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杜拉斯的名字在中国的译介

2020-12-02陈利利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杜拉斯译介译者

陈利利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国现当代作家,电影、戏剧编导,代表作有《情人》《广岛之恋》《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等等。1980年,Marguerite Duras的《情人》被我国著名翻译家王道乾翻译并发表于当年的《外国文艺》第2期上,这是该作者首次被译介到中国,[1]从此拉开了作者及其作品在中国译介的序幕,以及陆续为我们对其作品的研究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那么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如何看待作者的名字在中国的译介及其接受呢?

一、接受美学与翻译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出现的一种美学思潮,以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他们的美学观点在各自的著作中都有完整的论述,例如姚斯的Pour une esthétique de la réception(1978)[2]和伊瑟尔的L'Actede lecture: théorie de l'effet esthétique(1985)[3],同时这两本著作也都已经被金元甫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了(1987[4];1991[5])。接受美学这一美学观点的重心是把传统的研究作者和文本的关系,转向研究文本和读者的关系,即重点研究读者对文本的接受。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首先是读者,译者通过源语言文本与原作者对话,译者进行对源文的阅读,理解源文时是读者。作为源语言文本的第一读者,由于每位读者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风格和知识结构,从而使得他们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或者文化先结构,译者作为读者时自身的期待视野决定了他在翻译时对于源语言文本内容和形式风格的取舍标准,以及阅读理解时的选择重点。同时,翻译活动进行时,译者也扮演着译文作者这一角色,译者通过译语文本与译文读者对话,那么译者就有他的“意向读者”或“潜在读者”,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到他的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及接受程度,从而决定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法语名字汉译的方法和原则

对任何一个外国作家名字的译介是对该作家及其作品在中国译介分析的最初始的、也是最基本的内容,译名是该外国作家在中国的标记和形象代表。法国作家Marguerite Duras是以什么样的中文译名被中国读者所熟悉、所接受的呢?我们试着从法文名字汉译时的方法和原则入手,来分析Marguerite Duras的中文译名的形成和确立。

新生命诞生,父母一般都要给孩子取个伴随一生的有寓意的名字,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中国,从名字的起源来说,人的姓或者名字即使构成不一样,也都是有意义的,而且一般都取决于家族关系。名字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名字可以和一个人的品质、性别、功能或者出生地都有联系。名字一般不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祖辈的传统脱节,等等。法国人和中国人一样,都希望在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性格或真实处境之间建立一种必然的联系。

如何把法文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呢?在翻译时会出现哪些问题呢?如何克服法文的双音节或多音节单词在翻译时和中文的发音对称不和谐的问题呢?如何克服在中文中不存在的法文的辅音的翻译呢?

因为法文的发音和中文的发音是完全迥异的,对于同一个名字或者姓,不同的译者往往有不同的译法,很难把一个外国名字在汉译时做到完全遵循其发音规则,或者找到一个特别贴切的对应其发音的一个汉字。例如,法国前总统Jacques Chirac的名字第一次被翻译成中文时,在Nouvelles d’Europe(欧洲信息报)报纸上Chirac被译成“希拉克”,“希”表示“希望”,“拉”表示“拉动”,“克”表示“克服”。但是在Europe Journal(欧洲日报)报纸上被译成了“席哈克”,“席”表示“席子”,“哈”表示“微笑”,“克”表示“克服”。法文的第一个音节/chi/在中文里找不到对应的发音,所以译者采用了相近的音译“xi”,可是在中文里,这个“xi”发音对应着许多个不同的汉字,“席”和“希”的发音都是“xi”,只是音调不同而已,可是这两个字的意思却完全不同。对于/ra/这个音节,第一种译法更多的是遵循了其英语发音,第二种译法是根据法文发音音译的。

在法文名字汉译时,译者一般会先找寻其习惯译法或者已存在的译法,[6]例如在一些工具书,类似法汉字典当中能找到的,或者在外国小说的已经出版的中译本中存在的。如果没有现存的已经固定的译名,那么可以试着使用下列几种方法:

第一,遵循法文单词的发音规律,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和法文发音差不多一致的汉字。例如法文名字Monique,我们可以找出发音几乎一样的汉字组合“莫尼克”,法文的发音在翻译时没有做任何的改动,但是这三个汉字放在一起没有任何的具体意义。

第二,如果法文名字的阴阳性是由词缀区分的,那么往往可以用一个表示性别的词来翻译。例如,要翻译男性名字Fabien,我们可以音译成“法比安”,但是如果对于女性名字Fabienne的翻译,要在“法比安”的名字后加一个“娜”字,意味着“美丽婀娜多姿”,这种方法多用于外国女性名字的翻译。

第三,一些法文发音在中文中是不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必须用相近的发音来代替。例如,在法文中,“g”的发音为/ge/,但是这个法文发音在中文里是不存在的。在中文里“g”的发音为“哥”(取其音)。例如Gilbert这个名字,就被译为了“吉尔贝”,“吉”取的就是对应着“Gi”的相似的发音。

