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时代古诗英译的图像化现象研究
——以BBC纪录片《杜甫:最伟大的中国诗人》为例

2020-12-03解昊川

现代英语 2020年8期
关键词:制作者译本杜甫

解昊川

一、引言

《杜甫:最伟大的中国诗人》是BBC推出的中国人文纪录片。制作方融合洪业、戴伟士、宇文所安、华兹生等著名译本翻译杜诗二十首。由于出自纪录片制作团队,译诗呈现出鲜明的图像化特点。目前,文学翻译图像化研究集中在翻译文学的表现形式、消费传播方面,较少涉及文学翻译文本本身。文章将以纪录片译本为例,探讨诗歌翻译图像化的表象和原因,提出诗歌翻译运用图像化的方式。

二、文学翻译的图像化

当代群体对文字书写认知的敏感度日趋下降,对图像的辨识运用却远超从前,图像已发展为新的表达方式。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当代文化已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非印刷文化。随着科技发展,荧幕拓展了视觉文化的生存空间,视觉使文化从以文字为核心的抽象形态转向了以视觉为中心的感官形态。

图像能直观表现文字塑造的形象和情节,读者能超越自身文化修养、共情能力和审美想象完成语言和形象的转换。文学翻译领域,读者往往以文字美观性和直观性欣赏译作。文学翻译图像化外在表现为封面设计加强、插图数量增加、附带影音资料和网络超文本资源。为迎合读者,译者会主动消解诗性,增加阅读的视觉体验,将文学透明化、直观化。文章认为,文学翻译图像化内在表现为译者主动提供原文文学体验:显化想象空间,填补叙事空白,明确隐喻所指,总结故事情节,缩小解读范围。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翻译的载体不限于书籍,纪录片也开始参与文学译介传播。纪录片本身以图像元素为核心,片中诗歌翻译必然追求非文字的美观性和直观性,使译文呈现图像化特征。

三、纪录片译本的图像化

杜诗原文是纪录片创作的文学底本,制片人会兼顾情节、人物等构思,将诗性统一到影视的图像性上来。为了达到电影艺术价值的自律性,文学原作只能充当脚本。因此,纪录片译本必须从情节场景出发,选择、编辑和翻译诗歌,提高译文的可观性,以便将杜甫这位“东方家喻户晓,西方籍籍无名”的诗人介绍给观众。

(一)诗歌选材的电影叙事化

诗歌的目的和优势在抒情,而电影的任务和长处在画面和叙事,即“用镜头讲故事”,因此制作者偏好有镜头感和叙事效果的诗歌。

片中诗句共涉及杜诗二十首。其中《壮游》等三首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杜甫的才思(开口咏凤凰)、志向(再使风俗淳)和情怀(得失寸心知)。《梦李白》等二首凸显李杜二人友谊。《彭衙行》等八首记述杜甫年少优游(放荡齐赵间)、安史之乱(忆昔避贼初)、被困长安(烽火连三月)、寄居蜀地(但有故人供禄米)、漂泊长江(羁旅病年侵)的经历;《阁夜》等十一首渲染场景,描写社会景象和战争场面。由于选材不完全依据文学价值,而是侧重叙事和画面效果,所以叙事和写景诗较多,其中包涵的社会图景和战争元素情节突出、场景宏大,能发挥纪录片的记叙优势和镜头特点。迈克尔·伍德在采访中说,“我会选择更能打动我的杜诗,尤其是写战争场面的诗,不管何种语言写出来都非常有力”,充分体现其图像化偏好。

为突出纪录片叙事的真实性,制作者会穿插抒情诗,以感情真实凸显叙事真实。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句:

In spring of 768,Du Fu gave his cottage to a neighbor and moved on,he wrote“Blown by the winds,I'm like a sea gull circling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杜甫于768年离蜀,译诗前的时间标志强调了其叙事主题,译诗位于全句述位,因此抒情不是译诗的中心,引发情感的经历才是重点,制作者以抒情佐叙事,用感情真实衬托其经历,体现纪录片“用镜头讲故事”的电影风格。

(二)诗歌编辑的场景戏剧化

视觉化还体现在译文对原诗的大幅删减和调整上。制作者看来,诗句不是语义承转的整体,而是独立布局的素材。纪录片译本使用电影剪辑的手法重排或删除诗句,凸显诗歌的剧情性和画面感,追求戏剧化效果。

制作者保留光影突出、色彩鲜明、构图饱满的诗句,而剪除视觉效果平淡的诗句,增加译诗的视觉冲击。如《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一句:

In the Three Gorges,the river of stars,reflection stirring,shaking,weeping in the wilderness.

对应原诗: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制作者删去描写声音的“五更”一句而保留描写景物的“三峡”一句。后者景物众多,有夜空银河、两岸连山、湍流星影,画面饱满,气势宏大;光影上,夜幕黑暗与星光、波光、雪光对比强烈;构图上,仰视星空和俯视倒影延展了画面纵向高度,长江拓宽了画面的横向视野,画面空间广阔。

在塑造情节上,纪录片译本力求让读者快速获取原诗故事情节,加强环境渲染,烘托故事气氛,以放大影视化的感官效果。如纪录片译本中《彭衙行》:

I remember when we first fled the rebels,

hurrying north over dangerous trails.

the whole family trudging endlessly,

begging without shame from the people we meet.

