

e.优化了A、B一经道岔启动后,任意一机出现故障时,立即切断A、B机动作,保证A、B机同步原则;

f.优化后一组双动道岔可省去RC阻容盒、ZBHJ继电器,实际应用起来将大大降低成本费用。

此次改进不足之处为1DQJ继电器接点数量不够,但不影响道岔整体功能及同步原则。因A机所有接点均有被占用,唯独1DQJ-22接点未被使用,但1DQJ-21接点接通的为表示电源,此时QDJ继电器使用优化后励磁电路为:KZ24→QDJ(1-2)→A-1DQJ(22-21)→B-1DQJ(41-42)→KF24;此电路在有表示且道岔不动作时A-1DQJ(21)→B-1DQJ(41)具有交流110 V表示电源,道岔动作时则为正常24V直流电源;改进这一项问题则需将原先A机1DQJ更换为定制款1DQJ无极加强缓放6组接点型继电器,使用其空接点连接优化励磁电路。

4 结束语

保护电路的优化改进,保证了电路功能性完好,完善道岔同步功能;去除ZBHJ继电器及RC阻容盒后,可节省一大笔成本费用。并且可以避免RC阻容盒发生故障、ZBHJ继电器及电路故障时,道岔无法动作,解决了一机自闭电路故障时,不同步造成对尖轨变形和电机损伤;同时优化大大减少故障发生率,从而保证运营的安全及时效性。

猜你喜欢

转辙机接点励磁
同步调相机励磁前馈式强励控制方法研究
基于TMS320F28335控制器实现励磁系统的智能均流控制
电压变化对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的影响
ZD(J)9转辙机新型接点组研究
转辙机接点组使用稳定性简析
城市轨道交通ZDJ9型转辙机健康管理系统研究
模块化电液转辙机的设计与实现
转辙机手摇把智能管理平台信息管理模块的实现
ZDJ9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接点烧损原因分析及改进
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点工程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