第四,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直接的语义翻译。当法国人的名字是一些通用词,我们就可以简单的从意思来翻译。例如,Dumas Père 和Dumas fils这两个作家名字,我们就不能译为“仲马父亲”和“仲马儿子”,而是要根据其语义,分别翻译成“大仲马”和“小仲马”。

第五,可以把法文名字单词的第一个音节翻译成姓,再用相同的方法创造性地翻译出名字,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完全遵循了中文的表达习惯和中文名字的构成,因为在中文里多音节的姓很少见,而两个字的名字是比较常见的,这样的名字叫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被大家记住。例如Durand Cécile这个名字,被译成“戴世新”,“戴”则取的是法文名字中的姓的第一个音节“Du”的发音,“世新”则是对cécile的音译,法文名字的姓中的“rand”这个音节则被省略了。

再次需要说明的是,法文的大部分音节的发音和中文的拼音是不一样的,不能做到一一对应。一般来说,中文的每一个汉字对应一个拼音(多音节字除外),拥有一个意义或多个意义。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发音时,经常会选择最接近法文发音的那个拼音对应的最合适的最贴切的汉字,力争尽量做到翻译活动的“信、达、雅”标准。

三、Marguerite Duras名字的来源及其翻译

(一) Marguerite Duras名字的来源

在所有关于作者Marguerite Duras的传记中都提到,Marguerite Duras出生时的名字是Marguerite Donnadieu。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Marguerite Donnadieu以 笔 名Marguerite Duras发表了她的第一部小说《Les Impudents》(《厚颜无耻的人》,1943年)和随后的 《La Vie Tranquille》 (《平静的生活》,1944年),从此Marguerite Donnadieu的名字被Marguerite Duras这个名字代替了,成为了该作家在法国被众所周知的名字,也成为了20世纪法国文学界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字。

我们可以找出一些资料来证实作者改名字的原因。在法国传记作家Laure Adler[7]写的关于Marguerite Duras的传记中,Laure Adler收集了和作者曾在一起生活过的Dionys Mascolo 的说法来解释Marguerite Duras换名字的原因:Duras是作者父亲出生的地方,是位于法国洛特-加龙省的一个小城镇的名字,作者也曾在那里度过了整整两个夏天。作者之所以换名,是想和自己的母亲以及拥有相同姓氏的大哥有一个断绝关系,因为她想逃离她的母亲和大哥哥,她想逃离母亲和大哥哥给予的家庭环境和身份认同。作者的父亲出生在这个地方也长眠于此,作者取了这个地名作为她的名字也是为了怀念埋葬于此的她的父亲,每一次当她签下Duras这个名字时,其实是对她孩提时代和父亲之间亲密生活的一种温柔的回忆。作者自己也曾提到,她不愿意继续使用父亲的姓氏,但是她却选择了父亲出生地的地名作为她的姓,是因为她不想和她拥有一样的父亲的姓氏的大哥哥有任何的哪怕形式上的联系,但同时她又不想割裂和在她七岁时就在此去世的父亲的关系。对于作者来说,换了名字是她写作上的一次重生,更是她人生的一次重生,但又和她父亲或者她的出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二) Marguerite Duras名字的汉译策略

既然作家用Marguerite Duras这个名字代替了她的本名Marguerite Donnadieu,而且Marguerite Duras这个名字随着她作品的第一次出版就被读者所熟悉,所以我们就只分析对Marguerite Duas这个名字在中文里的翻译。

Marguerite,这个单词从法语通用词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一种滨菊属科的植物,意思是“雏菊”。从法国女性名字用词角度来说,它来自拉丁语“Margarita”,意思是“珍珠”。在中文里,被翻译成“玛-格-丽-特”,“玛”指的是“玛瑙”,“格”是“格子”的意思,“丽”则是“漂亮”的意思,“特”意味着“特别”,这四个字连在一起指的是“漂亮的特别的方形玛瑙”,从字面意思来看,其中文意思与其法文单词的意思比较接近。对于它的中文翻译,不同的译者都选择了相同的汉字,所以截止目前,我们只能找到关于Marguerite这个法语名字的唯一的中文翻译版本“玛格丽特”。我国著名的Marguerite Duras的研究专家,户思社[8]在他1981年在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里指出玛格丽特这个中文译名毫无疑问了,因为所有的译者的翻译都是一样的,他们都采用了相同的字词。

那么对于Duras的翻译则成了我们要分析的重点。Duras一词,当我们用法文拼读时,会存在两种不用的发音,一种读/du-ra/,另一种读/dura-s/。对于严格遵守法文语音发音规则的人会读成/du-ra/,因为法文单词词末的辅音/S/一般是不发音的。但是就像我们在上文所提及的一样,Duras这个名词也是法国一个城市的名字,作为城市名字,它是专有名词,词末的字母S是发音的。因为Marguerite Duras名字中Duras一词来源于作者的父亲出生地所在的城市Duras,所以当它出现在该作者名字中时,这个单词词末的S是发音的,要读成/du-ra-s/。