We walked for ten days,holding hands,

Half in rain and thunder,through the mud,pulled each other on.

Searching the horizon for a wisp of smoking that might lead us to a safe shelter.

对应原诗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纪录片译本删除了几乎所有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只保留“逃离家乡”“沿路乞讨”“冒雨赶路”“露宿荒野”主要梗概,凸显逃难剧情。

迈克尔·伍德说:“杜甫虽是抒情诗人而非剧作家,但他对场景戏剧化的把握、对人物的呈现都令人赞叹。”制作者从场景戏剧化的角度认识杜诗,自然也会用影视的语言和处理方法来剪辑诗歌。戏剧化的编辑方式割裂了完整的诗歌语义,破坏了诗歌的起承转合,也干扰了感情思想的递进生发。但对于观众,他们更偏好看图而不是思考,因此纪录片制作者需要用可观可感的图像代替文字抽象出的概念。丹尼尔·贝尔说:“视觉媒体——我这里指的电视和电影——把自己的步骤加给观众,强调的不是概念化而是戏剧化。”因此,诗歌剪辑表现出戏剧化特征。

(三)文字的内涵浅表化

视觉文化时代,读者更希望以轻松的方式获得即时的文学体验。因此纪录片译本会将诗歌中有待读者发掘、品味的想象空间和审美趣味直接呈现出来。处理用典尤甚,只取事不取志,有译文神韵涣散和审美浅表化的风险。如纪录片译本《卜居》:

Here outside the city,there are few worldly affairs

Besides us,there's a clear stream to dispel a stranger's grief.

Clouds of dragonflies hover,rising and falling.

A pair of ducks dive and swim together.

I have chosen a place to grow old.

Far from the capital,I have become a farmer.

对应原诗: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制作者将首联移至尾联并删除“山阴”一联。纪录片译本将杜甫追求的“林泉之境”直白表达为“务农”。“林泉”是文人自然的审美境界和淡然的生活态度,“务农”只是生活的窘迫表象而非摆脱世俗的价值观。“山阴”化用典故“山阴访戴”,表达诗人在动荡时局中对安逸隐居和高雅情趣的憧憬。“林泉之心”“山阴访戴”是传统文人雅谈,蕴含了丰富的审美信息和自然情感,非有汉学修养者不可意会。但观众并不需要滞后的蕴藉式文学体验,制作者无需顾及其中深意,只需保留最浅表易得的阅读感受,因此制作者译为“务农”或删除有其考量。

Michael Wood在谈及纪录片译本时提到,“晚唐诗人杜牧的《遣怀》,朋友告诉我,细腰美人是自己伤心欲绝还是令别人伤心欲绝,无法下定论。但在英译本中,译者就需要表明立场,杜甫诗歌的英译也大抵如此”,这句话直接道出了译者的翻译思想,以意义的明确性取代文学的蕴藉性。“无法下定论”恰恰是诗歌文学性的体现,“表明立场”反而是文学性的浅表化。但Michael Wood还表示“唐诗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了调整,这会限制原汉语文本的开放结构、缩小含义的解读空间”,可见,制作者自知浅表化处理诗歌语言的弊端。

四、关于诗歌翻译图像化的思考

文学翻译的图像化挑战了文字权威,但图像的扩张不等于文学的必然退缩,在视觉文化时代,诗歌翻译应该借助图像化的优势,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诗歌是言、象、意结合的文学作品,图像化有可能成为加强诗歌翻译表现能力的新工具。

《春夜喜雨》在纪录片译本中因视觉效果不佳被删除的“润物”“野径”二句在翁显良笔下因视觉效果而焕发文学生机:

Soft as the breeze,quiet as the night,

it soothes the thirsting multitude.

Out there,the fields,the paths,by dark clouds blanketed;

here in my river boat,the only light,burning bright.

“润物”一句中翁译使用久旱黎民(thirsting multitude)煎熬焦渴(thirsting)的躁动场面和雨夜的温柔(soft)安静(quiet)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凸显春雨“知时”之恩和“润物”之德。“云俱黑”色彩暗淡,但是翁译用“here”标定船为坐标原点,“Out there,the fields”成为远景,将读者视线先推出再拉回,构建了广阔的视野,也营造了舟中听雨的在场感。笼罩(blanketed)和燃烧(burning)意象有张有弛,体验丰富。

五、结语

诗歌有重视文学形象的传统基因,因此翻译应该借助图像化简明直观、视觉冲击大、读者在场感强的优势增强译文表达效果,而不是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牺牲诗性。翻译诗歌可利用冷暖明暗、动态、透视构图等视觉要素和绘画技巧,或利用词汇所包含的内在力度和动态丰富译文的画面感,构建诗画一体的审美感受,让图像扩大诗歌翻译的传播方式和表现能力。

猜你喜欢

制作者译本杜甫
《红楼梦》包腊译本的定量研究
王际真与麦克休《红楼梦》英文节译本编译策略比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卷雪茄
杜甫改诗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习语英译的跨文化阐释
网络表情包的版权保护研究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绝句
古人怎样制作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