针对Duras的第一种发音/du-ra/,有译者翻译成了“杜-拉”,“杜”是“堵塞”的意思,“拉”则意味着“拉扯”,这两个字在一起,指出的则是两个方向相反的动作。

对于Duras这个单词的第二种发音/dura-s/,目前存在两个翻译版本,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分别用A、B标识。

A:Duras(/du-ra-s/)被译成“杜-拉-斯”,“杜”是“堵塞”或者指的是中国常见的一个姓氏,“拉”是“拉扯”或者“延伸”的意思,“斯”代表着“文化”。三个字整体可意味着“一个姓杜的人延伸文化”。

B:Duras(/du-ra-s/)被译成“杜-拉-丝”,“杜”是“堵塞”或者指的是中国常见的一个姓氏,“拉”是“拉扯”或者“延伸”的意思,“丝”指的是“丝绸”或者“线”。三个字整体可意味着“一个姓杜的人拉扯着丝线”。

四、从接受美学角度看Marguerite Duras名字在中国的译介

作家提供素材,译者通过语言加工和文化传播赋予所要翻译的作品一定的风格。首先,该作家以Marguerite Duras的名字被译介到中国,而不是以Marguerite Donnadieu的名字被中国读者所熟悉,是因为作者自己给她的中国译者和读者们提供了Marguerite Duras这个笔名,她的第一部被译介到中国的作品《琴声如诉》中就使用了Marguerite Duras的名字。对于杜拉斯的中国译者来说,翻译其名字,不只是从音译角度找出与其法文单词发音对应的汉字,更是要从语义的角度选择符合作者名字寓意的合适且精准的汉字。

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法文是一种异域语言,法文和中文是两个语音系统完全不同的语言,Marguerite Duras这个名字在中国的翻译,根据法文单词的发音规律,出现了上述的三种中译文:“玛格丽特·杜拉”“玛格丽特·杜拉斯”“玛格丽特·杜拉丝”。第一种译文当中,和“杜拉”这两个汉字发音相同的汉字有许多,作者的中国译者为什么选择“杜拉”这两个字呢?首先,杜是中国一个常见的容易记忆的姓。其次,杜拉,就像我们刚才指出的那样,这两个字整体从字面意思来看,指出的是两个方向相反的动作,这种字面意思的矛盾正符合了杜拉斯作品中矛盾的风格。第二种译文中的A版本和B版本进行对比,A版本“一个姓杜的人延伸着文化”明显比B版本“一个姓杜的人拉扯着丝线”要更符合一个文人的身份,一位作家的身份,所以更容易被中国读者所接受,这也就是为什么“杜拉斯”这一译名成了在中国广为使用的最容易被认知的作家的唯一中文名字了。

户思社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根据法文单词发音的不同,译者爱好的不同,该作者的名字在中国的翻译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根据Duras这个单词不同的法文发音,现有的这三种翻译都是存在的,而且都是被中国读者使用过的。对于精通法文这门异域语言的中国读者而言,能知道这三个不同的中文译名其实都指的是Marguerite Duras。但是对于不懂法文的中国读者来说,就有可能会误以为是三个不同的作家。游云1992年发表在《当代外国文学》上的一篇名为《玛格丽特·杜拉的小说创作》中,就把Duras叫做杜拉。王道乾也在他的《关于杜拉的小说创作》中,把Duras译做杜拉。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同时也是Duras的中国读者,都是精通法文的,他们当然知道杜拉就是Duras,但是对于阅读他们的作品的不懂法文的读者而言,就会产生疑惑:杜拉是谁?作家赵玫在20世纪80年代时把Duras称作杜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又改称为杜拉斯,对于赵玫自己而言,她知道这两个名字其实是同一个人,都是指Marguerite Duras,但是对于赵玫作品的读者来说,如果精通法文则不会造成影响,否则这的确会给读者带来疑惑。所以我们对于该作家名字的译介分析,以及确立其名字中文版本的唯一性的分析意义深远。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法文在中国的普及和中国读者对于该法国作家的熟悉,中国读者已经能够区分Duras的这三种译文,而且普遍接受了Duras被译为“杜拉斯”,认可了“杜拉斯”这个译名是该法国作者在中国被广泛认知的唯一的名字,“玛格丽特·杜拉斯”也就成为了作家Marguerite Duras在中国唯一的中文译名,Marguerite Duras就是“玛格丽特·杜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就是Marguerite Duras。对于Marguerite Duras这位作家的名字在中国的译介分析,是对该作家在中国译介的第一步,为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分析以及在中国的影响接受研究等奠定了最基本的也是最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杜拉斯译介译者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杜拉斯:你会一直看到我,在不朽的文字里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英文摘要
爱情里的愚蠢问题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